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报章,即所谓的“晚报”或“小报”,普遍指的是并非每日出版、内容篇幅小、或出版时间较日报(晨报)为晚(通常于下午或傍晚)的报章。有些晚间报章属于两日刊、三日刊或周刊。

晚间报章在内容的选取和读者上,也和每日出版的日报有显著不同。总体而言,这类报章以广大基层民众为读者对象,内容通俗化,以趣味和消闲为主,凸显娱乐新闻、民生消费、社会奇闻、犯罪案件、意外灾祸等。

晚间报章既是小型的报纸,普遍专注短小精悍的短文、短评,以吸引读者为目标。在手机和电子媒体还未出现的年代,晚间报章普遍受到市民的欢迎;晚间报章也第一时间刊载万字票中奖号码和赛马成绩,并常有名家讲解马经,因此民众惯称之为“马票报”。

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所有小报停刊后,进入60年代时,第一份出版面市的小报是《民报》。《民报》之后,属《新明日报》和《联合晚报》最有代表性。

郑文辉《报林外史:新加坡的小报》封面,2024。(蓝点图书提供)

《民报》(1960-1984)

1960年3月19日,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第一份小报《民报》出版,创办人是黎国华(1916-2017)、王如明、黄权和(约1908-1970)及黄科梅(1915-1961)。黎国华是社长,黄科梅任总编辑。甫出版时,《民报》只有一页纸的内容,后来加到一页半、两页的内容。初创时是三日刊的报章,销路打开后改为两日刊。

《民报》由新加坡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这家公司成立于1959年行动党上台后不久。《民报》社址在丝丝街158号,即傅无闷(1892-1965)创办的《新报》旧址。

《民报》总编辑黄科梅被称为“潮州才子”,曾任《新报》主编,兼编《行动周刊》。他在1960年加入《民报》出任总编辑,却于隔年逝世。《民报》总编辑这个职位之后悬空多时,直到1964年5月才由郑文辉接任。当时的《民报》虽然是两日刊的报纸,却有大报内容的风格。它的社论宣示其“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说话,以国家全民的利益为依归”。《文艺》和《民风》副刊,则主要刊登艺文类和综合性的作品。为吸引读者,也连载金庸的小说如《神雕侠侣》和梁羽生的《散花女侠》等。

由于销量日增,黎国华决定将《民报》改为每日出版,经过筹划之后终于在1966年3月19日,《民报》六周年纪念日时转型成日报,並在吉隆坡设印刷厂同时发行。

1971年,《民报》添置一架捲筒印刷机以应付业务发展的需求。1979年12月27日,《民报》被认为刊登渲染“性”的报道和文章,被文化部下令停刊。当时,报社向文化部提呈“改革内容计划书”,最终于1980年1月9日被批准恢复出版。《民报》持续出版至1984年,因经营不善,于同年的8月5日停刊。从1960年至1984年,《民报》一共出版了24年。

《新明日报》(1967-迄今)

《新明日报》(简称《新明》)创刊于1967年3月18日,由香港《明报》社长、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查良镛,1924-2018)和新加坡药商斧标驱风油老板梁润之(1897-1971)合资创办,两人各持股份50%。编辑部由金庸负责。

《新明》初创时社址位于达维申路七号,原是《新生日报》向牛奶厂租來的厂址。《新生日报》由梁润之于1961年创办于柔佛新山,1962年迁至新加坡继续出版,至1966年停刊。梁润之办报经验丰富,他在1953年至1955年9月,办过一份三日刊的《快活报》,1956年6月又办了一份三日刊《工商报》。《新明》创刊时董事主席是梁润之、社长金庸、总编辑潘洁夫(生卒年不详)、董事财政梁庆经(1929-2018)、总经理陆上行(约1910年代-1972)。金庸也从香港带来了两个人:负责编辑部的是原香港《明报》总编辑潘粤生,任执行总编辑,而经理由朱志清担任。

《新明》创刊号出纸六大张,印刷1万多份免费送给报贩,再由报贩零售给读者,短短几个小时就卖光了。创刊号有时任文化及社会事务部长奥斯曼渥(1924-2017)的祝词:“像新加坡这样的一个民主社会,其工作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使公众人士获知正确的消息。我们的共和国本质上是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尽有余地可以容纳更多的报纸、刊物和其他出版物,以便在我国人民之间传达各种消息和意见”。1他在祝词中也说,不论什么报章,它的新闻报道都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原则,使人们了解国家的各种问题。

金庸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新明》是一份民营且具商业性质的报章,既无任何政治背景,亦无党派关系。在新闻报道方面,则以本国全民利益为前提,促进多元民族间的了解和合作,立场保持超然。至于促进文化,启发民智,灌输公民常识,鼓吹自由民主,提倡社会福利,属于报界天职,自然奉为圭臬。当年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受新马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了争取报份,金庸特别写《笑傲江湖》在《新明》创刊时独家连载,一纸风行。

