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新加坡第一个华人音乐团体——爱华音乐会(后来易名“爱华音乐戏剧社”)成立。时处中国抗战年代,南洋华人得以接触与抗日、抗战有关的戏剧、绘画及歌曲。戏剧如《回春之曲》《放下你的鞭子》、绘画如徐悲鸿(1895-1953)《田横五百士》《放下你的鞭子》、歌曲如聂耳(1912-1935)《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及冼星海(1905-1945)《黄河大合唱》等,皆阐述了抗战主题。

爱华音乐会二周年游艺会纪念特刊》封面,1936年。(取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Digital Gems)

那年代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对祖国多怀有浓厚的故土乡情。来自中国的新时代文化产物,包括那些有抗战背景、充满民族色彩的歌曲,自然广受欢迎。虽然当时还未有任何本土艺术创作的有利条件,对年轻一代的有识有志的音乐人而言,这些歌曲滋养了他们的心灵,播下了些许本土创作音乐的种子。

在这样的氛围下,同时受到武汉合唱团到新加坡、马来亚筹款义演的鼓励,1939年,新加坡第一个华语合唱团“铜锣合唱团”(今已不存)正式成立。新加坡本土华文歌曲创作也由此起步。

战时之歌

受到中国抗战歌曲的影响,1930至40年代的本土华语歌曲创作者,其曲风、词意和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政治气候息息相关,极具时代特色。这个时期的作曲作词者主要有叶立天(1921-1943),他是铜锣合唱团的中坚分子,代表作有《铜锣合唱团团歌》《新加坡河》《雪之歌》及《赤道之歌》等。英文源流学校背景的广东梅县人、本土华文歌曲创作的先行者叶立天,由于被认为作品涉及政治敏感,于1943年被日本宪兵逮捕绞杀,过早结束了悲壮的一生,时年未及22。

另一位也因战争而英年早逝的重要音乐人是杨励(1919-1942),他的作品包括《别离》《保卫马来亚》及《铁丝网》等。同时期的代表歌曲还有红苍的《思乡曲》《红日谣》《生活叹》,长虹的《五更叹》《苦难的人民》《各民族进行曲》及《缝衣谣》。1尚有著名钢琴老师黄晚成(1909-2007)词曲的《怀人》,此曲纪念她在日据检证时遇害的丈夫。由已故本地著名书法家潘受(1911-1999)作词、中国音乐家夏之秋(1912-1993)作曲的抗战筹款歌曲《卖花词》在当时也很有代表性。

当时传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华语歌曲,除了战时之歌,也包括了一些1940年代前后广受欢迎的上海流行曲,即所谓“时代曲”。当年的流行歌曲,虽有一部分是市井民间小调,也有不少忧国忧民、反映当时生活现实的专业创作。《桃李春风》《西子姑娘》《花样的年华》《简单的生活》《合家欢》《钟山春》《月下的祈祷》《街头月》以及《前程万里》就是其中较具代表的例子。

另外,1940年代短暂寄寓星洲的重要歌曲创作者,有任光(1900-1941,歌曲《渔光曲》与乐曲《彩云追月》作者)及安娥(1905-1976,歌曲《渔光曲》作词者)等人。

战后新气象

日据时期结束不久的新加坡,真正科班出身的本土华语歌曲创作者依然不多。1952年李豪合唱团、1953年丽的呼声青年合唱团、1959年星市合唱团和1961年佳音合唱团等华文主流合唱团相继成立。这些合唱团主要演唱的,还是来至中港台及西方的艺术歌曲或民歌改编,谈得上是本土创作的,依然是那些反映时代风貌、政治斗争、生活环境的写实歌曲。

1950年代前后创作的华语歌曲之本土风貌日趋显见,创作技巧也渐趋成熟。这时期的歌曲创作包括了流传甚广由莫泽熙(1935-2009)根据雨洲(生卒年不详)作的散文诗《我漫步在胶林里》改写的《胶林,我们的母亲》。这首歌曲以抒情的曲风深刻描述了当时割胶工人的艰苦生活以及乡土之情,是那个时代广为传唱的代表作。

《胶林,我们的母亲》词曲。收入《胶林,我们的母亲:一个音乐家艰难的学习路程》,2009,页26。(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提供)

1950年代的代表作2

  • 马人(1930-2019)词曲的《人人都喜欢》
  • 军枫作词、小玲作曲的《新村月》
  • 玄安作词、铁风作曲的一组南洋大学大合唱:《垦荒》《黎明的等待》《怒吼中的行列》《南大的花朵》
  • 一组佚名者所作有关筹募南洋大学建校义演的合唱歌曲:《光辉的中华文化》《华文教育开了花》《协力建南大》)
  • 佚名者所作《五一三纪念歌》《中学联的旗帜在曦光中飘扬》《嘹亮的钟声》《青年进行曲》《学习歌》《迎曙光》《学联歌》以及《新女性》

1930年代至1950年代本地华语音乐活动,以抗战主题和战时之歌为主导。1940年代开始受欢迎的时代曲,是另一种音乐类型,当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也有一定的受众。战后1950年代,各个华文主流合唱团相继成立,为本土华语音乐创作提供了继续发展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