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学的“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加坡成为主权国家以后,“本土化”自然而然地成为作家们自觉主动追求的目标。不过,放大历史视野来观察,新华文学的“本土化”有一个连绵不断的发展线索。

新华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南来文人创作的旧体诗文,作者包括左秉隆(1850-1924)、黄遵宪(1848-1905)、杨云史(1875-1941)、萧雅堂(生卒年不详)、邱菽园(1874-1941)、叶季允(1859-1921)等。不过,这些南来作家是大清帝国的臣民,身份是官员或传统文人,往往怀有流寓心态,他们有时也描写南洋风土,但从中原视角去观察,难免有异国情调化的倾向,所以还谈不上“本土化”。

萌芽中的马来亚自觉

严格说来,新华作家对本土化的自觉追求乃是从1927年开始的。当时的新加坡报纸副刊,例如《新国民日报》的副刊《荒岛》、《叻报》的副刊《椰林》、《南洋商报》的副刊《文艺周刊》等,发表张金燕(1901-1981)、陈炼青(1907-1943)、曾圣提(1901-1982)、黄征夫(生卒年不详)等人的文章,主张南来作家不要回归中国中心主义,而是应该具有在地意识,深入描写“南洋色彩”,发展南洋本地的文化艺术。

苗秀1958年著作《边鼓》封面。(青年书局授权转载,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1934年,废名(丘士珍,1905-1993)在《南洋商报》副刊《狮声》上发表文章,认为新马作家不必趋附上海的文坛风气,必须密切关注马来亚本土,他推重“地方作家”的创作而且罗列一些地方作家的名字,引起了热烈反响。1936年,曾艾狄(1912-1986)、文翔(生卒年不详)发表《马来亚文艺界漫画》和《现阶段马来亚文化工作的体认》等文章,关注新马文学中的“马来亚”概念,反对马华文坛照搬中国文学的公式主义倾向,希望马华作家注意文艺的地方性,把握住马来亚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形。

从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3、4月份,新马文坛兴起关于“马华文艺独特性”与“侨民文艺”的大规模论争,其中以周容(1912-1988)的两篇文章《谈马华文艺》和《也论〈侨民文艺〉》引起的争议最大。佐丁(1922-1969)、苗秀(1920-1980)、赵戎(1920-1987)、铁戈(1923-1948)、海郎(生卒年不详)等支持“马华文艺独特性”,重视写作本地题材,表达马来亚认同,强调时代感、社会意识和写实主义取向。文学史家方修(1922-2010)、苗秀认为这场论争唤醒了作家们的国民意识,大大地推动了新马华文文学的本土化历程。

1956年,穆春迟(孙希,1937-2023)、杜红、陈凡、马芬等作家发表文章,鼓吹“爱国主义文学”和“文艺大众化”,他们认为作家应该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关心马来亚的普罗大众,表达爱国主义热情,积极追求国家独立,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书写大时代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在旗下奔跑的诗人——铁戈诗文集》封面,2018年。(文运书坊提供)
铁戈对“马华文艺独特性”的回应,《在旗下奔跑的诗人——铁戈诗文集》,页138-145。(文运书坊提供)

新华文学”的诞生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后,当地的华文文学也开始与马华文学分离,成为“新华文学”。1982年,新加坡时任交通部长王鼎昌(1936-2002)在阿裕尼文艺创作与翻译学会主办的新马华文文学史展览会上提出“建国文学”的说法,他鼓励新加坡作家参与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增强国家认同。这个倡议引起了文教工作者的浓厚兴趣,他们投书报端,积极建言。《南洋商报》还与新加坡作家协会合作,推出一套六册的丛书名为《吾土吾民创作选》,包含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歌词等文类。

《吾土吾民创作选》封面,1982年。(取自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站)

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书写本土的社会现象、历史题材与文化习俗有助于凝聚身份认同、振奋国民意识,这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时至今日,随着新加坡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新华作家对于本土化的追逐更加自觉和强烈,这日渐成为一种鼓舞人心的创作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