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地时代,华校除了具有本地华社民办的性质,也具有华侨学校的定位。而后者的属性,宣示着华校与中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到受教育者的身份归属、国家认同的大问题。因此,在新加坡即将取得自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之际,华校的身份认同不得不经历一次重大的改变。

为华侨而设的学校

1949年1月间,华文文教界资深人士张瘦石(1898-1969),在报章上连续发文,力主本地华校应保持其侨校定位。由于当时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身份仍为中国侨民,张瘦石遂认为“多由侨团创立”的华校,其宗旨实在于“教育(华侨)子女,俾他日长大,在当地为一善良之公民,回祖国亦不失为中国之有用国民”。

他认为,“中国文化有其悠久之历史,中国教育有其独立与完整之体系”,所以“华侨在海外需要自设学校以教育其子女”。而且,“照目前而论,当地华侨作久居(英属)马来亚之计者,仅限于世代土生与事业既有基础者。此外类多暂留性质,大局平定,即将携家返国。后者不容说,即前者亦颇有切愿其子女受华侨教育者”。

所以,张瘦石认为,当地政府必须尊重“华侨教育之独立与自由”、“民族自择教育之权利”,作为华侨学校的华校,因此“实有保持现状之必要”。1

张瘦石的看法是有民众基础的。根据《南侨日报》于1947年3月至6月间,对当地华侨进行的一项“关于马来亚未来政制”的民意测验,参与这项调查的2万4000余人之中,95.6%愿意在“不脱离中国国籍”的情况下,选择“做马来亚公民”;但只有3.1%的人愿意在“脱离中国国籍”的情况下,选择“做马来亚公民”。2由此可见,当时张瘦石的意见可能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

本土意识的成型

进入1950年代以后,情况则有了很大的改变。除了国际局势,最为关键的是新加坡的自治及马来亚联邦的独立进程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本土意识日益强烈。这些发展,使到“华侨学校”的坚持,显得越来越没有着力点。相反的,把华校发展为华裔新加坡人的母语源流学校的抉择,已成为势在必行的选项。以前的一些观念和坚守,不得不为新形势的到来而让路。

育英中学,约1950年。这所华校是在1910年由本地海南社群创办。(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新加坡华校联合会廿周年纪念特刊》封面。(取自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站)

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一些能认清大局的华文文教团体挺身而出,积极发挥影响力。它们一方面吁请政府,要“依据联合国宪章,使民主国度中各民族应有的,学习母语的基本权力得到绝对之保障;让成为一个民主自治之邦的新加坡内部之中英马印民族的学校,地位平等、津贴分配公平”。

另一方面,这些团体亦引导群众意识到,在新加坡成为一个民主自治邦之后,作为本邦整个教育体系之一环的华校,其任务已不能再是维系中国身份的“侨教”,而必须转型成为给新社会“造就良好公民”、为本邦华族提供“母语教育”的华校。3

华文教育界的主流力量所发出的这些呼吁,对华校顺应时代变革而转型,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使华文教育得以顺利完成其历史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