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20世纪中叶,新加坡美术的定型与发展始终牢牢地建立在华文教育的基础上。这华文教育的基础是由华族社会靠群体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而非殖民地政府所为。莱佛士(1781-1826)虽表明“不仅要将驻扎地打造成商业、甚至成为文学艺术的重镇”,但第一位从英国派来的美术教师却迟至1923年——即开埠超过一个世纪后——才抵达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也未曾像法国人在越南、荷兰人在印尼、甚至他们自己在印度那样,在新加坡设立艺术学院。

新加坡最早的学校莱佛士学院创立于1823年,为本地居民的子弟们提供教育。根据伦敦传道会牧师汤生氏(1782-1835)于1829年的记载,他在新加坡相继开办了三间华文私塾性质的学校,分别在甘榜格南和北京街教授粤语和闽南语。这些私立学校还早于社群所设立的义塾崇文阁(1849)和萃英书院(1854)。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后,新加坡华社纷纷成立新式学堂,如1905年的崇正学校、养正学校、应新学校,1906年的启发学堂、端蒙学校,1907年的道南学校。南洋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则分别成立于1919年和1939年。这些华文学校的教师当中,有不少是画家与书法家。因此,新加坡美术的发展与华文学校的体制是有千丝万缕不可切割的关系。

比较而言,马来族群的教育向来也较少获得殖民地政府的援助,直到1856年才有两所分别位于直落布兰雅与甘榜格南的马来学校。至于淡米尔文学校,因族群人口稀少及师资短缺的问题,向来处于挣扎求存的境地。同个年代,以英语为教学媒介的学校也应人口增长而增多。这些学校包括:圣玛格列学校(1842)、圣若瑟学院(1852)、圣婴女校(1854)、圣安德烈学校(1862)、颜永成学校(1885)、英华学校(1886)、美以美女校(1887)、欧南中学(1906)。

对于书法的重视,以及鼓励学生受到美学教育的熏陶,是当时华校里普遍的情况。由于华校师资几乎都来自中国,20世纪前20年中国剧烈的社会文化改革之脉动也直接影响了新加坡的美术教育。

蔡元培与美学教育的提升

蔡元培(1868-1940)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家。他担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兼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于1920年12月5日赴欧洲考察途中短暂停留新加坡,并访问了刚成立的华侨中学及道南学校,也在两校发表演讲。他在道南学校的演讲尤其重要,当时的听众除道南师生外还包括华侨中学、端蒙学校,以及启发学校的师生。他重申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并重在塑造完整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在1912年发表的论文中也曾提出相似观点,表达自己对现代中国教育的看法,并追溯美育和德育源于古代儒家的礼乐之观念。他于1917年的一则演讲中曾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也是他一再重申的立场。1

牛车水早期的书画家现场作画,1958年。(Wong Kwan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道南学校,1920年代。(Francis Lee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蔡元培与陈独秀(1879-1942)和鲁迅(1881-1936)一样,被认为是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皆深切关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意味着中国与旧传统的决裂,以及新思想的启蒙,对海外华人影响亦深。蔡元培的想法提升了中国的美学教育,首开先河地让它与其他教育类型并驾齐驱。1928年蔡元培委任林风眠(1900-1991)担任新成立、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的院长。这所顶尖美术学院培育了李可染(1907-1989)、赵无极(1920-2013)、吴冠中(1919-2010)、朱德群(1920-2014)、许铁生(1914-1997)等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许铁生与赵无极是杭州美院的同班同学,他于1940年起到新加坡定居,在当教师之余,活跃于新加坡艺坛。

综合上述原因,早期新加坡的华文学校的教师中不乏美术家,正是这些美学推手持续不断地为新加坡培养了为数不少的美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