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是新加坡的古地名。“淡马锡”一词的由来众所纷纭,一说源自于马来语tasik/tasek,意为“湖泊”或“海”;一说起于梵文tamarasa,意为黄金。当我们溯源新加坡历史,可以发现14世纪至17世纪间的古籍或文献普遍将新加坡称作“单马锡/淡马锡/淡马锡门”:

  • 约1349年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提及“近年以七十余艘来侵单马锡,攻打城池,一月不下”
  • 1365年满者伯夷宫廷诗人普腊班扎的《爪哇史颂》中提及“Tumasik”,称其为满者伯夷的附属国
  • 16世纪的《国王之书》(又名《爪哇诸王志》),在其东南亚群岛名单中提及“Temasek”,为满者伯夷的Mahapatih(相当于现代的首相)加查马达(1290-1364)发誓要征服的国家
  • 已知现存最早的版本1612年《马来纪年》中曾二次提及Temasik
  • 成书于1621年的《武备志》收录了《郑和航海图》(又名《茅坤图》),其中第15页地图提及“淡马锡”

龙牙门

若顺着时间线再往上追溯,根据南宋《诸蕃志》、元代《岛夷志略》、明代《瀛涯胜览》《郑和航海图》《元史》1记载,新加坡也被称为龙牙门、凌牙门或龙牙山门。龙牙门或指岛屿,或指海峡。作为岛屿名的龙牙门,一般认为指印尼的林加岛。而《岛夷志略》记载的龙牙门是由单马锡的两座山组成,中间有一条水道,状似龙牙,故称“龙牙门”。古代水手在狭窄的海峡中航行时,便是以这块“航海之石”(马来语Batu Berlayar)作为航行的辅助工具。

航海图中的新加坡(淡马锡)位置。此图为“茅坤图”,收入《武备志》一册卷二百四十,页11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馆藏,柯木林提供)

“蒲罗中”:半岛尽头的岛

在所有新加坡古名中,最早出现的是“蒲罗中”,又作“蒲芦中”,或略为“蒲罗”。东南亚史学者许云樵(1905-1981)在其1961年出版的《马来亚史》中提及“蒲罗中国是1700年前的新加坡古名”。许云樵指出,“蒲罗”为马来语pulau(岛)的译音,中为ujong(尽头,海角)的译音,合起来意为(马来)半岛尽头的岛。三国时期(220-280)吴国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后撰写的见闻录《扶南土俗》,对“蒲罗中”的形容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相吻合。可惜该书已散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太平御览》《通典》。

于1961年出版的《马来亚史》,图为该书的封面。(新加坡青年书局提供)

除上述提及的古名外,《古代南海地名汇释》辑录了中外古籍文献中的南海古地名。其中有关新加坡古名的记载不胜枚举,例如皮宗、莫诃信洲、多摩苌、罗越、麻里予儿、长腰屿、星忌利坡等。为考证新加坡古名,新加坡历史学者可谓煞费苦心,尤其是许云樵、饶宗颐(1917-2018)和陈育崧(1903-1984),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研究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