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坛代表作家众多,本文仅介绍国家艺术理事会所颁发的文化奖与青年艺术家奖得主。代表国家文化艺术方面最高荣誉的文化奖于1979年首创,截至2023年,共授予135位艺术家。

文化奖得主

1970年代末,时任新加坡文化部代部长王鼎昌(1936-2002)倡议颁发常年文化奖,以表彰在文学等文化艺术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国人,肯定艺术家为丰富和形塑新加坡艺术文化景观所做出的贡献与所展现的决心。

文化奖得主中的九位华文作家为黄孟文(1981)、王润华(1986)、周粲(1990)、淡莹(1996)、英培安(2003)、希尼尔(2008)、尤今(2009)、林高(2015)、谢裕民(2021)。

《新加坡文化奖华文作家选集》封面,2022年。(八方文化工作室提供)

黄孟文(笔名孟毅)擅长写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相信作家应负起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责任。他是新加坡作家协会14位创会会员之一,曾任作协会长18年,在1990年代大力推动微型小说的创作与理论研究。

王润华曾任作协会长12年,在其文学天空中,研究是太阳,创作是月亮。擅长写诗和散文,坚持本土化的文学语言。其文学理念是,新加坡四大语文的文学都各自有纵深的文学传统,加上新加坡的经验,又形成一种本土文学传统。

周粲(原名周国灿)终身献身于文学志业,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多面手,游走于诗歌、散文、小说、儿童文学与文学评论之间,其诗作一般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著有数十部创作与评论。作协14位创会会员之一,曾任作协副会长。

淡莹(原名刘宝珍)擅长写诗和散文,其诗亦秀亦豪,或抒发女性细腻情怀,或带有阳刚霸气,或散发人道主义精神。其散文至情至性,叙事技巧圆熟,写出了可歌可泣的人性的纯良与善美。

英培安(1947-2021)是才气纵横的作家,先后出版20余部作品,包括诗集、小说、戏剧、杂文集及评论集,作品充满批判意识。1969年和1991年先后创办杂志《茶座》和《接触》,1995年创办草根书室。2021年因病离世。

希尼尔(原名谢惠平)曾任作协会长12年。擅长写诗和微型小说,作品瞬间捕捉人性软肋和社会异象;黍离之伤文学范畴内的创作蔚为大观;无论是越战、二战还是韩战,作品中的反战意识浓烈。

尤今(原名谭幼今)擅长写小说、散文和游记,作品充满人文色彩和伦理观念,把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著作逾200部,其中五部作品译成英文,一部散文集译成印尼文。作品曾被新加坡多所学校选为课外辅助读本,并成为多所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文本。

林高(原名林汉精)擅长写散文、微型小说、诗歌与文学评论,作品含蓄内敛,往往在不经意的陈述与对话之间,便达到了人性建构或解构的目的。曾任作协副会长,多年来积极参与教育部主导的驻校作家计划。

谢裕民喜欢尝试不同题材的小说创作,作品具有纵深的历史感,且富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他曾担任华文报章文学副刊主编多年,是新华文坛的重要作家和文学推手,被哈佛大学学者王德威誉为“新加坡华语语系的10个关键词之一”。

青年艺术家奖

1992年,艺理会推出与文化奖相辅相成的青年艺术家奖,鼓励35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工作者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截至2023年,共颁予178名青年艺术家。华文文学得主包括梁文福(1992)、谢裕民(1993)、吴耀宗(1998)、刘瑞金(1999)、陈志锐(2004)、郑景祥(2007)。

梁文福也是2010年文化奖得主(音乐),在文学与音乐两大领域中都有建树,且得心应手地把这两种艺术形式无缝结合。擅长写诗、散文和小说,作品充满人文气息,偶显批判意识。

吴耀宗(笔名韦铜雀)擅长写诗、小说和散文。著有诗集《心软》《孤独自成风暴》《半存在》《形成爱》,小说集《人间秀气》《火般冷》。作品呈现独树一帜的孤傲风格与顽强的批判色彩。

刘瑞金擅长写诗和散文,作品多探索心灵深处的我思我感。著有诗集《若是有情》《用一种回忆拼凑叫神话》,散文集《众山围绕》。编有《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等。现为作协会长兼《新华文学》总编辑。

陈志锐是双语兼擅的作家学者,擅长写诗和散文,著作包括曾获2018年新加坡文学奖的诗集《狮城地标诗学》,兼及主编文学选集、中英文学术论著,编著作品逾20种。新加坡重要四语文学选集Singathology: 50 New Works by Celebrated Singaporean Writers的华文主编。

郑景祥擅长写诗和散文,著有散文集《忘了下山》,诗集《三十三间》。他坚持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立体而灵动的文学语言,通过对历史的认知,建构其史诗版图。现为作协副会长。

文化奖与青年艺术家奖的颁发,意味着新加坡当局长期以来对于本土艺术耕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也激励着新加坡老中青艺术家再接再厉,向卓越艺术领域不断迈进;作家们积极建构文学经典,对创作水平的拔高具有实质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