金庸提出《新明》的五大特色为:独家刊登金庸的小说,副刊有名家汇集;娱乐版独有消息;通讯网遍布全球;天下事资料丰富;名家主编马经。《新明》初创时在早上和下午出版,1990年代逐渐转为下午以后出版的晚间报章。

1968年中,潘粤生回香港。一直到1969年4月1日,才由钟文苓(生卒年不详)接任总编辑。钟文苓同时带来了原在《南洋商报》后与他一同转去电视台的蔡晃生(1921-2001)和黄德荣,还有作家姚紫(郑梦周,1920-1982)。蔡晃生负责编辑主任,黄德荣当采访主任,姚紫则编辑副刊《新风》。报纸的风格开始有所转变,较为整肃。

1971年9月,创办人之一的梁润之逝世,由董事财政梁庆经接任董事主席。1972年11月9日,《新明》团队从达维申路迁入麦波申路577号的“润之大厦”。而到了1989年2月5日正式搬入了新加坡报业控股的报业中心,与《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共用暗房设备和资料室。2

1975年新加坡政府落实报章与印刷馆法令,《新明》在1977年进行改组并分配管理股权。1978年2月,钟文苓离职到《南洋商报》当总编辑。蔡晃生代总编辑半年,后由黄德荣升任总编辑,郑权三任副总编辑。这时的《新明》,在内容上倾向选择轻松的新闻夸大渲染,不较之前严肃,因此在1979年12月7日,被文化部吊销出版准证。报馆上诉提呈“修改编辑方针计划书”,在1980年1月9日获准复刊。

1979年开始,《新明》逐步采用简体字,先从副刊开始,然后到新闻版,经过一段时间,完全采用简体字编排。同年,配合报业发展新趋势,《新明》的版面改为全面横排,直排形式成为历史。3

1982年8月,《海峡时报》集团以112万5000元购买了《新明》45%的股份。同年12月,再增购14%股份,使《新明》成为“海峽时报(1975)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新明》和《海峡时报》合并后,成为新加坡两大出版社之一,另一家是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也就是《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控股公司。4

1983年1月1日《海峡时报》委派三名代表:郑坤德、张业成、冯尔根,加入《新明》董事会。同时也指派《星洲日报》前董事经理兼总编辑的黄溢华(1929-2024)到《新明》当编务顾问。同年年中,从伦敦进修回来的《海峡时报》高级副总编辑冯元良,受委为《新明》的编辑委员会主席。1984年1月2日,《海峽时报》的双语版编辑吴元华转来《新明》当高级编辑,负责言论栏目,新辟了《言论版》,进一步提高《新明》的社会形象。

1986年,吴元华接任《新明》总编辑,后于1990年转任《联合早报》副总编辑。《新明》总编辑由成汉通出任。一年半后,由杜南发接任《新明》总编辑一职。2007年,杜南发成为统筹总编辑,许仁好成为总编辑(2007-2011)。许仁好之后,由潘正镭接任(2011-2017)。目前的《新明》总编辑为朱志伟(2017年至今)。

《联合晚报》(1983-2021)

1983年3月16日,新加坡两大华文报章《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合并,同时诞生了《南洋·星洲联合早报》(《联合早报》)和《南洋·星洲联合晚报》(《联合晚报》)。

联合晚报》创刊号封面,1983年。(新报业媒体提供)

虽然两份报纸都是同一天发行,《联合早报》因为和《南洋》《星洲》同属晨报,其历史追溯到1923年。《联合晚报》因属晚报,不上溯历史,遂以1983年3月16日为其创刊日。5

《联合晚报》创刊号的封面所刊登的给读者的信,当中就提到了传播现代知识,发扬传统文化,是它所负的重大使命。它将以浅白的文字报道国内外新闻,详实快捷,让读者立知天下事。

《大特写》专栏可说是《晚报》当年创刊后的一个金字招牌版,每星期出版五天,每期占用一个全版。专栏报道也多次结集成书出版。

2011年,《晚报》开拓网络空间,在脸书开设了专号,粉丝在2018年突破21万人。2013年9月9日,配合创报30周年庆,《晚报》正式进军数码平台,推出专属网站和手机应用,读者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站,随时随地阅读晚报。

2017年底,新加坡报业控股属下的华文媒体集团整合《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数码部的采访资源,成立新闻中心,负责为这两份报纸和数码平台提供新闻。这个采访资源的共享,一直到《晚报》于2021年12月24日停刊才结束。

因为受到数码的冲击、本地华文媒体人才有限,以及面对越来越不利环境,创刊38年的《联合晚报》在2021年12月24日停刊,内容则并入了《新明日报》,《联合晚报》就此写下休止符。

《联合晚报》在38年间,一共有六任总编辑,分别是陈正(1983-1998)、许仁好(1998-2007)、王彼得(2007-2009)、蔡深江(2009-2014)、李慧玲(2014-2016)、蔡深江(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吴新迪(2017年12月-2021年12月)。

 

编按:本文的写作,得到《联合早报》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