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肇先民发起的主要大型慈善事业除了碧山亭坟场和慈善医院,还包括学校。20世纪上半叶,新加坡广东社群先后筹创了养正学校(1905-)、广福学校(1916-1982)、南华女校(1917-)、静方女学校(1928-1942)、碧山亭学校(1936-1981)、实用学校、启志学校。广帮会馆也兴办义学,本地附设义学的广帮会馆包括:宁阳会馆(1906-1950年代末)、东安会馆(1923-1964)、冈州会馆(1929-1968)、南顺会馆(1931-1968)、三水会馆(约1933-1960)、番禺会馆(1952-1958)。1

社会人士捐款资助的华校

养正是最早创建,也是最大的广东人学校。养正前身为广肇小学,于1905年由黄亚福(1837-1918)、邱雁宾(1863-1930)、陆寅杰(1849-1933)、何乐如(1866-1947)等27名华商号召成立。创办人中也包括土生华人和非广帮人士。中国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和印尼华人画家李曼峰(1913-1988)都曾在养正接受启蒙教育。

养正学校,约1950年代。(养正小学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06年,广肇小学改名为“广肇养正学堂”,1907年,惠州府客家籍华侨加入合办这所学校,再将之改名为“广惠肇养正学堂”,1912年,再改名“养正学校”。2养正成立时期,学生日益越多,办学经费紧张。当时多数华族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有些连学费都付不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董事会决定在在麦士威路和柏城街交界处的土地,兴建天一景酒楼和新亚旅店(已并入天一景大厦),租金收入用于养正学校和广惠肇留医院的开销。3关于天一景大厦这块土地,那是青山亭坟场的部分遗址。殖民地政府为了开发市区而征用青山亭,在广客人士极力请求下,于1924年将部分土地归还作为赔偿。客属同人在赔偿的土地上兴建会所南洋客属总会大厦。

女校的建立

南华和静方两所女校的建立,与20世纪初本地社会鼓励女生入学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南华女校(今南华小学与南华中学)的支持者不仅是广帮,陈嘉庚(1874-1961)、胡文虎(1882-1954)和胡文豹(1888-1944)兄弟、林秉祥(1873-1944)、林义顺(1879-1936)等非广帮先贤皆落力支持南华女校的运作。吉隆坡的最乐剧团前来牛车水梨春园为南华女校义演筹款,亦凸显了新马社稷一家亲。4当时新加坡的另外两所华文女校是公立南洋女学校(今南洋女子中学校,1917-)和中华女子小学校(今中华中学,1911-)。

日本占据新加坡时期停办的静方女学校,可说是养正衍生出来的一所分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殖民地政府将英国的做法套用在新加坡,12岁以上的男生和女生必须分开就读男校和女校,这种情况在二战结束后才逐渐改变。5静方女学校成为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为养正毕业的女学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机会。

静方女学校时任校长陈葆如,以及全体教职员合照,1930年。收入《新嘉坡静方女学校校刊》第一期。(取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Digital Gems)

1988年养正学校迁至实龙岗,出售客纳街原校地皮的收益成立养正基金,传承前人推动教育的理念,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会馆与乡村学校

广福学校是一所庙宇资助的华校,学生多数是火城6一带的工人子女,可说是一所工人子弟学校。当时的学生要求不高,只想读书识字,离校后有一点谋生技能。创校时,养正学校将旧桌椅移交给广福学校,学生在广福古庙的戏台上课。学校董事部用广福古庙的香油钱补贴学校的日常开支,产业收取的租金也用作学校经费。1956年,拥有14间课室的新校舍终于落成,学校也纳入政府的教育体系,成为一所政府辅助学校,广福古庙持续资助学校的杂费开销。

广福学校,1980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碧山亭学校位于碧山亭坟场旁,该坟场原址已发展成为碧山镇。碧山亭是广东人会馆的联合管理机构,通过万缘胜会超度活动与义款收入兴建独立校舍,为甘榜山亭与顺福村居民提供义学。7

至于广东人会馆在人口稠密的牛车水地区设立的学校,如上文所提及的宁阳、东安、冈州、南顺、三水、番禺等,办校经费由会馆向同乡筹集。早期,这些学校面临私塾的竞争,新加坡自治后,以中文授课的会馆学校因学生人数不足而停办,在1960年代结束教育使命。

如今尚存有广帮历史渊源,且学校咨询委员会由广帮代表领导的有:南华中学、南华小学和养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