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经有来自中国福建省的四个剧种(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和歌仔戏)。目前新加坡人称之为“福建戏”的,指的主要是歌仔戏和芗剧两个同源而不同演出风格的剧种。

高甲戏

高甲戏的戏班如新赛凤闽剧团在1950年代改演歌仔戏前,曾是本地高甲戏的主要传承者。1982年湘灵音乐社邀请来自中国的陈家保(生卒年不详),开办梨园戏演员训练班,也在1987年演出高甲戏传统剧目《真假王岫》。1

新赛凤闽剧团演唱,《雪梅教子》黑胶唱片,1969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梨园戏

湘灵音乐社后又改请多名梨园戏导演、作曲人与演员,创作上演了《释迦牟尼佛》(1993)、《目莲救母》(1995)、《悲鹤记》(1996)、《弘一大师》(1999)等大型梨园戏,及多台梨园小戏和折子戏。2000年以后,其停演梨园戏而集中精力推动南音活动。

莆仙戏

莆仙戏在新加坡的演出目前只局限于每10年一次在本地九鲤洞(福建道观)的目连戏演出。1970年代,九鲤洞赴台湾购买服装道具,组织本地业余演员演出。之后,便改请档期能配合的中国莆仙戏剧团前来演出。

歌仔戏和芗剧

自1990年起,每年逢农历五月二十八清溪显佑伯主诞辰期间,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举办一年一度的“百日大戏”盛会,是歌仔戏戏班在本地延续庙会节庆演出的最重要平台。筱麒麟剧团、明旸戏剧团、新燕玲歌剧团、王泗妹闽剧团、新凤珠歌仔戏、雅声闽剧团、双明凤剧团、福建四季春等剧团是最常受邀参加“百日大戏”盛会的团体。2

本地芗剧团体中,聚集了许多戏龄长的演员和主创人员的剧团是沈秀珍芗剧团。其前身为1986年武吉班让福建公会旗下的芗剧研究班。成立之初,曾演出折子戏《十八相送》(1986)。在公会领导及发起人沈秀珍的努力下,其相继演出《楼台会》(1987)、《十八相送》(1987)、《杂货记》(1987)等折子戏。其于1992年首次推出的大戏是《琴剑恨》,之后又上演了许多中国芗剧剧目如《五女拜寿》(1994)、《皇帝与村姑》(1996)、《真假包公》(1996)等。这些剧目皆以中国芗剧的风格演出。2006年,由该团张姗兰编剧、傅子良作曲的《玉堂春》受邀赴台北演出。

2013年,沈秀珍离开福建公会,另组沈秀珍芗剧团,开始创编新戏,其中包括:庄海宁编剧及作曲的《山寨招亲》(2013)、张姗兰编剧及庄海宁作曲的《阮的故事、阮的戏》(2014)、叶旭文编剧及沈秀珍导演的闽南歌舞剧《南洋风雨情》(2016)。同年又推出由张姗兰编剧和黄林作曲并由沈秀珍导演的《蝶飞·梦晓》。

1997年,新加坡戏曲学院先后聘请来自厦门的李秀华和台北的洪秀玉担任高级教师,开班授课,教导芗剧和歌仔戏。李秀华先后导演了原创芗剧《罗摩衍那》(蔡曙鹏编剧)(1998)、传统戏《小店情深》(1999),潮剧、芗剧结合的《火烧临江楼》(1999)等剧。洪秀玉自2004年加入戏曲学院正式成为高级教师后,和蔡曙鹏合作编导、由戏曲学院制作的跨文化歌仔戏有《罗摩衍南》(2004)、《手足仇深》(取材自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2006)、《屈打成医》(取材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同名喜剧)(2007)、《灰栏记》(取材自元代李潜夫同名杂剧)(2008),和由蔡曙鹏编剧、洪秀玉编腔,取材自古典文学作品的福建戏《聂小倩》(2004)、《画皮》(2005)、《邯郸梦》(2008)等。

秀玉剧团的跨文化歌仔戏《黑森林的传说》演出,曼谷国际班齐故事节,2019年。(蔡曙鹏提供)

2013年,秀玉剧团成立后,(与蔡曙鹏)合作编导的歌仔戏剧目包括取材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大将军和小巫婆》(2013)、取材自印尼民间传说《班吉王子的传说》的《失踪新娘》(2016),取材自果戈里名著的《钦差大臣》(2022)等。多部洪秀玉导演的剧目受邀参加国际戏剧节,在世界舞台上传播歌仔戏。其出访的国家与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国、伊朗、比利时、美国及台湾等。洪秀玉20多年来以戏带功,多达十几次不断演出的传统剧目包括《樊梨花与薛丁山》《唐伯虎点秋香》《正德君下江南》《白蛇传》,培训了不少新一代歌仔戏演员,包括唐素云、黄育英、王株英、吴宝花、陈甄萱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