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制作的第一部华语片1是马来西亚麻坡富商刘筑侯(1866-1922)之子刘贝锦(1902-1959)出资、编剧,中国广东香山人郭超文(生卒年不详)导演兼摄影,台湾新竹人郑超人(1905-1983)任男主角,多地华人合作在本地完成的中文默片《新客》。2

《新客》于1926年开拍,1927年3月4日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映。由于殖民地政府审查的原故,这部原本有九卷影片的作品,只有六卷被批准放映。由于票房不好,加上缺乏资金,新加坡的第一场电影梦就此打住。

《新客》影片预告。《新国民日报》,1927年2月5日。(取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Digital Gems)
《新客》影片插图:(一)饰华爱侬之陈梦如女士;(二)陈尚予女士之化妆;(三)影片之一幕“笛韵悠扬”,《新国民日报》,1927年2月5日。(取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Digital Gems)

本地制作要到1934年才重新开始。那年3月27日印度导演B. S. 拉詹斯(1903-1955)的马来有声片《疯子莱拉》在美芝路的曼舞罗戏院首映。这部由著名马来传统戏曲演员担纲演出的电影在马来亚和印度很受欢迎。其票房成绩让当时在南洋多地经营影院的邵仁枚(1901-1985)、邵逸夫(1907-2014)兄弟看到了商机,于是在1937年于惹兰安拔士成立专拍马来有声片的制片厂。1938年至1941年,更招揽中国第一代导演侯曜(1903-1942)和他的女弟子尹海灵(生卒年不详)到新加坡,以中文编剧透过翻译联合导演了八部马来电影。1942年二战爆发,本地制作再度停产。

战后复苏

电影制作业在战后迅速复苏,且不约而同的抓紧时代的情绪推出一系列抗日题材作品。在华语电影方面有新闻片《马来亚新闻集》(1945),纪实片《马来亚之光》(1946)3,剧情片则有“中华电影制片”推出的《华侨血泪》(1946)、《海外征魂》(1946)和《南洋小姐》(1947)。邵氏兄弟也不落人后,在1946年推出由中国导演吴村(1904-1972)执导,讲述新加坡在日占领时期艰辛岁月的《星加坡之歌》。吴村接着为邵氏导演了两部本地题材华语作品《第二故乡》(1947)和《度日如年》(1947)后离开新加坡,战后本地华语电影制作风潮告一段落。

马来电影的黄金时代

从1947年到1972年的25年间,邵氏兄弟的“马来电影制作”和陆运涛(1915-1964)、何亚禄(1901-1982)合作成立的“国泰克里斯制片厂”两大片厂生产了近300部电影,这个时期被誉为新加坡马来电影的黄金时代。虽说是马来电影,却是本地三大民族合作的成果:由华人经营,印度人4导演,马来人演出。

在马来电影大行其道的同时,本地也推出多部华语电影,包括厦语片《恩情深似海》(1954)、《遥远寄相思》(1955)、歌仔戏电影《醉打金枝》(1958)、华巫双语片《马来风光》(1958)和华语片《幸福之门》(1959)和《马来亚狂恋》(1963)等。这其中又以倡导“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的易水所编导的《狮子城》(1960)最受瞩目。这部电影虽以华语为主,但不时穿插广东话、马来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易水以这样的方式来实践“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的想法而得到本地票房的热烈反响。

《马来亚狂恋》电影海报,1963年。(苏章恺提供)
《狮子城》电影海报,1960年。(苏章恺提供)

独立后的华语片

1960年代,新马分家后,马来电影制作的重心北移至吉隆坡。随着“马来电影制作”和“国泰克里斯制片厂”先后在1967年和1972年停止运作,马来电影的黄金年代就此落幕。不过,新加坡华语电影人还在努力,从1974年至1977年这四年间推出六部作品:动作片《血指环》(1974);粤语片《两傻上岸记》(1975);“综艺机构”的三部华语片:《一家之主》(1975)、《荒唐世家》(1976)、《桥的两岸》(1976)和香港导演邱刚健(1940-2013)执导的《红楼梦醒》(1977)。这其中《血指环》由于内容涉及私会党而被禁,虽重新剪辑但两次上诉都没有成功,一直到2005年才因为尺度相对宽松而解禁。

1978年,新加坡、菲律宾合拍片《她的名字叫……王妖后》上映。尔后,在失去两大片场支撑,加上国家拼经济、本地电影票房不佳、电视成为新兴娱乐等背景下,再度停产,进入10余年的冬眠期。直到1991年,本地电影才以截然不同的面貌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