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客家人的公共慈善事业
会馆是华人社会的重要组织,在移民初期其扮演着照顾移民的角色。当时会馆设立坟山、办学校,在能力所及之时亦开办相关慈善机构,主要就是照顾同乡的福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会馆是照顾会员的生、老、病、死。客家人与其他华人族群一样,设立会馆照顾同乡,并且在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开始设立医疗机构等慈善组织。
广惠肇留医院
从广惠肇留医院的名称,我们就可以跟广惠肇碧山亭作连结。来自广东省的广州、惠州、肇庆三府的广客人士,除了共同建立坟山组织外,亦在会馆经费逐渐充裕下,开始筹划建立医院,以造福广惠肇的乡亲。20世纪初在新加坡生病求医,医药费对一般中下阶层而言是一大负担,广惠肇三属领袖设医院之义举,无疑是对乡亲的一大福音。
1909年,当时的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逊(1858-1918),因为新加坡流行病蔓延,政府设立的医院已经病患满载,为了解决医疗机构不足的问题,而鼓励华人领袖来协助筹办。当时广惠肇领袖正在找地方建医院,而总督安德逊自然乐见其成,并把昔日位于实龙岗路的陈笃生医院旧址以5000元的象征性费用,转让给广惠肇领袖,以此促成他们设立广惠肇留医院。1
创立之初,广惠肇留医院是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而服务对象仅限广惠肇三属人士。直至1974年6月15日,根据广惠肇留医院董事会主席林士超(1918-2005)之前的建议,将服务对象由广惠肇三属人士,扩展至全国人民。该项建议获得董事部的一致通过。进入21世纪,广惠肇留医院获得政府的支持,留在原地继续发展。医院为了扩大服务,分别设立社区培训学院及其它医疗服务下属单位如HCA慈怀护理、费森尤斯医药和康威医疗西医诊疗所。广惠肇先贤们的慈善精神,亦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茶阳回春医社
创立于1858年的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2,于1890年创设回春馆设中医部,主要是服务大埔同乡。回春馆于1894年迁入美芝路新址,后来由于不敷使用,而在1919年经董事部商议后,购得马里士他路363号的大楼,同年迁入启用,并易名为“茶阳回春医社”。
茶阳回春医社历经日本战火的摧毁,二次大战结束后,茶阳回春医社董事部于1953年发动募捐,共筹得万余元,另一方面亦获得张梦生(1899-1977)和何启荣(1901-1966)出资,让茶阳回春医社重新启动。医社历经1980年代的重建工作,并在1989年顺利完成全新的五层楼医院大厦。1980年代末的新加坡医疗水平已经相当之高,而会馆领导认为茶阳回春医社已经完成其对同乡的阶段性任务,未来必须作出改变和转型。就茶阳回春医社的议题,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经多次特别董事会议与会员大会议决,将茶阳回春医社新大楼,租给大埔籍的陈开楠医师,由陈医师把新大楼发展为综合治疗医院。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于1995年9月19日注册成立“茶阳(大埔)基金会有限公司”,其资金来自会馆产业——茶阳花园公寓36个单位的三分之二收入。基金会支持新加坡国内慈善、教育和文化的活动,例如2006年捐赠30万给南洋理工大学的孔子学院,还有就是支持客家文化书籍的出版,以及客家文化的活动。
从广惠肇留医院、茶阳回春医社、茶阳(大埔)基金会有限公司的演变与设立,上述客家慈善机构,从照顾同乡到扩大至造福整个社会。这亦见证客家人从中国南方来到新加坡拼搏之后,从昔日的落叶归根,转变至在地扎根,并把族群之根深深的扎在新加坡这块土地上与新加坡休戚与共。
1 | 此据《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824-1999》的资料。参见:福德祠绿野亭公会编,《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824-1999)》(新加坡:玲子大众(新)私人有限公司,1999),211-213。 |
2 | 设立之初名茶阳馆,后易名为茶阳会馆,之后再微调至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 |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94。 | |
利亮时,〈会馆、华商与华校的结合体制:以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为例〉。《客家研究》第3卷,第1期,2009年,页35-56。 | |
利亮时,《一个消失的聚落:重构新加坡德光岛走过的历史道路》。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创作室,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