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音乐概论
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可分成两大社群:土生华人与新客。土生华人是指19世纪之前,移民至新加坡的华人与当地马来女性结婚的后代,文化上他们融合了传统中国文化、马来文化、以及英国殖民文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认同。土生华人虽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乐种,但他们是一群热爱音乐的社群,平时热爱来自欧美的流行音乐、拉丁风格的恰恰恰(cha-cha-chá)与曼波(mambo)、爵士,夏威夷风格音乐也相当受欢迎。土生华人作曲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将这些音乐元素与作品结合,创造出既南洋又西式的流行音乐风格。在婚丧喜庆等节庆活动,他们会借用福建籍贯族群的音乐,主要以马来传统唢呐瑟如耐(serunai)为主。日常在土生华人社群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主要以受到西方以及马来文化影响的流行音乐为主,小型的器乐合奏如马来抒情歌曲东当沙洋(dondang sayang)或者克朗贡(kroncong)民歌多以提琴类乐器、吉他、乌克丽丽等西方乐器为主,也会加上马来打击乐器热巴那鼓(rebana)与凸心锣。除了纯音乐演奏,东当沙洋也作为传统马来四行诗班顿(pantun)或者马来歌剧孟沙湾(bangsawan)以及土生华人戏剧(wayang peranakan)的音乐伴奏。土生华人在英国殖民时期,成立许多业余音乐社团,除了家庭活动的自娱,也会在各种公众活动如商演或庆典中表演。1
“新客”的音乐
新客是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自中国各地移民至新加坡的华人,来自福建、广东、海南、潮州、客家等不同籍贯,他们将家乡的乐器以及音乐文化带入新加坡,尤其是源于华人的各种节日,如神诞庆典、喜庆、丧事等需求,发展出音乐和艺术活动。华人移民在新加坡建立同乡会或宗乡会馆,作为联系情感的社交场所,同时也是孕育新加坡华人音乐的摇篮。华族音乐发展以牛车水一带为中心,延伸至大坡(桥南路一带)、小坡(桥北路一带),或者后来陆续成立的三大游艺场:新世界、大世界、繁华世界(旧称快乐世界),都为华族音乐留下历史的声音。2三大游艺场的建立,吸引更多来自中国明星级音乐家与演员下南洋表演,名角与专业音乐家的献艺,带动各个音乐组织开始以职业团体的方式来经营。在新加坡艰难的时期,这些音乐组织屡屡扮演重要的角色,如革命筹款、抗日时期筹款赈灾、赈济难民。战争期间,音乐组织艰困的生存着,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音乐团体无法像战前容易南来献艺,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促成新加坡传统音乐团体走向业余化和本土化。3
新加坡华人音乐种类
新加坡华人音乐种类,以不同籍贯族群所发展出来的音乐,可二分为“籍贯乐种”与“泛华族乐种”。籍贯乐种音乐和泛华族乐种音乐又可进一步细分,其分类可见下表:
新加坡华人音乐
新加坡华人不同籍贯族群的传统音乐,可分为民间传诵的民歌、酬神与娱乐的地方剧种、说唱叙事的曲艺音乐、单纯作为娱乐以及具有伴奏功能的器乐音乐,这些分类,又可细分成更多种类,请见下表:新加坡华人籍贯族群传统音乐
- 民歌:唱念诗歌、儿歌
- 地方剧种:梨园戏、高甲戏、福建戏(又称:闽剧、芗剧或歌仔戏)
- 曲艺音乐:福建南音、讲古、锦歌
- 器乐音乐:福建南音
- 民歌:山歌、渔歌、儿歌
- 地方剧种:琼剧
- 器乐音乐:海南八音
- 民歌:山歌、小曲、师爷歌、儿歌
- 地方剧种:广东汉剧
- 器乐音乐:广东汉乐或客家汉乐(早期又称:外江乐)、客家丝弦、中军班乐曲(又称:八音)、汉乐大锣鼓、庙堂音乐
- 民歌:咸水歌、叹琴、木鱼歌、山歌、小曲、舞歌、儿歌
- 地方剧种:粤剧
- 曲艺音乐:木鱼歌、说书、粤曲、粤语相声、粤讴
- 器乐音乐:喃呒、广东丝弦乐、佛山十番锣鼓、广府八音
- 民歌:潮州歌仔、礼仪歌、儿歌
- 地方剧种:潮剧、白字戏
- 曲艺音乐:潮州快板、潮语相声
- 器乐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笛套古乐、潮阳笛套吹打乐、潮州外江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细乐、潮州善堂音乐
民间力量与政府支持
新加坡建国后,以多元族群为建国基础,新加坡华人与其他族群共存融合,彼此相互影响,使得新加坡华人音乐更显丰富而多元。1963年国家剧场与1969年牛车水人民剧场落成,这两个剧场为新加坡不同华人籍贯乐种提供更好的表演舞台,参与艺术活动渐渐成为一股热潮,民众除了热烈参与本地音乐团体的表演,也支持从外地前来新加坡表演的艺术团体。国家予以艺术活动更多的支持,华人音乐文化也成为政府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4
直至1979年推动讲华语运动,方言不在政府教育鼓励政策之下,导致华人地方音乐于1980年至2010年之间沉寂一时,仅能靠着民间的力量尽力维持传统艺术文化。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再度积极复兴华人传统文化,如举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支持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成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展开了新的篇章。新加坡华人音乐一路发展至今,集结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华人音乐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将得以继续绵延传承。
在某个层面上来说,在新加坡,华人音乐文化没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影响,因而保留其原汁原味。然而,更重要的是,如同各种族群融合与时代的淬炼成就了现在的新加坡,华人音乐在新加坡境内,以华人文化为主,与各族群文化多元交融,在百年文化互动下生成现在的音乐样貌,让华人音乐文化既混杂同时也发展出在地化的特色。移民华人的音乐加上土生华人音乐,以及近代华人共创的音乐,造就新加坡华人音乐的多元声景。
1 | Lee Tong Soon, “Peranakan music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Singapore”, 207–213. |
2 | 黄子明,《优影振天声:牛车水百年文化历程》,页29-35,218。 |
3 | 易琰,《梨园世纪:新加坡华族地方戏曲之路》,页69-73。 |
4 | 易琰,《梨园世纪:新加坡华族地方戏曲之路》,页163。 |
Dairianathan, Eugene, and Phan, Ming Yen. “A Narrative History of Music in Singapore 1819 to the Present”. Technical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National Arts Council, Singapore, based on the award of the research grant in 2002. Internal document. | |
Lee, Tong Soon. “Peranakan music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Singapore”.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Asian Music: Cultural Intersections, edited by Lee Tong Soon, 204–220. New York: Routledge, 2021. | |
黄子明,《优影振天声:牛车水百年文化历程》。新加坡:八方文化,2019。 | |
易琰,《梨园世纪:新加坡华族地方戏曲之路》。新加坡:新加坡戏曲学院,2015。 | |
许振义,《布衣南渡——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