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林学大
林学大(1893-1963),生于福建厦门书香之家,成长于内忧外患的清末时代。1913年,林学大离开厦门,赴省立福州高级师范学校,主修艺术教育系,精通西洋油画与中国水墨画。1915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到福建第十三中学和集美多所学校任教。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有越来越多人对艺术课程感兴趣。于是,1923年,林学大于是便和同行黄燧弼(1879-1937)和杨庚堂(生卒年不详)共同创办厦门美术学校。1
林学大在大约1936年或1937年间南来新加坡。理由众说纷纭,或说是为了躲避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或说是应邀到华侨中学任教。2
1938年,在商人陈厥祥(1900-1965,陈嘉庚次子)和中华美术研究会同仁的协助下,林学大创办了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简称南洋美专)。南洋美专效仿中国的美术专科学校,同时兼顾中西美术传统。3
成立南洋美专
林学大深信,旅居东南亚的南来艺术家应当融合中西风格以描绘在地景象。后世将这种风格称为“南洋美术”(Nanyang art)。“南洋”指的就是东南亚,而新创立的南洋美专即提倡这种绘画风格。
1938年3月10日,南洋美专在芽笼路167号店屋开班授课。虽然当时只有14名学生,但南洋美专的课程和厦门美术学校一样丰富,包括西方绘画、雕塑、中国画等。
学校成立后,时年45岁的林学大让尚在中国的妻儿也到新加坡来。但很不幸地,林夫人在来新旅途中过世,林学大深受打击。同时,校务开展也困难重重,在收生不足、缺乏师资资金的情况下,林学大仍坚持开课。为了补贴学校开支,他到华侨中学和南洋女中兼职教课。到了1938年底,他的五名子女才抵达新加坡,一家六口总算得以团聚。
南洋美专第一届西画班共有四名学生,皆于1940年顺利毕业。那年的学生总数已增至50名,原校址容纳不下,学校便搬迁至空间较大的实龙岗路93号洋房。4
与此同时,中日战争爆发,逃难到新加坡的好些中国美术教师加入南洋美专任教。南洋美专因此得以开办更多课程,如美术理论、音乐、漫画班等,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动荡的年代
然而,好景不长。1942年,新加坡沦陷。南洋美专因为支持抗日事业而被迫关门。林学大虽也加入抗战活动,但一直保持低调。他的长子林友民则在1943年惨遭日军杀害。5
林学大和其余的子女则幸免于难,并于1945年见证日军投降。次年,南洋美专在圣多玛士径一栋洋房重新开课,是战后唯一一所存留下来的美术院校。到了1950年代,南洋美专再次陷入危机。首先是资金不足,入不敷出。林学大到教育部申请资助,得到的金额却只和小学的一样。61952年,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时期,殖民地政府宣布不再承认南洋美专的艺术教育文凭。7
纵使困难重重,南洋美专仍维持低廉的学费,还免除了部分清寒学生的学费。林学大多次带头举办募捐活动,并与校董屡屡自掏腰包,支撑学校运作。
南洋美术先锋
身为南洋美专校长,林学大倡导作品应反映在地现实。为此,他鼓励师生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地游览探索。
一群教师积极响应,于1952年到印尼巴厘岛游历。这群教师就是南洋艺术先驱锺泗宾(1917-1983)、陈文希(1906-1991)和陈宗瑞(1910-1985)。同行的还有先驱艺术家刘抗(1911-2004)。这场载入史册的旅行,让四位先驱艺术家创作出多幅体现巴厘岛风土民情的上乘之作。
1954年,林学大聘得张荔英(1906-1993)到校任教,南洋美专的教师团队自此又多了一位南洋先驱艺术家的加入。
林学大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何谓南洋美术。1955年,他在《南洋青年美术》对南洋美术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六大纲领:8
(一)融汇各族文化风尚
(二)沟通东西艺术
(三)发挥20世纪科学精神、社会思潮
(四)反映本邦人民大众需求
(五)表现当地热带情调
(六)配合教育意义、社会功能
“南洋美术”也不局限于油画和水墨画,而是包罗万象。直至1960年代中期,南洋美术在新加坡持续发展,日臻成熟,处于“黄金时期”。9
薪尽火传
林学大卒于1963年,享年69岁。他的次子,也是南洋美专校友的林友权(1928-2021)接任校长。
林学大生前虽也创作,却更以对美术教育之贡献闻名于世。创作方面,他不如同期美术家多产,生前也从未举办过个展。除了教务繁重,他在1950年代中期还患上肺结核,导致身子虚弱,健康状况不佳。他传世的作品仅100幅左右,以油画居多。10林学大过世前一年,国家授予他政府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为新加坡艺术的杰出贡献。南洋美专于1990年正式更名为“南洋艺术学院”,并于1991年举办展览,展出林学大的作品。为配合建校70周年,南洋艺术学院于2009年再次展出了50幅林学大的作品,包括油画、丙烯胶彩画和中国水墨画。11
林学大对新加坡美术界影响深远。创校至今,南洋艺术学院培育了无数杰出校友,包括创办赤道艺术研究会(1956-1972)的画家林友权、蔡名智、赖桂芳(1936-2022)、李文苑(1934-2016)和陈楚智、先驱音乐家黄晚成(1909-2007),以及雕塑家黄荣庭(1934-2001)与韩少芙。进入21世纪,南洋艺术学院与拉萨尔艺术学院联办新加坡的第七所大学新加坡艺术大学,并将于2024年8月正式开班授课。
本文原文为 Lim Hak Tai: Founding principal of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此为编辑和翻译后的版本。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1 | Leong Weng Kam, Art and Soul: 80 Years of the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21. |
2 | Leong, Art and Soul, 22. |
3 | 1930年代初期,黄燧弼与林学大认为新加坡华人群体庞大,地理位置也优越,因此讨论过要在新加坡成立美术专科学校,可惜黄燧弼于1938年过世。参见Leong, Art and Soul, 12。 |
4 | Leong, Art and Soul, 15. |
5 | Leong, Art and Soul, 18. |
6 | “Lim Hak Tai”, Esplanade Offstage. |
7 | Kaylene Tan and Valerie Chew, “Lim Hak Tai”, Singapore Infopedia. |
8 | 林学大,〈刊首语:南洋青年美术的内容或形式〉,收入《南洋青年美术》(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1955);亦可参见Leong, Art and Soul, 32. |
9 | Low Sze Wee, “What is Nanyang art?”, Think China. |
10 | Leong, Art and Soul, 21。 |
11 | “Lim Hak Tai: Quintessential Nanyang”,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
“Lim Hak Tai”. Esplanade Offstage, 12 October 2016. | |
“Singapore Art, Nanyang Style”. BiblioAsia Vol 2, Issue 1 (Apr 2006). | |
Leong, Weng Kam. Art and Soul: 80 Years of the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Singapore: Epigram Books, 2019. | |
Low, Sze Wee. “What is Nanyang art?”. Think China, 22 July 2022. | |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From humble arts school to leading arts education institution”. | |
Tan, Kaylene and Chew, Valerie. “Lim Hak Tai”. Singapore Infopedia, National Library 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