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华人史上,除了地缘、血缘、业缘的组织外,尚有一些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社团,如海峡英籍华人公会、同德书报社、昭南岛华侨协会、南洋中华汇业总会。另有一些华商俱乐部,如怡和轩、醉花林与吾庐,是社会名流、殷商富豪聚集之处。

以福建人为主的怡和轩俱乐部成立于1895年,是新加坡屈指可数的百年俱乐部,与1845年创立、以潮州人为主的醉花林俱乐部齐名。怡和轩于1925年迁到现址武吉巴梭路43号。本着“无党无派、关心民族、关心国家”的精神,怡和轩是华社领袖酝酿与讨论重要课题的场所,也曾作为抗日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办事处。除了承担社交功能外,怡和轩为支援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争取公民权及创办南洋大学的推动都有贡献。醉花林是本地潮籍商人重要的聚会、宴客场所,也是活动中心和文化地标。从创办至今,醉花林会所都在庆利路现址。

怡和轩俱乐部武吉巴梭路现址,约1959年。(陈国庆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吾庐俱乐部最早位于克罗士街(俗称吉宁街)124号,原名“古寄乐”,是当时华人精英养闲宴乐的场所。1907年更名为“吾庐俱乐部”,并于1927年迁址至现址客纳街72号作为永久会址。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吾庐俱乐部积极参与筹款援助中国难民,在社会公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日据时期,吾庐被迫成为“昭南岛华侨协会”的会址。

昭南岛华侨协会是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后在日本军政府的指导下成立的,以吾庐俱乐部为会址。打着“调解当地华人社群”的旗帜,该协会早期为日军政府筹募5000万元叻币奉纳金,后期则协助日军推行的政策、恢复社会秩序、协助粮食增产运动和大规模农村移植工作等。历史学者蔡史君在《新加坡华人通史》中指出:华侨协会是为日本军政当局效犬马之劳,并出色地履行了“大日本帝国”所赋予的傀儡团体的职责。

关注华人福利与保障权益

海峡英籍华人公会成立于1900年8月17日,获得英国殖民政府的保护与支持,旨在培养当地华人的亲英思想。该会也致力于关注海峡华人的福利问题、保护侨民的合法权益,并提高土生华人的政治地位。1919年2月6日新加坡开埠百年纪念日,海峡英籍华人公会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等华社代表都出席莱佛士铜像迁移暨新纪念碑揭幕仪式,并向总督致贺词。1964年改名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

海峡英籍华人公会团体照,1900年。前排左五为时任主席陈若锦。(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11年,同德书报社在亚美尼亚街设立,以传播三民主义,启发侨民知识为宗旨。该社广集报刊,陈列供侨民阅览,促进文化建设;设学校倡华语,并提倡移风易俗,改良结婚礼仪,举办文明结婚或集团结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当新加坡陷入无政府状态时,该社积极维护新加坡的治安。与怡和轩一样,早年的同德书报社也是新华社会重要的政治与文教社会力量。1985年由于市区重建,同德书报社被令迁出亚美尼亚街51号,之后在广东民路53号现址落户。

民信业的起落

太平洋战争后,中国与南洋交通恢复,侨民们纷纷寄信汇款回中国,民信业务极一时之盛。由于环境及业务上的需要,闽商林树彦(1928-1993)与同业们于1946年3月成立南洋中华汇业总会,期借团结精神,共谋业务发展。该会一面将侨民的银信送到在中国的侨眷手中,一面从侨眷那儿携带音讯回来。换言之,此类民信局是建立在移民社会的基础上。然而,当1949年这社会基础动摇后,民信业也如昙花一现,湮没在新加坡历史洪流中。

闽侨汇兑公会与南洋中华汇业总会,1983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