新加坡华人社团作为一个历经200年至今依然存在的组织,其演变和延续背后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人社团在不同时期里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时代变迁中,灵活调整自身的生存之道。纵观其发展轨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因时制宜”。

1821年2月18日,第一艘中国帆船从厦门直航新加坡,掀开了中国沿海移民搭乘帆船大批南下的序幕。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新加坡有两股华族移民:一股来自中国沿海闽粤两省,他们随中国帆船南来,大部分为劳工、技术工人(如木工)或文人(不乏写信匠,书记及私塾教员)。另一股则是来自马六甲的漳泉(漳州、泉州)商人集团。这批商人大部份已经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国际关系,相较从各地迁来的零散移民群更具优势。19世纪中叶,经过这两波移民浪潮,新加坡华人社会基本形成,而这群移民为后来新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始于塚山管理

南来移民由于人地生疏,需要依靠乡亲或宗亲的协助,才能解决生活问题。在这历史背景下,宗乡会馆应运而生。同乡亲友间的紧密合作与关怀,是当时求生存的必要条件。正如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建应和馆碑》中所说的:“客旅重洋,互助为先,远适异邦,馆舍为重”,正是当日情景的写照。然而,这批南来移民极少部分成功发迹,更多的是生活落魄,客死异乡。

早期华人坟山,约1870年代。(新加坡土生文化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1830年《恒山亭碑》载,为了让客死异乡的侨民有个安息之处,当时闽帮领袖人物薛佛记(1793-1847),利用“慎终追远”的传统,创办了恒山亭,其主要的功能是办理旅新漳泉乡侨的丧葬祭奠,管理福建塚山。恒山亭不仅发挥坟山的功能,还兼具其他社会功能,正规的邦人聚会、议事,都在这里举行。恒山亭代表了新加坡开埠初期福建帮的最主要机构。正是薛佛记把塚山的管理规模化、制度化,所以在他任大董事期间所制定的《恒山亭重议规约》(1836),开日后华族庙宇管理之先河。

除了以福建人社群的恒山亭外,各方言族群都建有各自的山亭,譬如广府人和客家人社群的青山亭)、绿野亭、再如潮州人社群的泰山亭等。在福利制度还未完善的殖民时期,“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将新华社会维系起来,肩负起照顾本帮族群的利益,通过管理塚山照顾各方言群的弱势群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慎终追远”为主要目的的恒山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1842年天福宫落成,取代恒山亭的地位,成为新华社会的主要领导机构。新华社会的领袖人物也由薛佛记和平转让给时任天福宫大董事的陈笃生(1798-1850)。除了以天福宫为基地服务闽帮侨民外,陈笃生最为家喻户晓的,是1844年独资7000元创办陈笃生医院,不分种族帮派,为人民提供医药服务,惠及整体新加坡社会。

作为文化堡垒

会馆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也是当年各籍贯移民的联络中心和团结机构。会馆办理的事务,除解决就业与住宿问题,还包括团结乡亲,照顾病弱同胞,主持婚丧仪式,排解纷争,维持法纪,办医院,办学校和带头发起公益事业。随着时代变迁,会馆社团发挥了高度的社会机能,其中体现在作为“文化堡垒”这一层面上,更加突出。

从历史上看,早年办校的热忱,弥漫着整个华族社会。

各籍贯的宗乡会馆纷纷兴办学校,如福建帮领袖陈巨川(陈金声,1805-1864)创办新加坡最早的华文学塾崇文阁(1849)与萃英书院(1854)。其他如客属应和会馆的应新学校(1905)、琼州会馆的育英学校(1910)、广东人的养正学校(1905)、义安公司创立的端蒙学校(1906)等。

养正学校,约1950年代。(养正小学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19年,不同籍贯人士共同创立了新加坡第一所的华文中学——南洋华侨中学。虽然华文教育在新加坡已有百年历史,但其教育系统并不完整,只有小学和中学。高等教育和深层文化的建立,仍然未能实现。新马华人对于创办一所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大学,也是意志坚定的。

1955年,在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1897-1972)的倡导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高等学府南洋大学(简称“南大”)正式成立。南大的创立,标志着新加坡华人社团办校的最高峰。

因时制宜持续发展

置业长存的传统贯穿着华人社团的发展。会所大厦的购置和兴建,为社团的长期生存打下了经济基础。屹立在直落亚逸街的新加坡福建会馆便是一例。1950年代,当时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与李光前(1893-1967)各捐献20万元在天福宫对面的地段兴建活动空间更大的会所。2003年原六层楼高的福建会馆大厦重建为一座楼高八层的商业大厦。2021年,福建会馆大厦完成了大规模的整修与翻新工程,并开放租赁。

又如坐落于在牛车水区的古建筑物怡和轩,其所处的位置,乃是牛车水区的重要地带,可见当年先贤们置业的眼光。

长期以来,新华社会领导人陆续置业生息,作为社团经费。这样的置业传统展示了华族领导层在经济发展上的智慧。这种置业长存的策略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对未来的社团发展进行了规划,实现长远的繁荣。

“因时制宜”是华人社团能够在漫长历史中屹立不倒的关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华人社团灵活调整社团结构和功能,始终保持着对时代的适应性。1984年12月的“全国宗乡会馆研讨会”与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成立,打破了多年来会馆沉寂的局面。现阶段的华团再次因时制宜,转型为文化堡垒,肩负起抢救华人意识和维护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

过去几十年来,在宗乡总会领导下,华人会馆与时俱进,推出一系列有关华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动,如创设华裔馆、联合设立“中华语言文化基金”、制作大型电视节目、创设“宗乡汇典”综合数码移动平台等,为普及与弘扬华族历史文化,促进融合新移民起到积极作用。

华人社团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从转化中得到新生的宗乡会馆,将继续肩负其历史任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因时制宜,成为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