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网络及新加坡的枢纽地位
侨批和汇兑业是为华人移民和家乡之间传递书信及汇款的行业,为他们与家乡亲人搭建了重要的联系网络,使得分隔海洋两岸的亲人之间得以继续维系亲情。19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华南各地人民大量移居东南亚,带动了汇送侨批的需求,专门为华人移民递送侨批的水客也应运而生。1849年,在新加坡约有200名水客。到了19世纪30年代以后,新加坡一些有信誉又有资金的商人开始创办侨批局,侨批贸易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由于政策及经济环境的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式微。
在侨批业的初始阶段,主要由经常往来于移民居住国及侨乡的华人个人(通常为水客),在移民的移居地及他们的家乡之间往来传递。随着移民的增多,寄送侨批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华人商铺也开始经营侨批汇兑业务。这些商铺大多已有自己的经营业务,而侨批汇兑业务只是其兼营业务。如有些是饼店、有些是药店、有些是印务馆,还有一些福建茶商所经营的茶行,他们都在自己原有的业务范围内专门开辟出一块侨批汇兑业务。这些侨批贸易商不仅构筑了侨批汇兑网络,这一网络也成为其经营贸易的商业网络。有些侨批贸易商在收取华人移民的汇款后,会先用汇款购买货品,运到中国国内,售货所得款项再派还给侨眷,借此获取比单纯经营汇兑业更多的利润。
带社群特色的侨批局
侨批和汇兑业带有明显的社群特色,特定社群的成员会选择本社群所开设的侨批局寄送侨批。例如,海南人会到海南人所经营的侨批局寄送侨批。这一方面是基于对同族乡亲的信任,一方面也是可以用同样的方言进行交流,乃至请来自同一社群的职员代写家书,这对于身在他乡的华人移民而言会比较便利。
根据现存的资料,至1937年闽帮各系大小侨批汇兑局在新加坡有42家。20世纪20、30年代潮帮新创办的侨批汇兑局达50多家。一战时,琼侨侨批汇兑局则达40多家。这些侨批汇兑局大多具有业务多元化、跨区域的特点,他们所兼营的业务涵盖茶叶、土产进出口、纸类、塑胶、杂货、酒类、五金、药材、烟草、印务、糕点、百货等领域。
新加坡作为枢纽
新加坡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南亚地区的南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地理上被大海环绕,因此成为重要的交通和商业枢纽,也成为东南亚侨批汇兑网络的中转站。在20世纪初,新加坡有约200家侨批局,是东南亚国家中侨批局数量最多的,也超过其它东南亚国家侨批局的总和。作为中转站,东南亚大部分的侨批都汇集于新加坡的批局,之后再发送到中国的家乡。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加坡所处理的业务占据了该行业所有业务中的近18%。当时由东南亚华人移民所经营的批局,大部分在新加坡、香港及其家乡设有分支机构,虽然每家侨批局的业务联系可能带有社群特点,但总体而言,这些网络跨越及联系的范围,覆盖了大量的村庄及偏远的地方,保障了华人移民与其家人的联系。
侨批贸易网络是一个持续繁荣发展了近两个世纪的跨区域网络,其涵盖了经济活动、贸易活动,也有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内涵,维持了东南亚区域以新加坡为中心,与华人移民的祖籍国中国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华人移民在离开家乡后,与家乡亲人的情感与经济联系得以继续维持。
班国瑞、刘宏,《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 | |
[日]滨下武志《华侨・华人と中华网:移民・交易・送金ネットワークの构造と展开》。东京:岩波书店,2013。 | |
李志贤,〈19-20世纪期间新加坡各帮民信局的营运与同业组织〉。收入陈荆淮编《海邦剩馥:侨批档案研究》,页20-21。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 |
张慧梅、刘宏,〈海外华商网络的多重交织与互动——以新加坡华人侨批和汇兑业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2020,页32-43。 | |
Liu, Hong and Zhang, Huimei. “Singapore as a nexus of migration corridors: The qiaopi system and diasporic heritage”.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29/2(2020): 207–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