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广东人和其他籍贯的社团,都是不同时期华人向外移民的历史产物。20世纪中叶全盛时期,本地有约290个广东人的血缘、地缘和业缘性组织。1这些同乡人汇聚的组织或会馆是当时移民(又称新客)生活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寄托。

“广东人”指的是以粤语为母语的“广惠肇”人士。中国清朝将广东省划分为10个府(口诀:广惠肇潮嘉,雷廉高韶琼):广州、惠州、肇庆、潮州、嘉应、雷州、廉州、高州、韶关、琼州。其中广惠肇是广州府、惠州府、肇庆府管辖下的各县市统称。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广东人的祖籍大多来自占了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广惠肇一带。虽然惠州府以客家人居多,但经广州出海,自然而然地融入广州府、肇庆府社群。

广东人也称广府人,广东话(粤语)也称广府话,那是因为广州是广东省行政中心,因此以广(州)府和广州话(白话)为代表。

在新加坡,广惠肇代表祖籍来自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宗乡群体。李国樑制图于2019年。(李国樑提供)

广东人的血缘与地缘组织

跟随莱佛士船队登陆的台山人曹亚志(1782-1830)于1819年创办的星洲谯国堂曹家馆,是本地第一个血缘组织。曹家馆位于劳明达街和加冷路交界。广东人在此地,也就是加冷河下游,从事锯木、皮革加工和砖瓦制造,后来也发展机械工业。2

曹亚志和来自台山的乡亲成立宁阳会馆(1822),这是新加坡乃至中国海外第一家会馆。319世纪广惠肇人士所成立的地缘性会馆还有惠州(1822)、中山(1837)、南顺(1839)、冈州(新会,1840)、东安(1870)、肇庆(1878)、番禺(1879)、三水(1886)。宗亲会馆则有刘关张古城会馆(1873)、广惠肇李氏书室(1874)等。4

宁阳会馆及其附设义学,1900年代。(Wong Sik Tong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在新加坡,广府相邻的地区可以联合组成会馆。例如南顺会馆就包括了南海县和顺德县。南海和顺德两邑人士前往南非开矿,途经新加坡时,先到香港街乡里住所留宿。东安会馆就包括了东莞县和宝安县(深圳),早年的会员多数是船员。增龙会馆(1947)包括增城县和龙门县两地。

粤剧及醒狮传统

19世纪成立会馆的出发点,都具有“赞助公益事业,协谋桑梓福利”的特性。清末,中国粤剧戏班向外寻求发展。1857年广东梨园子弟在新加坡创建梨园堂。1890年依照殖民地政府要求,以“八和会馆”注册,取义“八堂和合,和衷共济”,期望粤剧戏班和睦共处,将欢乐带给民众。

20世纪会馆的组织方式趋向多元。例如怡怡堂瑞狮团(1920)舞着本地第一头醒狮到广惠肇碧山亭祭祖,通过舞狮团结乡民,多年后才成立鹤山会馆(1939)。51948年成立的顺德会馆,初衷是为了筹款接济家乡水患的灾民,其中不少是南顺会馆的会员。6早期这些会馆集中在牛车水一带,随着市区重建,有些在芽笼置业。

鹤山会馆舞狮团,1954年。(Wong Kwan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三水婆及妈姐的女性互助

20世纪初,下南洋谋生的广东妇女多数来自三水县(今三水区)和顺德县(今顺德区),她们成为三水会馆、南顺会馆和顺德会馆的主要会员。三水女工在建筑工地干活居多,俗称三水婆或红头巾;工地也有一些来自花县和清远的蓝头巾女工。在新加坡当佣人的顺德妇女多数是俗称妈姐的自梳女。7妈姐晚年或通过会馆协助回到家乡,或在姑婆屋和斋堂终老。8

如今,先民的后代也已经扎根本土,会馆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自1990年代起,新加坡广东人的会馆轮流举办世界恳亲大会,联络世界各地的乡里。这类跨境联谊已成为会馆跟世界接轨的主要活动之一。新加坡广东人的会馆持续维护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也着力推广粤剧、舞狮、粤菜、节庆等特色文化。

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三水婆(红头巾),约1965年。(新加坡文化部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