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在“青山亭”与“绿野亭”之前,新加坡广客两帮移民其实是先合作创建了一座福德祠。1换言之,广客两帮移民是先合作建有庙祠,再合作创建山亭。庙祠则是统筹坟山义冢“青山亭”与“绿野亭”之总机构,名为“海唇福德祠”,后来定名为“福德祠绿野亭公会”。

福德祠的起源

海唇福德祠,至少在道光四年(1824年)便已存在于直落亚逸街。该祠悬挂着一幅刻于道光四年的匾额“泽被海岛”,是目前已知的新加坡华族最早文物,便是一个证据。陶公铸(生卒年不详)在《福德祠绿野亭沿革史》2中更详细记述:“在创设青山亭之前,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属人同祀有大伯公神座于海唇,即今源顺街海唇福德祠神庙也,据前人所述,当日神座为一长者之坟地,初不过陋小而仅具规模,后以声灵赫濯,远近蒙庥,遂至祈祝者日众,及道光甲申(1824年),乃集众而修建之,并为属人谋福利之事,由是香火日盛,历三十年。”

福德祠绿野亭公会,摄于2016年。(许源泰提供)
福德祠二司祝讼公碑,1886年。(许源泰提供)

换言之,由于当年直落亚逸街是条濒海街道,有长者浮尸至此,因而有善心人士筹资收敛尸体就地安葬。后因神灵显赫,香火日盛,来自中国广东的广府、惠州、肇庆(广惠肇);嘉应五属(嘉应州:梅县、蕉岭、平远、五华、兴宁);丰顺、大埔和福建的永定(丰永大)的三个移民社群便于1824年集资建祠,命名为“福德祠”。由于靠近海边,也名“海唇福德祠”,或“直落亚逸街福德祠”。自此,此庙成为广客联盟和接济同乡之场所。

根据现存的《重修大伯公庙众信捐题芳名碑记》(广惠肇信徒竖碑)、《重修大伯公庙众信捐题芳名碑记》(嘉应丰永大信徒竖碑)等石碑记载,福德祠曾经数度重修扩建,历经咸丰四年(1854年)、同治元年(1862年)和同治八年(1869年)。根据《砌筑地台捐缘勒名碑记》(1870)记载,又因祠前濒临海滩,广客两帮在祠前筑墙坪地,以演戏酬神之用,规模渐善,香火旺盛。

然而,广客两帮毕竟分属不同方言籍贯,来自不同地域祖籍,牵涉到庙宇香火钱免不了会引起纷争。根据《福德祠二司祝讼公碑》(光绪十二年,1886年)碑文记载,当年两帮司祝为了香火钱分摊不均争闹不休,惊动到英殖民政府之总巡捕与华民护卫司两位大人提讯立案。经过审讯,总巡捕与华民护卫司谕令两造绅商代表于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九,即1887年1月2日签立合约,通过石碑镌刻章程规定,今后福德祠司祝由广客两属轮值,该年所有收入盈余或不敷由轮值者负责,秉公处理,不得再生事端。

福德祠停办

从此之后,海唇福德祠与绿野亭就以此为管理模式3,往后的章程也以此模式规定广客两属轮值管理,沿用至今。1985年,福德祠被政府征用,1994年正式停办,政府将包括福德祠在内的土地出售作商业发展。由于神像众多,广客两帮恭请道士主持焚像送神回返天庭仪式,仅留大伯公和城隍爷于芽笼区的“福德祠绿野亭公会”。福德祠原址和建筑已为远东机构所有,经过装修后在1998年改为“福德祠博物馆”,以国家古迹的姿态在原址保留至今。

海唇福德祠1994年停办当天,大伯公金身被移往福德祠绿野亭公会。(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