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与自然物之崇拜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占有颇重要的地位。原因在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相当低,人类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大自然的环境,这也造成人类对自然事物的畏惧、惊异、依赖等复杂的心理。基于这种心理,象征万物滋生的本源与人类生存根基的土地,自然也成为远古人类的崇拜对象。由于土地与农业的紧密关系,土地成为民间共同祭拜的神明,并在后来成为各籍贯人士的共同信仰。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都有不少的土地公庙,这些庙宇并非由单一籍贯人士所拥有,而成为大家共同祭拜的神祗。

客家人与大伯公的渊源

大伯公与客家人有什么关系呢?大伯公与客家人的渊源,不少东南亚学者的论著都有涉及,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韩槐准(1891-1970)的《大伯公考》(1940)、许云樵(1905-1981)的《大伯公、二伯公与本头公》(1951)及陈育崧(1903-1984)的《Tokong考》(1951)。以上论述对于大伯公信仰的属性和内涵主要有两大说法,一为地区守护神的土地崇拜,一为开拓先驱的祖灵崇拜。

居住在山区、内陆的客家人非常敬奉地祗神,祈求神明的护佑和五谷丰收。由于客家人称长辈为“大伯公”,为了拉近与地祗的关系,而以大伯公来称呼之。大伯公这位神祗,不像妈祖、关圣帝君等是一位历史上的人物,而是一个地方的土地神,由一位神明或被神化的人所持的职位。在华人宗教里,有名的历史人物如唐朝文人韩昌黎(韩愈)等也是土地神。1这种角色是以祖先或先贤英灵相结合,大伯公因而成为了土地神与英灵的混合体,并且成为了客家人主要的信仰之一。客家人南下到东南亚各地,也把伯公信仰带到这个地方,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新加坡。大伯公不但是扮演土地神的角色,也成为客籍人士的保护神,保佑南来后在地谋生和渡洋南下的客家先民。

望海大伯公庙

在新加坡最热闹的中央商业区珊顿道旁,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一直伴随着新加坡的发展。这座庙宇,据文献载由客家人士建立于1844年,名为丹绒巴葛福德祠,由嘉应五属(梅县、平远、兴宁、五华与蕉岭)与丰永大(丰顺、永定和大埔)八属客籍人士创立。由于当年建在海边,亦称为“望海大伯公庙”。庙宇创建之初,应和会馆和丰永大公司各派出20位董事代表以两年轮值的方式指定总理,司理由值年团体选派,而财政则由另一方委派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庙务。

有关这座庙宇的建立时间,老一辈的客家耆老指在莱佛士(1781-1826)登陆新加坡时,南来的客家移民早已在这个地方供奉大伯公,后来香客越来越多,才有庙宇的建立。以此来看,这所由客家人创立的庙宇,拥有接近两个世纪的历史。

望海大伯公庙门前,约1989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海唇福德祠

另一座庙宇名为“海唇2福德祠”,座落在市区的直落亚逸街,建于1824年,在1854年由客家人和广东人捐资重建,当时参与的广客人士是广惠肇(广州府、惠州府和肇庆府)领袖,嘉应五属和丰永大领袖。1869年,广客人士再次捐款进行对庙宇的扩建,同时获得福建商人章芳林(1825-1893)捐出相关地段,而让海唇福德祠能够稳定发展。这座古老的庙宇,虽然不是客家人单独创立,但是其见证了早期客、广两个族群在设立庙宇上的合作,以维护族群在新加坡的利益。位于市区的海唇福德祠,在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洪流下受到影响,新加坡政府征用有关地段,经过多方的交涉和协商,最终在1985年3月被政府征用。如今我们看到的“海唇福德祠”只剩下庙宇的外壳,以及内部墙上的碑文,供后人参观。

客家先贤从粤闽的山区,出洋南下谋生,在新加坡这块土地建立族群的庙宇。从望海大伯公庙和海唇福德祠的建立,可以看到客家人在新加坡拼搏的过往,当中也包括跟其他华人族群的合作关系,这是新加坡华人族群史中不可缺的一章。

海唇福德祠的铜钟,1992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