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新加坡华社,来自中国的移民大多都成立地缘、血缘或业缘组织,以便互惠互助。南来的美术界人士也不例外,往往组织社团以推广兴趣与其艺术实践。

早年的美术团体

本地最早成立的华人美术团体,或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由海峡侨生于1909年所成立的“业余绘画协会”。业余绘画协会的成立,获得当时侨领林文庆(1869-1957)、宋旺相(1871-1941)、陈若锦(1859-1917)与陈武烈(约1874-1934)等的大力支持。

留学法国、后来定居于新加坡的杨之爱(生卒年不详),在一次在回返中国途经新加坡时,认为本地的美术界过于沉寂,便于1929年创立了“探美画会”。探美画会以举办美术展览为宗旨。探美画会的活动之外,这时期的本地视觉艺术活动则大多由青年励志社等文艺团体推动。这类文艺团体往往也参与其他艺术类型的活动,如文学与剧场等。

1930年代的蓬勃期

进入1930年代,美术团体的数量有增无减。尤其是中日战争前后期间,更多中国美术界人士纷纷南下,本地画会的数量也相应剧增。其中包括在1931年成立、主旨为推广漫画文化的“南洋新闻漫画社”。在当时的新加坡华人社群中,漫画被视为传播抗日意识的主要媒介。

1935年,沙龙艺术研究会成立。沙龙艺术研究会主要由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与上海美专的校友联合组成,并在后来扩大招收会员范围,也接受来自马来亚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画家成为会员。就这样,一个规模更大、更具包容性的“华人美术研究会”于1936年诞生。战后,华人美术研究会改名“中华美术研究会”。1937年,中日战争在即,许多逃难的知识分子纷纷南下,使得该会的会员人数大增。1938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成立,华人美术研究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华美术研究会三十周年纪念刊》封面,1965年。(中华美术研究会捐赠,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图书兼档案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加坡的华人画家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纷纷将注意力转向木刻与漫画。华人美术研究会也举办了“救亡漫画展”,为抗日活动筹款。当时,许多文艺界人士都呼吁艺术家善加利用漫画作为宣传抗日思想的有力武器,尤其针对识字率不高的群体而言。因此,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五年内,新加坡举办过为数不少的筹赈漫画展览。

1940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开设了一项“木漫研究会”计划,参与其中的有卢衡(1902-1961)、陈宗瑞(1910-1985)、张汝器(1904-1942)、戴隐郎(1907-1985)、徐君濂(1911-卒年不详)、陈溥之(1911-1950)、庄有钊(生年不详-1944)、梁作侃(生卒年不详)、杨曼生(1896-1962)等。他们都积极地展出各自的创作。

华人美术研究会也于1941年与西人画会携手联办“为自由而战”画展,为英籍战争受害者筹款。这次中西画家的合作,标示着他们首次超越自己族群的利益,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战后新气象

新加坡在日军占领期间,美术活动全面停顿。战争结束后,艺坛起了迅速的变化。除了华人美术研究会(这时已改名中华美术研究会)之外,大多数美术团体在战后并未恢复运营。1949年,英国官员理查·沃克(1896-卒年不详)、卡尔·吉普森禧尔(1911-1963)与法兰西斯·托马氏(1912-1977)连同一些本地美术家如刘抗(1911-2004)、苏里莫亚尼(生卒年不详)等创立了“新加坡艺术协会”,作为一个推崇多元文化的团体。新加坡艺术协会把原来由不同族群组成的艺术团体如中华美术研究会、马来美术协会、印度美术协会、英国文化协会以及南洋美专等集合在一起,促进和推广“马来亚”艺术与文化,这股战后兴起的本土意识。新加坡艺术协会的历任会长包括前述的卡尔·吉普森禧尔、刘抗,也包括何国豪(1922-2015)、许亮贤(生卒年不详)、何和应(1936-2022)与许延义。

1956年,李文苑(1934-2016)率领一群年轻同道如林友权(1928-2021)、赖桂芳(1936-2022)、蔡名智、许锡勇等,成立了“赤道艺术研究会”。赤道艺术研究会主张以现实手法来创作,具体而生动地描绘现实生活,通过画面表述思想与情感。这群画家都曾活跃于华文中学毕业班同学艺术研究会(艺研会),艺研会以反殖立场鲜明著称。赤道艺术研究会于鼎盛时期拥有数百名会员,打着鲜明的写实主义旗帜,反对现代主义绘画作风。赤道艺术研究会的宗旨,在于必须认识“正派艺术”的价值,才能在这“充满着各式各样丑恶名利的诱惑的社会中奋勇前进”以及认为“正派艺术之可贵是它并不为没落的资产阶级的那种丑陋商业化行为丢弃了灵魂。”1虽然赤道艺术研究会于1972年被吊销注册,它在新加坡艺坛上却留下长久和深远的影响。

许锡勇,《赤道艺术研究会华乐组》,1968年。油彩画布,84.4 x 111.5公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1960年代以后

1960年代初期,一群艺术观点与赤道艺术研究会不同的青年画家,包括何和应、黄明宗、董长英、郑志道、陈眙僮(1932-2003)、吴仲达、黄奕全,携手成立了“现代画会”,鼓励本地画家以新视角重新诠释自然。在一篇刊登于1964年的报章文章中,何和应论及了现代画会和赤道美术研究会的美学取向之不同,他认为新加坡艺术协会与中华美术研究会的艺术方向不甚明确。何和应之前曾在现代画会1963年的刊物上写道:“现实主义的黄金时期已过去了,印象主义也完成了其任务,野兽派与立体派亦日渐式微。新的东西必须起来完成前人尚未完成的任务。任何想恢复往日光辉的企图必徒劳无功,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来的……和世界上所有东西一样,艺术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主张艺术需要求变和与时并进。”

1969年,水彩画画家陈宗瑞、吴承惠(1933-1994)、王金城、林清河(1912-1979)、沈观德(1906-1993)、黎才专、许延义等十多人发起成立了“新加坡水彩画会”。画会会员经常在周末结队在新加坡河畔或区域各地去写生,寻找绘画的题材。

在1961年至1970年间,叶之威(1913-1981)召集了一批爱绘画的朋友到东南亚国家采风写生,归来后举办展览展出其作品。这个非正式的组织称为“十人画会”,活跃的成员有李锡君、佘金裕、杨中华(生卒年不详)、陈城梅(1927-2020)、谢丕才、朱庆光(1931-2019)、林子平、赖凤美(1931-1994)、许铁生(1914-1997)、陈楚智与陈潮光等。他们一伙人曾游历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与柬埔寨等地。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以水墨画为主的本地团体,至今仍活跃于艺坛,将另文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