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新加坡的美术活动从一开始就倾向于以族群与语文群体来区分,这种情况延续到战后才逐渐出现较多元的趋势。

从新加坡开埠首数十年内起,新加坡出现三个主要社会群体,即殖民者英国人、侨生华族以及源于中国的华人,都在各自的社群内进行自己独立的美术活动。不同群体之间虽在组织与活动方面界限分明,偶然也有互动交流。

新加坡最早的华人画室设立于1849年,是由一位来自广州著名画家林官(又名关乔昌,1801-1860)所创设。林官当时在《海峡时报》刊登了一则广告,提供绘制油画、水彩肖像服务,画室地点位于现今的蔼仁桥(埃尔金桥)侧。从1898年刊登于《天南新报》的一则广告,我们得知有另一家公司在桥南路一带提供书法、篆刻服务,并且已经持续了30载,意即,其业务应于1868年左右已开始经营。中国上海与广州过来的一批华人摄影师,最早受雇为画师,从1840年代起已活跃于新加坡及马来群岛一带。19世纪中叶后,纷沓而至者愈众。

“素描俱乐部”及“业余绘画俱乐部”

于1878年至1881年之间,常驻新加坡的英国军人泰勒中校(生卒年不详)与他的姐妹共组“素描俱乐部”。1882年,素描俱乐部以“新加坡美术俱乐部”的新名称办了一个展览。这个俱乐部很可能是专为服务英裔人士而设。1919年,它举办的美术比赛,也曾邀请“业余绘画俱乐部”参与。业余绘画俱乐部于1909年在厦门街成立,是一个由爱好美术的土生华人组成的团体,致力于推广绘画、文学以及体育等活动。

业余绘画俱乐部同仁,在土生华人李浚源宅邸“振裕园”为中国赴法国、西班牙的大使办的招待会,1913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当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有识之士,对华族侨民文化水平低落的问题非常关注。中国驻新的第一位领事左秉隆(1850-1924)在上任隔年(即1882年)设立“会贤社”,提倡通过辩论学习英文,并展开兴学运动,在华人社会里影响深远。黄遵宪(1848-1905)于1891年接任后改会贤社为“图南社”。随后,也有诗人邱菽园(1874-1941)创立的“丽泽社”。这些团体都以推广文艺风气为主要目标。

商业美术的兴起

目前所知新加坡最早的水墨画是潮州画家余涛(生卒年不详)所作于1898年的《风月琴尊图》。画中描绘一位书生模样的邱菽园,在月下风中抚琴饮酒,是典型浪漫化的传统文人骚客的场景。这幅画由邱菽园委约制作,或许反映他本人在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后的落寞情绪。

邱菽园为《天南日报》的创办人,也是诗人、报人以及书法金石鉴赏家,他致力于书法与古帖的出版与传播。他也在《天南日报》上大力推介书法艺术。

据报章资料,早期许多南来的画家为筹足旅费,会在报章上刊登贩卖字画与提供书法服务的广告。背后的推动者往往是报章的编辑,这些编辑同时也是艺术爱好者。

邱菽园肖像,约1900年至1930年间。(李昆昌影相馆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艺术家通过报章广告贩卖字画、篆刻的情况,反映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市场对商业美术的需求,包括店号招牌、匾额、对联,以至店面设计及居家布置。商业文书所需的石刻印章,需要精于篆刻治印的行家才能制作。随着商业活动日益蓬勃,商家对书法篆刻专业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1906年,属商业性质的美术学校“画相传习所”,由艺术家兼摄影家苏彬廷(生卒年不详)在桥南路设立,专门传授“水相、油相、炭相”等。苏彬廷频在《新加坡自由报》上刊登教授素描和绘画的广告,学费每月15元,全套课程收费150元。这些广告中,偶有列出修完课程并考试及格人士的姓名。从中我们得知,他的学生多数为说粤、潮、琼、闽和客语的华族,有些是女性,还有一位马来人与一位葡萄牙人。

早期华文私立学校基本采用中国传统教程,除了儒学经典、珠算、算术,书法艺术是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来新办的学校,虽然改革了课程,也仍保留书法作为其中一项核心。可以想象,在训练有素的老师指导下,学子日日练习毛笔字,从小就吸取了中国传统书法中的视觉美学要义。

早年华社办校,校内的美术课程也是重要美术活动之一。日后美术的发展,与早期华文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