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的新加坡民办华校及其奠基人
在新加坡,建国前(即1965年以前)开办的以华文为教学语言的中小学,主要是民间组织和华社领袖创办的。1早期华校的奠基人,多为宗乡会馆、庙宇的领导者。他们对当时的华文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于华校中的“公立学校”,合力建校的则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譬如园丘工人和渔民等)。他们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慷慨捐钱献地办校。二战之后,热心的企业家、慈善家、专业领域的医生和律师,都为华文教育做出贡献。
建国前的华校都有董事会,拥有委任校长的权利。一般上,受委任的校长都掌校到退休,对塑造学校文化、树立校风,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战前庙宇、会馆办学
19世纪初期,中国华南地区粤闽二省的华人,基于各种个人因素,远渡重洋,南来新加坡。为了帮助移民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以及联系族群,闽、潮、粤、客、琼,五大方言族群的侨领,先后建立各自的会馆。根据史料,从1819年至1890年,向殖民地政府注册的华人会馆,约有32所。
后来,有些会馆的董事部总理(主席)、侨领,意识到不少适龄子弟失学,遂倡议借用会馆场地办学,以培育下一代,同时传承华族文化及价值观。
当时由庙宇或会馆办学的有:保赤学校(由保赤宫创办于1889年)、崇正小学(初名“养正学堂”,由顺天宫创办于1903年)、应新学校(由应和会馆创办于1904年)、启发学校(由茶阳会馆创办于1906年)、广福学校(由广福庙创办于1916年)、培青学校(由福清会馆创办于1919年)、宏文学校(由兴安会馆创办于1920年)、三山学校(由福州会馆创办于1924年)、冈州学校(由冈州会馆创办于1929年)、南顺义学(由南顺会馆创办于1931年)、三江公学(由三江会馆创办于1937年)、晋江学校(由晋江会馆创办于1946年)。
在这些学校中,目前仍留在新加坡教育史上的有崇正小学、启发学校、培青学校、宏文学校。它们都已转型为双语学校。
建国前的“公立学校”、义学、学堂
在建国前,华校共有351所,其中不少的校名以“公立”为前缀。但我国的“公立(公众设立)”学校,与中国“公立(政府拨款设立)”学校,性质不一样。当时新加坡的公立学校,创校的奠基人几乎是一般公众;他们开始时以私塾(由教师私下开班授课)、义学(社会人士出钱聘请教师,招收贫寒学生授课)形式出现。直到学生人数增加了,遂转型成为“公立学校”。
一般上,这类公立学校的设备简陋,学校不时面对经费短绌的困境,幸好学校都设有董事部,热心的董事们常挺身出来筹款或捐助,让学校度过难关。
当时的公立学校,有史料可考的,包括:公立怀南学校(1933年)、公立培群学校(1933年)、公立培华学校(1934年)、公立培基学校(1935年)、公立实理达学校(1936年)、公立化蒙学校(1937年)及公立复兴学校(1937年)。
许多这类学校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或校名删去“公立”二字,转型为现今的政府学校。唯独公立培群学校,继续保留“公立”二字。
日据时期的华校
1942年至1945年,新加坡在日据时期,几乎所有华校都停办;有的校舍被日军占用,充作指挥总部(南华女学校)、军医院(南洋女子中学校)或仓库(华农学校)。
新加坡光复后,许多学校纷纷复课。当时,25所华校董事部、校长,于1945年7月成立“新加坡校际联谊会”(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前身),以协助各华校复课。
企业家、慈善家办校
在新加坡教育史上,多位来自不同方言族群的华侨领袖,如:陈嘉庚(1874-1961)、李光前(1893-1967)、陈六使(1897-1972)、林文庆(1869-1957)、陈金钟(陈笃生之子,1829-1892)、陈武烈(陈笃生之孙,1874-1934)、梁后宙(又名梁宙,1884-1975)等,他们捐钱、献地,兴学办校,积极推动华文教育。
在这些侨领中,陈嘉庚可说对我国战前的华文教育贡献卓著。1906年,陈武烈与当时的闽侨领袖,合力创办“道南学堂”(道南学校前身),借用陈笃生之子陈金钟的住宅为校舍;1909年,时任福建会馆主席陈嘉庚率先捐款2000元用于修建新校舍,并建议招收不同方言族群的学生。1916年,得悉爱同学校因财务问题濒临关闭,陈嘉庚于是接管校务及承担学校经费。1941年在陈嘉庚倡导下,创办了“南侨师范学校”(南侨中学前身),以培养师资。至于不属于福建会馆属校的华侨中学,则是陈嘉庚在1919年召集养正学堂等16所学校的总理所筹办的。当时,陈嘉庚躬先表率,献捐3万元,其他侨领也积极响应,共筹得49万4000余元的建校基金。
深受陈嘉庚倾资办学影响的有二人:其一、李光前;其二、陈六使。他们都曾在陈嘉庚的公司任职,并且倍受陈嘉庚器重。他们竭力提倡教育,终其一生。
