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加坡独立为自治邦,脱离英国殖民政府的管理。此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秉承平等对待各语文源流教育的理念,也依循前任劳工阵线政府实行全面资助各民族语文学校的政策。因此,华文教育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在1957年至1967年的10年之间,全国有高达30%至40%的华族家长,选择把子女送入华校就读。1

新加坡的华文教育立足于提供初等教育的学校。太平洋战争(1941-1945)爆发以前,本地已有了四所中学。在战后的短短几年之间,又有另外五所新的华文中学相继设立。华文基础教育体系算是完整。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本地缺乏高等教育机构,高中毕业的学子们要到哪里接受大学教育?这成了千万家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1956年3月,南洋大学顺应潮流,正式开课。这所位于新加坡西部、号称中国境外唯一的华文高等学府的成立,令新加坡的华文教育,自此具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成为与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学校并立,共同为国家作育英才的教育体系。

然而,进入1970年代以后,华校的生源逐年递减。在1967年,华校所招收到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尚占全国小一学生总数的33%。但到了1977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13.75%;2而至1983年,竟再骤降到不足1%。3其实,这一生源萎缩的情况也出现在马来文和淡米尔文源流学校当中。

《新公民》课本,第三册,1972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新教育系统的推行

1979年2月10日,新加坡政府发布了一份《一九七八年教育部报告书》。报告书的即时与直接目标,是着眼于改善和提升本地学校的双语教学水平。但它也同时为新加坡未来的教育体系,制定了一个发展方案。那就是以一个“新教育系统”,来取代既有的,华、英、马来、淡米尔四种语文源流教育体系并立共存的局面。

这一影响深远的规划所拟达成的目标是整合全局,为新加坡全国所有的学校制定一个统一模式。那就是一个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的教育体系。这个新制度要求全国所有的学生在学校中都必须以第一语文的水平来掌握好英文,英文同时也是全国所有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与此同时,它也要求各族学生必须兼习母语。但学生们乃是以第二语文的水平来学习其母语的,意即华族学生须学习华文第二语文、马来族学生学习马来文第二语文、印度族学生学习淡米尔文第二语文。

从华文教育到华文教学

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所缔造的变局,导致原以各自的族群语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华校、马来文学校和淡米尔文学校自此不再存在。原来在这些民族语文学校中以第一语文的水平传承着的语言和文化教育,从此改变为在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统一教育模式下,由学校里作为单科语文教学的第二语文母语课程来延续。华文教育由是转变为华文教学。

华文源流学校的最后一批学生,毕业于1986年,华文教育在新加坡随之走入历史。然而,“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华校虽然不再存在,但“对学生进行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知识的教授,以及华族的思想和价值观之灌输”的工作却没有因此而中断。这一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已继由本地学校里的华文教学肩负起来,例如华语、高级华语、小学公民教育等科目,都仍然使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