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该岛属于英国殖民地,然后成为马来西亚一部分,直至1965年独立。本地最早的华文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清政府使臣、教育家和报人抵达新加坡,创建华文学校与报社(如1881年第一份日报《叻报》)。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黄遵宪(1848-1905)和邱菽园(1874-1941)。黄遵宪于1891年至1894年被清政府派驻新加坡任总领事,创作了本土多元文化的文言诗歌,而邱菽园于1881年来到新加坡后创作了1400首古典诗歌,成为本地最重要的先驱诗人。

新加坡白话文学的萌芽则与1917年中国新文学运动息息相关。当时新中之间的信息交流开始改善,也有更多的中国文人从1910年代起抵达新加坡,中国的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对新加坡华文文学产生了重要刺激,尤其启发了“新小说”和“新诗”这两个以白话文写作,且受到西方文学风格影响的文学形式。《新国民日报》文学副刊《新国民杂志》于1919年成为第一家倡导白话文的报章,发表的文学作品模仿中国新文学经典。

侨民文学转向本土文学

到了1920年代末,新华文学在题材上开始有侨民文学向本土文学转变的端倪:猪仔、本土教育等题材初现。报刊编者开始提倡文艺须具有本地色彩,如1927年创刊的《荒岛》特别重视南洋色彩,《椰林》编辑方针“一律以描写南洋生活和景物者为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抗战文学”占据了新中两地文坛。二战结束后的反殖民情绪滋生,渐渐落地生根的新华作家通过书写本土生活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并接受新加坡作为他们长期家园的事实。苗秀(1920-1980)的《新加坡屋顶下》运用广东话,涉及椰林、棕榈树、苦力和橡胶工人等,与早期的“侨民文艺”截然不同。赵戎(1920-1988)的小说《阿仔的故事》则融合方言和马来语,成为新华文学的语言特点,甚至启发了二战后的关键词:马来亚华文文学独特性。

黄孟文、徐迺翔《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封面,2002年。(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提供)
苗秀《新加坡屋顶下》(1951)封面。(取自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站)

独立后文坛的实验性与多元文化

随着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新加坡华文文学”一名也于1970年由黄孟文首创。此阶段的风潮是1960年代末的现代主义写作。独立后第一代作家如林方、黄孟文、王润华、淡莹、张挥、牧羚奴、英培安(1947-2021)等都受到台湾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尤其是文革后中国书籍难以进口。正因作家、报人和读者的热情参与,新华文学在1970年代至80年代蓬勃发展,有超过50种华文文学期刊,数十种文学副刊。

第二代作家如尤今、孙爱玲、林高、郭永秀、艾禺、希尼尔和谢裕民等主要生于1950年代,特点是涉足多种文体。除了形式和结构具高度实验性外,这一代作家身处1970年代至80年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特别强调人文关怀。当时也出现了至今仍活跃的两个最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新加坡作家协会(成立于1970年)和新加坡文艺协会(成立于1980年)。

出生于1965年左右的第三代作家梁文福、蔡深江、林得楠、吴耀宗、周德成、陈志锐、黄凯德等都接受双语教育或在双语环境中工作。作品也因此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台湾民歌、西方经典、东南亚传统艺术等。1980年代以来,微型小说在快节奏的新加坡社会中流行起来,其语言和形式高度实验化,如黄孟文的《安乐窝》和张辉的《45.45会议机密》,引起了国际评论家的关注,甚至成为研究焦点。

黄孟文的《安乐窝》(1991)封面。(新加坡作家协会提供)

21世纪后,更年轻的作家如林容婵、陈维彪,利用在线平台发表他们的作品。新的文学团体包括异质诗社、新文潮文学社、书写文学网、随笔南洋等,也吸引了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为新华文坛注入了新活力。展望未来,新华文学仍有很多发展空间,应该可以更凸显其多元文化语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