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与侨批
侨批,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移民通过民间渠道寄回侨乡,附带家书或简单留言的汇款,侨批一般包括侨汇与侨信。
侨批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大部分是写给家中长辈或儿子
早期移民主要以男性为主,他们孤身前往异乡打拼生活,积累钱财寄回家乡赡养家人。留守家乡的往往为老幼妇孺,加之传统侨乡看重辈分与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大约60%以上的收批人是祖父母和双亲,并以男性为主。女性作为收批人也是上下有别,严格按照尊卑长幼、宗法血缘层层分级,祖母在,即不寄母亲;母亲在,即不寄妻子,甚至年幼的儿子都比母亲更享有收批的权利。
- 大部分书写比较工整
早期华人移民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汇款时只会填写金额和日期。因此也就诞生了一批具有比较好的文化水平,能够替移民撰写家书的写信人,或者由某些批局里的助理免费代书。在新加坡,职业写信人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小摊上有一张简陋的小桌,上面放有纸、笔、墨,另有一张专供凳子。这些摊位通常位于五脚基、树下或墙下。写信人每封信收费三至六分钱,一般取决于所写内容的长度。他们所撰写的书信都较为工整,也使用一些书法体,并具备固定的格式,如以礼貌用语表达谦卑的问候等。
- 通常都附带有一定数量的汇款,有时也会附带物品
大部分情况下,与家书附带一起的主要是汇款,以补贴家用、用于孩子的教育花费等。但有些时候,华人移民也会寄送一些家乡比较稀缺的物资,如面粉、西药、比较新式的服饰或布料等。
- 具有一定的族群特色
新加坡的华人移民主要为福建人、潮州人、广府人、海南人和客家人。而在不同族群的侨批中,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语言色彩,信中经常会出现某个方言群的方言用语。通常每个方言群的移民都会请本方言群的写信先生撰写家书,他们也会去特定方言群经营的侨批局里汇寄侨批。
侨批虽然是看似普通的书信,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内容。由于侨批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内涵,2013年,它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记忆遗产。
穿越时空的亲情
侨批这一纸质媒介,为跨越海洋两岸的亲人之间搭建了一座重要的联系桥梁,并发挥了一些重要的功能:
- 亲族关系的纽带
早期的华人移民,多以男性为主,他们移居海外时,往往把父老妻小留在家乡。虽然他们看似缺席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但其作为一家之主的影响力却依然存在,而这种影响的体现,正是通过侨批来维系。一方面,这些男性移民通过定期汇寄侨汇回家,成为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侨批,来对家庭事务做出具体的指示。
另外,有些男性移民出国时,把妻子留在家乡,出国之后可能又娶亲生子,但他们同时又维系着与家乡妻儿的联系,所以就形成了早期华人移民中一个特殊的现象——两头家。而有些留守家乡的妻子,因为丈夫长年在外,没有回家,所以没有生儿育女,也会收养孩子以便老有所依。可以说,男性移民与家乡妻儿的关系,都是通过侨批来维系的。
- 不变的生活习惯
在华人移民的家乡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民间风俗,这些风俗习惯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风俗习惯也由于华人移民而延伸到海外,成为他们不变的生活习惯,在海外的华人移民中,有大部分仍然维系着他们在家乡时的传统礼俗。
比如在中国沿海乡村的妇女自古以来大多信奉神佛,拜神的风俗历史悠久,问神、算卜也很普遍。所以在海外的一些妇女,会通过侨批请家乡的长辈帮她的儿女问神算卜。
另外,拜祖也是当时中国沿海乡村社会的另一重要的民间习俗。在侨批里,经常会提到寄钱回家以应拜祖之用。
- 教育理念的传播
由于华人移居海外后,受到移居国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之他们相比于普通家庭而言,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好,因此也有一定的能力让子女接受教育。在侨批中,教育问题也成为经常讨论的问题,移民所汇寄的款项也有部分用于家中孩子的教育,从而提升移民家庭的文化水平。
华人移民通过侨批,可以及时了解家乡亲人的情况,甚至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安排中,从而实现了“既在他乡又在我乡”的生活状态。而侨批中所呈现的一个个华人移民在异国打拼的故事,也帮助重构了“没有历史的人”的历史。
班国瑞、刘宏,《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 | |
班国瑞、张慧梅、刘宏编,《家书抵万金:二十世纪华人移民书信选注》。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20。 | |
李梅瑜,《家书抵万金:新加坡侨批文化展》展览目录。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12。展览介绍参见:李梅瑜,“新加坡民信业的起源、运作与历史”,BiblioAsia,Oct–Dec 2012。 | |
王炜中编,《首届侨批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4。 | |
张慧梅,〈百姓视野下之“华侨”:侨批所见之潮安金石龙阁乡陈氏〉。《潮学研究》第10辑(2004),页278-299。 | |
“The Earliest Remittance Centres: Letters with Money”. Online blog post from Bukit Brown Cemetery: Our Roots, Our Future. 6 August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