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注音方式的演变
早在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就设立了多所私塾,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教学语言多数为方言。二十世纪初年,由于中国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变法以及革命运动的刺激,各方言社团纷纷成立具有新教育制度雏型的学校。民国政府成立之后,新加坡的华校,更是以发扬中华文化为宗旨,逐渐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自1919年开始受到中国本土“国语运动”的影响,本地华校逐渐转而以华语(国语)教学。1
学校教授华文,离不开汉字注音方式的教学。本地汉字注音方式经历过不同的时期,包括:直音法、反切法、注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
直音法、反切法
清代末年之前,给汉字注音通行两种方式:一是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标注读音,例如“郝”,音“好”。二是反切法,即取一个字的声母和另一个字的韵母来标注字音,例如“东,德红切”,就是取“德”字的声母d和“红”字的韵母ong和声调切出“东”的读音dōng。“反切”就是古代的拼音。
注音符号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经过多次修改,于1930年4月确认使用“注音符号”系统,标注汉字的国语读音。“注音符号”是笔画式符号,仍然可以带有笔画的影子,如:ㄅ(玻)ㄆ(坡)ㄇ(摸)ㄈ(佛),较不利于学生学认读和掌握。新加坡华社跟着这样的步伐,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校大多采用这套符号标注字音。因此,凡是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本地华人,就读华校时,大多都学过“注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1958年2月, 中国政府批准颁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拉丁文26字母标注汉字读音,完全替代了难学、难认、难记的注音符号系统。1971年,新加坡开始引进这个方案。1974年,教育部宣布以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取代本地沿用已久的注音符号,到1979年,汉字教学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注音符号才全面从学校的华文教育体系中退出。
本地《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新加坡实施“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学生一方面要学习英文字母的发音和书写,又要学习《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而《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发音跟英文字母的发音不完全相同,因此,当时的教育界和家长们普遍担心,学童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会干扰英语的学习。因此,教育部1980年规定小学从四年级起才教汉语拼音,直到六年级。经过十多年试验,事实证明学生同时学英语和汉语拼音互相干扰的情形不严重,教育部遂在1992年规定,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自行决定提前一两年教汉语拼音。试验一年后,教育部决定从小一开始全面实施汉语拼音教学,并且先教拼音,后教识字。
给汉字注音,并不是简单依靠《汉语拼音方案》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例如,华文教材的注音里,一般词语的注音是分写还是连写?成语的注音,是连写还是分写?儿化词的读音该怎样标注?轻声词该怎样标音?姓名的拼写方式有何规定?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教育界的人士。后来,中国制定了《汉语拼音正词法》,与《汉语拼音方案》配套使用。再后来,中国政府推出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最新版从2012年10月1日实行,对汉字注音、拼写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认定。
目前,新加坡小学的汉语拼音注音教学,基本遵循中国制定的规则,例如新编小学华文课本《欢乐伙伴》(1.0版、2.0版)等,基本采用“分词连写”的方式。不过,由于本地华语的独特性,个别方面的标注方式,并未跟中国相一致。例如,本地华语的儿化词并不是很多,因此,一些儿化音的标注有变通性;成语的注音方式也有自己的拼写方式,时常中间无连字符(-);再如,华人的姓氏首字母大写,而名字部分是分写还是连写,就有差别。本地华文教材多使用名字注音连写的方式,而政府机构签署的华人身份证,名字部分的音节,有的是分开注音,或者是连写注音,显示出差异。
2015年1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规则引入国际标准,同时把汉字—拼音转写的自动译音方法引入国际标准。新加坡是第一个执行了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国际标准的国家,成为新加坡华语传承教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
1 | 郭振羽、罗福腾,《多元和统一:新加坡的语言与社会》(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22),页115。 |
陈耀泉,《华语语音教学说论》。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2005。 | |
王世明,《华语注音符号》。新加坡:香港出版发行公司,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