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移民最早何时抵达新加坡,目前仍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1781-1826)登陆新加坡后不久,很多客家移民就来到新加坡参与开发。1822年客籍的嘉应州人和惠州人分别成立应和会馆和惠州会馆,照顾同乡福利。他们也是新加坡最早成立的方言群地缘会馆。从此,客家人成为新加坡华人族群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体。

客属宗亲组织

新加坡客家人口数量不算很多,根据统计数据,1881年有6000余人,到了1947年增加至4万人左右。目前新加坡的客家人口数约20万人。从19世纪以来,客家人占新加坡华族总人口的5%至8%之间。新加坡客家人的原乡主要在中国广东省的大埔、嘉应州、惠州、丰顺和福建省的永定。另有一部分客家人来自广西的博白和容县等地。因此,新加坡主要的客家会馆就是这些人数比较多的客家人所组成,以年代来排序,分别是1822年成立的应和会馆和惠州会馆、1858年成立的茶阳(大埔)会馆、1873年成立的丰顺会馆、1918年成立的福建永定会馆。此外,新加坡还有客属宗亲会馆组织,如客属黄氏公会和客属张氏公会等,目前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的各类客属会馆有19个。1929年原籍福建永定的客家富商胡文虎(1882-1954)为团结所有客家人,号召成立了“南洋客属总会”,成为新加坡客家人的联合机构。

南洋客属总会,第六届董事留影,1946年。(南洋客属总会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新加坡独立以前的客家会馆和其他方言群会馆类似,主要是照顾会员的各种需求和福利,从移民新客的实际生活如住宿和工作,到精神生活如教育和信仰等,无微不至。由于会馆的引介和技能关系,早期的客家移民除了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外,也进入商业并垄断了其中一些行业,例如典当业、中药业、洋服业、眼镜业等。但总体来说,客家人的经济实力不强,无法与掌握金融业和出入口大宗贸易业的福建人和潮州人竞争,因此比较少客家人进入新加坡华族社会的领导阶层,因为当时主要是以财富作为晋升社会领导层的基础。

学堂、庙宇、坟山

在兴办教育方面客家人则没有落人之后。20世纪初新加坡华人社会受到中国开始设立新式学堂的影响,也从私塾教育转变学堂教育。新加坡客家人是最早开办学堂的方言族群之一。新加坡嘉应会馆和茶阳会馆分别于1905年和1906年开办应新学堂和启发学堂,成为新加坡最早成立的一批新式学校,也可说是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开端。

茶阳会馆和启发学校大楼,1958年。该大楼已于1985年拆除。(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提供)

此外,客家人也兴建庙宇和购置坟山,以满足他们的信仰和安灵的需求。客家人在1844年在新加坡临海处建造供奉大伯公的福德祠,又称为“望海大伯公庙”。各主要客属会馆选派人员担任庙宇董事,并委任庙祝管理庙务。另一方面,为妥善安葬客死本岛的客家移民,19世纪上半叶客家人先后购置青山亭和绿野亭作为客家人的义冢(青山亭和绿野亭也都有广帮的参与)。后因移民人数增加,原有的义冢无法满足安葬先人的需要,丰顺、永定和大埔三邑客家人组织丰永大公司,于1882年开辟“毓山亭”义山,坟山内建一座“三邑祠”,以供奉先人的神位。同样的,应和会馆也于1887年购辟“双龙山”坟场,内建嘉应五属义祠,安置嘉应五属先人神位。

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客家会馆也和其他方言群会馆一样,在殖民地时代的许多基本社会功能也被政府取代。为配合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族认同需要,客家会馆也进行转型,例如,原客家人兴办的学校,已转变成以英文作为第一语言的政府学校。会馆活动方面,也以推广华族文化与传承客家习俗为主。此外,因应新时代的趋势,客家会馆也走向世界,包括组团出席海外主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联谊合作、工商拜访、文化交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