1941年,当陈嘉庚倡议开办“南侨师范学校”时,李光前捐出金炎路的别墅和土地,作为校址,使师范学校得以顺利成立。195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新加坡成人教育咨询委员会”,李光前担任副主席兼财政,与华校联合会致力推动当时的成人教育。1951年,时任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捐地建校,李光前以个人名誉捐出巨款,学校遂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光前学校”。但后来董事部将校名改为“光华学校”,以尊重李光前的意愿。我们可以从他所说的一句话“吾人对国家贡献莫大于教育青年”,可看出他对教育的热忱与重视。
陈六使在1950年被选为福建会馆主席后,继承陈嘉庚的办学精神,担任会馆属下五校董事主席:道南、光华、爱同、南侨及崇福,经常慷概捐输学校经费。
深受陈嘉庚倾资办学影响的林文庆,于1938年也倡议创立了中正中学(总校)。林文庆在行医之余,致力参加教育与社会改革。当时,林文庆聘请中国中山大学教授庄竹林博士(1900-1973)为中正总校创校校长。庄竹林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后获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掌校18年(1939年至1957年)。
1906年,广东侨领何乐如(1866-1947)、陆寅杰(1849-1933)等人购置11栋店屋,创办了“广惠肇养正学堂”(养正小学前身),建校费用3万元。1918年,养正聘请毕业于中国岭南大学的林耀翔(1888-1983)担任校长。1919年,冼星海(1905-1945)从英校转入广惠肇养正学堂读书。期间,音乐老师区健夫(生卒年不详)非常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让他担任乐队队长兼指挥。因此,当林耀翔于1921年回广州担任岭南大学所设的华侨中学校长时,他带了20名养正的学生到广州升学,冼星海也在其中。后来冼星海成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这可说是林耀翔及区健夫二人的栽培,改变了冼星海的人生。1937年,董事部再次聘请林耀翔为校长,直到1959年,长达24年。
慈善家梁后宙,则在林厝港捐地建校,于1938年创办启化学校,让800名员工的子女受教育。在60年代鼎盛时期,启化除了总校外,还有两所分校,其中一个分校借用林厝港路的妈祖庙“阿妈宫”的戏台上课。
新加坡女子教育
反清革命领袖孙中山(1866-1925)为革命运动四处奔走筹款,呼吁做好起义的准备。1906年,孙中山从欧洲回日本,途经新加坡,成立了同盟会第一个海外分会,由陈楚楠(1884-1971)担任会长、张永福(1872-1959)为副会长。
孙中山理解女性如果没有受教育,无法在社会、政治、经济上,扮演积极的角色。1911年,同盟会南洋分会在孙中山的鼓励下,陈楚楠、张永福积极筹划开办“南洋女学校”,但后来陈楚楠为孙中山的起义筹款助饷,建校计划也就耽搁下来。直到1917年,同盟会一位积极推广女子教育的余佩皋(1888-1934),从婆罗洲来新加坡。在她的努力之下,“公立南洋女学校”(后易名为“南洋女子中学校”)终于开学招生。由极力提倡“提高女子教育、振兴女权”的余佩皋担任首任校长,陈楚楠受委董事会主席。1927年至1966年,南洋女学校由刘韵仙(1901-1975)担任校长,她掌校近40年间,南洋女学校校务蒸蒸日上,成为区域间最优秀的女校。
但建国前第一所女子学校,非“公立南洋女学校”而是“中华女子学堂”(后易名“中华女子中学校”,中华中学前身)。它于1911年由郑聘庭牧师(1872-1944)等人,联合民间热心教育的华人领袖所创办。1940年,学校开办高师班,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多数留在母校执教,为我国家教育贡献力量。1921年,郑聘庭协助长老会,创办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星洲幼儿园(又名星洲幼稚园,后增设附小),掀开狮城启蒙教育的帷幕。
1 | 英校及由政府开办的华校,不在本文之列。 |
潘星华主编,《消失的华校:国家永远的资产》。新加坡:华校校友会联合会,2014。 | |
新加坡华校联合会编,《新加坡华校联合会60周年纪念》。新加坡:新加坡华校联合会,2007。 | |
梁秉赋编,《新加坡华校联合会史纲》。新加坡: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2018。 | |
杨阳,《余佩皋:爱国爱群,至死不衰》。中国: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 | |
余经仁,〈本地长老会创办星洲书报社和星洲幼儿园〉。《联合早报》,2021年3月18日。 | |
何乃强,〈养正学校没有忘记叶季允〉。《联合早报》,2011年9月21日。 | |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校刊》。新加坡:星洲日报有限公司,1935。 | |
林约翰主编,《新加坡华校概况》。新加坡:星华印务出版社,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