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诗歌概述
新华诗歌,一般指的是以华语文创作或出版的诗歌:可以是书面语,也可以是以口语或汉语不同方言来创作或吟读,或由新加坡作家创作,或内容课题关于新加坡、或其传播场域在新加坡。它属“新华文学”、“新加坡诗歌”一员,也是新加坡国家文学四大语种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百年发展,独立后,新华诗歌不断成熟,成为“华文文学”、“东南亚诗歌”、“世界华文文学”等领域一把重要的声音。
新华诗歌的特点
以现代华语创作(发展自1919年的五四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诗为当前新华诗歌主流,但仍有一群人在创作旧体诗,邱菽园(1874-1941)、郁达夫(1896-1945)和潘受(1911-1999)三家为最具代表性。1
追求创造性
当代新华诗歌更注重精致或简练的诗歌意象语言,多偏向生活日常、内心情感和普遍人类议题的书写,显示了中西结合的倾向。部分诗人巧妙融入传统古典意象和诗学、后殖民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科学和哲学等,重塑现代华文诗的可能性。五月出版社、五月诗社、《后来》杂志等诗人群体,以及网络平台如“一首诗的时间”发表的诗作都体现了这种先锋属性。
与时代对话
部分新华诗歌作品以新闻、时事和历史为题材。二战后至独立前(1945-1965),新加坡面对动荡的年代,新华诗歌有更多回应时代的现实主义和抵抗文学作品——反殖、反战、追求社会公义,其作者包括铁戈(1923-1948)、钟祺(1928-1970)、范北羚(1930-2012)、周粲、杜红、柳北岸(1906-1995)和原甸。1919年至1945年间,新华诗歌则在侨民文学和回应在地的南洋性摆荡。独立后,新华诗歌更具都市文学气质,呈现后现代、现代、在地本土的多元审美。
融入本地特色
不少新华诗歌致力于注入新加坡或南洋特色。除地标和新加坡美食为意象,如鱼尾狮、莱佛士、组屋、地铁、南洋大学、实里达、加东、海南鸡饭、娘惹粽、南洋咖啡等,一些新华诗歌也杂糅新加坡的不同语种。
组诗和短诗
组诗和短诗(包括截句)也是新华诗歌的特色。其中,组诗常见于历年金笔奖和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的得奖作品。
跨界诗歌创作
与音乐跨界的新华诗,包括1970年代的诗乐和1980年代的新谣。前者由关闭前南洋大学学生创作,新谣则源自新加坡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的学生借创作歌曲,表达对新加坡生活的理解,其中梁文福是新谣的领军人物。新加坡的电视剧歌曲也具有文学性,代表词人有木子和陈佳明。部分旧体诗,是结合南洋风水墨画创作出现的,其中以陈宗瑞(1910-1985)2为代表。诗人潘受则通过书法结合古体诗展现人文艺术境界。
新华诗歌的研究
新华诗歌在新马分家、五四运动及多语系的脉络中呈现多元杂糅性,包括中华性、在地性与后殖民的多重解读。31960年代,方修(1922-2010)等学者从历史角度审视华语诗歌演变,关注其现实主义特质。也有学者以新华诗歌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作为研究焦点。4
在华语语系框架中,考察新华诗歌与其他语系(例如英语语系、法语语系、马来语语系)的关系,也可揭示“中心-边缘”的权力结构和地方认同。全球华文诗歌、东南亚华文诗歌、跨域媒介等多角度研究助力构建新华诗歌图景。5
1 | 参见:林立主编“新加坡旧诗诗库”网站。 |
2 | 参见:陈宗瑞、陈其新等编,《画室诗草:陈宗瑞题画诗》。 |
3 | 周德成,〈多语间的“四分之一”及一世纪的“古今之变”:关于新加坡华文文学的两个面向〉,《文讯》362(2015),页122-125。 |
4 | 参见刘碧娟,《新华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
5 | Chow Teck Seng, “The Sinophone as Lyrical Aesthetics Redefined: The Case of Contemporary Singapore Chinese Language Poetics”, in The Hard State, Soft City of Singapore, 145–170. |
王德威,《华语语系的人文视野:新加坡经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14。 | |
方修,《马华新文学史稿》上卷、中卷、下卷。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1962、1963、1965。 | |
伍木、风沙雁编,《新华文学大系:诗歌卷》。新加坡:世华文学研创会,2014。 | |
刘碧娟,《新华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中华学术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2017。 | |
张松建、伍木编,《新国风:新加坡华文现代诗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18。 | |
陈文慧主编,《一首诗的时间》(第二辑)。新加坡:时代精神书屋,2017。 | |
陈宗瑞、陈其新等编,《画室诗草:陈宗瑞题画诗》。新加坡:先锋,2010。 | |
郭永秀、伍木主编,《五月诗选三十家》。新加坡:新加坡五月诗社,2017。 | |
Chow, Teck Seng. “The Sinophone as Lyrical Aesthetics Redefined: The Case of Contemporary Singapore Language Poetics”. In The Hard State, Soft City of Singapore, edited by Simone Chung and Mike Douglass, 145–170.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