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可分成两大社群:土生华人与新客。土生华人是指19世纪之前,移民至新加坡的华人与当地马来女性结婚的后代,文化上他们融合了传统中国文化、马来文化、以及英国殖民文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认同。土生华人虽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乐种,但他们是一群热爱音乐的社群,平时热爱来自欧美的流行音乐、拉丁风格的恰恰恰(cha-cha-chá)与曼波(mambo)、爵士,夏威夷风格音乐也相当受欢迎。土生华人作曲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将这些音乐元素与作品结合,创造出既南洋又西式的流行音乐风格。在婚丧喜庆等节庆活动,他们会借用福建籍贯族群的音乐,主要以马来传统唢呐瑟如耐(serunai)为主。日常在土生华人社群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主要以受到西方以及马来文化影响的流行音乐为主,小型的器乐合奏如马来抒情歌曲东当沙洋(dondang sayang)或者克朗贡(kroncong)民歌多以提琴类乐器、吉他、乌克丽丽等西方乐器为主,也会加上马来打击乐器热巴那鼓(rebana)与凸心锣。除了纯音乐演奏,东当沙洋也作为传统马来四行诗班顿(pantun)或者马来歌剧孟沙湾(bangsawan)以及土生华人戏剧(wayang peranakan)的音乐伴奏。土生华人在英国殖民时期,成立许多业余音乐社团,除了家庭活动的自娱,也会在各种公众活动如商演或庆典中表演。1

海峡华人业余戏剧音乐社,1929年。(魏天来[G. T. Lye]提供)

“新客”的音乐

新客是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自中国各地移民至新加坡的华人,来自福建、广东、海南、潮州、客家等不同籍贯,他们将家乡的乐器以及音乐文化带入新加坡,尤其是源于华人的各种节日,如神诞庆典、喜庆、丧事等需求,发展出音乐和艺术活动。华人移民在新加坡建立同乡会或宗乡会馆,作为联系情感的社交场所,同时也是孕育新加坡华人音乐的摇篮。华族音乐发展以牛车水一带为中心,延伸至大坡(桥南路一带)、小坡(桥北路一带),或者后来陆续成立的三大游艺场:新世界、大世界、繁华世界(旧称快乐世界),都为华族音乐留下历史的声音。2三大游艺场的建立,吸引更多来自中国明星级音乐家与演员下南洋表演,名角与专业音乐家的献艺,带动各个音乐组织开始以职业团体的方式来经营。在新加坡艰难的时期,这些音乐组织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如革命筹款、抗日时期筹款赈灾、赈济难民。战争期间,音乐组织艰困的生存着,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音乐团体无法像战前容易南来献艺,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促成新加坡传统音乐团体走向业余化和本土化。3

新世界游艺场入口大门外观,1946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弹奏琵琶的华人女性,19世纪末。(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新加坡华人音乐种类

新加坡华人音乐种类,以不同籍贯族群所发展出来的音乐,可二分为“籍贯乐种”与“泛华族乐种”。籍贯乐种音乐和泛华族乐种音乐又可进一步细分,其分类可见下表:

新加坡华人音乐

籍贯乐种音乐

  • 传统音乐
  • 宗教音乐
  • 童谣
  • 籍贯流行音乐(以福建与广东方言族群为主)

泛华族乐种音乐

  • 诗乐
  • 新谣
  • 华乐
  • 歌台
  • 华语流行歌曲
  • 英语流行歌曲(华族歌手演唱)
  • 西式音乐
新加坡华人不同籍贯族群的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传诵的民歌、酬神与娱乐的地方剧种、说唱叙事的曲艺音乐、单纯作为娱乐以及具有伴奏功能的器乐音乐,这些分类,又可细分成更多种类,请见下表:

新加坡华人籍贯族群传统音乐

福建方言族群

  • 民歌:唱念诗歌、儿歌
  • 地方剧种:梨园戏、高甲戏、福建戏(又称:闽剧、芗剧或歌仔戏)
  • 曲艺音乐:福建南音、讲古、锦歌
  • 器乐音乐:福建南音

海南方言族群

  • 民歌:山歌、渔歌、儿歌
  • 地方剧种:琼剧
  • 器乐音乐:海南八音

客家方言族群

  • 民歌:山歌、小曲、师爷歌、儿歌
  • 地方剧种:广东汉剧
  • 器乐音乐:广东汉乐或客家汉乐(早期又称:外江乐)、客家丝弦、中军班乐曲(又称:八音)、汉乐大锣鼓、庙堂音乐

广东方言族群

  • 民歌:咸水歌、叹琴、木鱼歌、山歌、小曲、舞歌、儿歌
  • 地方剧种:粤剧
  • 曲艺音乐:木鱼歌、说书、粤曲、粤语相声、粤讴
  • 器乐音乐:喃呒、广东丝弦乐、佛山十番锣鼓、广府八音

潮州方言族群

  • 民歌:潮州歌仔、礼仪歌、儿歌
  • 地方剧种:潮剧、白字戏
  • 曲艺音乐:潮州快板、潮语相声
  • 器乐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笛套古乐、潮阳笛套吹打乐、潮州外江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细乐、潮州善堂音乐
六本木鱼歌册《背解红罗》,约1920年代至1930年代间。(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民间力量与政府支持

新加坡建国后,以多元族群为建国基础,新加坡华人与其他族群共存融合,彼此相互影响,使得新加坡华人音乐更显丰富而多元。1963年国家剧场与1969年牛车水人民剧场落成,这两个剧场为新加坡不同华人籍贯乐种提供更好的表演舞台,参与艺术活动渐渐成为一股热潮,民众除了热烈参与本地音乐团体的表演,也支持从外地前来新加坡表演的艺术团体。国家予以艺术活动更多的支持,华人音乐文化也成为政府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4

直至1979年推动讲华语运动,方言不在政府教育鼓励政策之下,导致华人地方音乐于1980年至2010年之间沉寂一时,仅能靠着民间的力量尽力维持传统艺术文化。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再度积极复兴华人传统文化,如举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支持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成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展开了新的篇章。新加坡华人音乐一路发展至今,集结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华人音乐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将得以继续绵延传承。

在某个层面上来说,在新加坡,华人音乐文化没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影响,因而保留其原汁原味。然而,更重要的是,如同各种族群融合与时代的淬炼成就了现在的新加坡,华人音乐在新加坡境内,以华人文化为主,与各族群文化多元交融,在百年文化互动下生成现在的音乐样貌,让华人音乐文化既混杂同时也发展出在地化的特色。移民华人的音乐加上土生华人音乐,以及近代华人共创的音乐,造就新加坡华人音乐的多元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