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埠初期,即有处理华族不同方言移民先贤的坟山组织,如福建帮的“恒山亭”、潮州帮的“泰山亭”等。这些组织同时承担了整合与领导该方言社群的重要功能。然而,早期的广东帮和客家帮却不是独立建构坟山义冢,而是采用了联合协办的合作方式。相信这与早期的广客两帮移民人数较少,所能掌握的社会资源单薄有关。

从留存至今的石碑与账簿等历史文献可见,在19世纪初,新加坡广客两帮移民分属来自中国广东的广府、惠州、肇庆(广惠肇);嘉应州(嘉应五属:梅县、蕉岭、平远、五华、兴宁);丰顺、大埔和福建的永定(丰永大)的三个不同方言移民社群,他们合作建立的坟山义冢有“青山亭”和“绿野亭”。早前可见的碑文与文献资料主要涉及绿野亭,因此学界和社会大众对青山亭的历史比较陌生。

青山亭

通过碑文与文献梳理可知,青山亭坟山建于绿野亭之前,但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例如,《广东省永定县重修冢山碑记》(1840年,广惠肇、嘉应、丰永大同立)中仅刻有“昔年有公司之山”。《福德祠绿野亭沿革史纪念特刊》(1963年)中,陶公铸(生卒年不详)等元老直接清楚写明该“公司之山”即“青山亭”,称“绿野亭”是在“青山亭”葬满之后而新设:

“戊戌(1838年)之先,属人原有青山亭之设,位于安祥山之东,即今柏城路之西一带滨海地段。120年前……属人等以不忍目睹暴露之情,乃集议而谋寄葬之地于此,以其蓁莽青苍,邱陵起伏,故命其名曰青山亭。”

从光绪年间绿野亭账本中的零星记载也可窥探青山亭的一些细节,例如,根据《1887-1933海唇福德祠绿野亭义山逐岁进支簿》的记载,在光绪乙已年(1905年),青山亭收有地租15元和交屋契金15元,以及青山亭最后一次修建是在光绪丙午年(1906年)和丁未年(1907年)。至于“光绪丁未五月青山亭起葬状师费50元”的记录,显示了青山亭在1907年开始迁葬。目前嘉应五属义祠有一总坟墓碑上鐫刻:“青山亭迁徙总坟之墓、嘉应五属祀”(立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岁冬月旦),证实青山亭的正式迁葬当在20世纪初。

绿野亭

道光戊戌年间(1838年),因青山亭已无安葬空间,广客侨领向殖民地政府申请空地建山,殖民地政府于1840年正式批准一块面积32英亩的山地,位于中峇鲁和合洛路之间、期限999年。广客两帮将此新山名为绿野亭,“取青山与绿野相对之义也”。绿野亭完工之后,广客两帮镌刻《广东省永定县重修冢山碑记》记载其修建缘起。

蔡厝港坟场绿野亭牌楼,1959年。收入《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824-1999)》,页47。(福德祠绿野亭公会授权转载)
绿野亭迁葬蔡厝港坟场留影,1959年。收入《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824-1999)》,页47。(福德祠绿野亭公会授权转载)

从诸多碑文与史料探索,绿野亭反映了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内有广府与客家等籍贯之方言差别,外有两帮移民的祖籍地差异。因此,新加坡广客两帮的移民认同与社群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远在福建帮的恒山亭和潮州帮的泰山亭之上。其次,由两帮合作创建的“海唇福德祠”,在管理两帮的坟山时,也仅局限于基本的丧葬祭祀、祖先崇拜和神明信仰为主的宗教功能,与闽、潮、琼帮也以山亭作为领导帮群的社团功能不同。

物换星移,青山亭、绿野亭原址先后被政府征用,只留绿野亭迁至蔡厝港坟场,有县籍姓氏者4341穴,无县籍姓氏者7177穴,合共1万1518穴。其余大多数的广客血缘与地缘总坟,分散到广客自属的“碧山亭”(广惠肇)、“双龙山五属义祠”(嘉应)和“三邑祠”(丰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