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闽帮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向来是海外华侨极为重视的一环,新加坡的闽帮华侨领袖亦不例外。新加坡在开埠后的第10年,即1829年,已有传教士汤生氏(1782-1835)记载当时本地有三间华文私塾。其中一间,坐落于北京街,以闽方言教学,当时有22名学生。道光年间萧令裕(1789-卒年不详)的《记英吉利》(1832)和魏源(1794-1857)《海国图志》(1847-1848)也记载,当时的“新嘉坡”(新加坡)有“坚夏书院”,由“弥利坚夷”(美国人)学汉字者居之,以闽粤人为导师。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新加坡,也有数间以闽粤方言为媒介语的私塾。
闽人义学伊始
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加坡仍然缺乏正规的学堂。直至来自马六甲的福建永春领袖陈金声(1805-1864)创办崇文阁(1849-)和萃英书院(1854-1954),新加坡各方言籍贯的学校才开始普遍出现。据现存于《兴建崇文阁碑记》(1867)、《重修崇文阁碑记》(1887)记载,陈金声是于清道光29年(1849年)登高一呼,创办第一间闽人义学崇文阁。1他以身作则,慷慨捐出叻币2880元,其义举深受本地闽商的支持。当时闽籍富商如洪浚成、黄崇文、章三潮(1805-1862)、曾举荐和许丝绵等3各捐巨款响应。陈金声此举共筹得叻币7504元。
在创办萃英书院时,陈金声依然以身作则,慷慨捐出一块价值叻币1710元的地段充当新义学的校址,并获得另外12位闽籍富商的支持,筹得叻币6345元的建筑费。此外,陈金声又向几位闽商和店家筹得叻币3848元,充当萃英书院的开办费和维持费。这所新义学很快成为新加坡著名的华人学府。19世纪70年代,英籍华人事务专家华汉(1825-1891)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当时萃英书院每天有100名学童上课,学校也雇有两名教师。
闽帮管理的萃英书院,也委任专员定期检查义学学生的课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表现。当时,萃英书院每年举行的年考,成绩公布在本地的华文报章。同时,清朝驻海峡殖民地的总领事也受邀鉴定萃英书院学生考试的成绩。1892年,诗人及时任总领事黄遵宪(1848-1905)就曾参与鉴定学生的成绩。
如崇文阁和萃英书院,早期新加坡的闽人义学因得到闽帮的支持和监督,学生的成绩得以保持良好。华文报章与清朝驻海峡总领事参与监督机制,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取得好成绩,进而促进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闽帮领袖与教育
继陈金声,早在1899年,同属福建帮的林文庆(1869-1957),便曾捐献土地创立新加坡的第一所华人女子学校——中华女校(今新加坡女子学校),其妻黄端琼(1874-1905)亦亲自执教。宋旺相(1871-1941)和邱菽园(1874-1941)也参与学校的筹创工作。
此外,陈嘉庚(1874-1961)也是尽心教育的闽帮领袖。陈嘉庚于1906年创办道南学校、1912年创办爱同学校、1915年创办崇福女校(今崇福学校)、1947年创办南侨女子中学(今南侨中学)。几所女校的创办,无疑提高了女子的识字率及社会地位。1919年,陈嘉庚率众创办南洋华侨中学,这是新加坡第一所华文中学,此举进一步完善了本地的华文教育体制。
对于英文教育,闽帮先贤亦贡献良多。1875年,章芳琳(1825-1893)创办章苑生学校,免费教导贫家子弟英文。陈嘉庚也曾资助英校,分别捐献了3万元予英华学校以及1万元予莱佛士学院。闽帮人在新加坡兴学的成就与努力有目共睹,这种精神一直延续至1955年陈六使(1897-1972)发起创建南洋大学,成为当时全东南亚最高的华文学府。1980年,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肩负教育使命。
1 | 据1867年和1887年为纪念学校创建和修复而设立的石碑记载。 |
2 | 英语Straits Dollar的意译,指的是英国海峡殖民地时期发行的合法货币。参见:新加坡华语资料库,Straits Dollar。 |
3 | 数位闽籍富商的生卒年不详。 |
丁荷生、许源泰编,《新加坡华文铭刻汇编:1819-1911》上下册。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 |
宋旺相著、叶书德译,《新加坡华人百年史》。新加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 | |
陈荆和、陈育崧编,《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2。 | |
柯木林主编,《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新加坡: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1995。 | |
潘星华编,《消失的华校:国家永远的资产》。新加坡:华校校友会联合会,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