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福建音乐指的是用福建方言演唱的音乐,一般归类为传统音乐,或摩登音乐(流行音乐)两种。

“福建人”一词,泛指来自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1福建人在这区域(包括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国家)的地位及影响,19世纪以来的文献就有记载。2罗马字称谓,如“South Fukienese”(福建南部人,闽南人)或“Hokkienese”(福建人)也应运而生。3在不同时空的背景下,福建音乐的叫法也有所不同,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福建歌,尚有专适用于特定时间段的厦语歌、厦曲、闽南歌、闽南语歌曲。

南音之起源

南音,亦称南管、南乐、弦管、南曲、南词或郎君唱4等,是传统福建音乐中最历久不衰的乐种。南音的起源上可追溯到14世纪的明朝初期。5南音属于以“指、曲、谱”三大类组成的合奏音乐。6曲目既有奏唱曲,也有器乐曲目,主要乐器包括琵琶、三弦、洞箫和二弦,另外还有用以标示节奏由五块板组成的拍板。南音在记谱、正式音乐结构和曲目方面,被认为有别于广东和潮州地区流行的丝竹音乐。7

南管演奏家杨朝长(1922-1993)曾说:哪里有福建人,哪里就有南管社。8他强调的是南音在福建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南音原为中国帝制时期上层社会成员演奏的音乐,后来成为移居新加坡的福建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9对福建移民而言,南音即乡音。早期,新加坡未有任何南音社之时,福建社群(大多来自晋江)会聚集在“估俚间”吟唱南音。他们会自带琵琶,也会托泉州乡亲带来更多的乐器和乐谱,供大家尽情演奏、欢唱。10

后来,一些移居新加坡的福建人也纷纷创办南音社。被认为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横云阁便是一例。11早年,横云阁多在神诞(如观音诞)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期间闭门演出。后来,也有公开演出活动。天福宮每逢有南音演出,必定吸引大批的福建人前往欣赏。

此外,南音也在福建人的丧仪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而言,只有南音乐师的葬礼上会出现南音合奏,然而,有些福建人也会为其家属的丧礼聘请南音乐手前来演奏。11

湘灵音乐社团员演奏洞箫,1947年。(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南音在20世纪初期至中叶的发展

从20世纪初期至中叶,南音广受欢迎,从这期间成立的几间南音社可见端倪:1930年代的锦华阁、1937年左右的云庐南音社、1941年的湘灵音乐社、和1961年的泉声音乐社。13福建会馆及社团也各自成立南音小组,如安海公会的南音组成立于1940年代至1950年代间、晋江会馆的南音组成立于1978年。14

除了南音社,演出场地和广播平台也为南音的传播发挥重要作用。据《新自由西报》的报道,广播电台ZHL、ZHP1和ZHP2于1940年代初期,就曾在节目上播放“福建南管选段”。15《南洋商报》也报道,马来亚广播电台曾于1948年和1954年,分别邀请张氏公会和湘灵音乐社在广播上演出南乐。1950年代,新加坡首家有线商业广播电台丽的呼声也加入播放南乐的行列。16另外,快乐世界等游艺场也曾邀请南乐联友社、湘灵音乐社等南音团体到场内演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从各方面影响了新加坡福建音乐的发展。首先,新加坡和中国的联系中断,也阻止南音乐师进入新加坡。其次,这时期,厦语片开始兴盛,片中常有传统南音曲段,南音乐手也参与电影配乐。1953年的《荔镜缘》是其中的经典例子,出演该片的女演员江帆本身就是一名南音乐手。《星洲日报》的报道中,称其配乐是以“南管锦曲”为特色的南乐制作。江帆后来参演的几部同类电影也被称为“南音电影”。17

20世纪中期也是新加坡政治和文化的重大转型期。冷战期间,新加坡的福建人因与原乡隔绝,不得不转向其他地点,例如香港的“小福建”、台湾、菲律宾等地,寻找相应的福建音乐娱乐。18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新型消费模式,现代视听需求不同于以往,也影响了音乐产业:厦语片中的传统南音在1950年代上半叶不再盛行,现代福建音乐因势崛起。19在这小段时间内,“厦门”成了福建现代音乐的代名词。吊诡的是,它指的绝不是在厦门制作的音乐,因为在1950年代,在资本主义阵营对共产主义极端畏惧的情况下,中国几乎与世隔绝。20那个时期,中国以外的“大福建地区”,包括新加坡,厦语音乐成了福建音乐的主要形式。

南音与福建戏曲

南音的之发展,也和新加坡传统福建戏的发展息息相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南音和传统福建戏曲可谓“血肉相连”。21在新加坡,南音也流行于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和提线木偶等剧种。

福泉兴这个来自马来亚的福建戏班,原以南管扎根,但早在1936年便已转型为歌仔戏班。这个广受欢迎的戏班后来改名新赛凤闽剧团,在新加坡活跃至21世纪初期。22日月生(或称日月星)木偶剧团的李载贻也觉察到歌仔戏和南管音乐此兴彼衰,他后来也成立了歌仔戏班“是也非”。23新加坡福建戏曲遂从注重曲牌的传统,逐渐过渡到歌仔戏那样以即兴曲调为主的形式,而曲调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每段四句、每句七字的“七字调”。

新赛凤福建戏班《珍珠塔》黑胶唱片,1969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歌仔戏唱片的推出,更近一步推动了歌仔戏热潮,其中包括由新麒麟闽剧团呈献、东南亚唱片公司发行的《恩仇记》《女驸马》和《包公三勘蝴蝶梦》等。24

“现代福建歌曲”的概念在新加坡或可说始于莺燕闽剧团。据报道,在1950年,该团灌录新加坡的首批现代福建歌曲唱片,共发行62首歌曲,其中包括其他文化类型的音乐,如日本电影《支那之夜》的同名主题曲、马来流行歌曲《月光曲》和《美丽的梭罗河》等。25其他唱片公司也同样抓住了这个机会,例如巴乐风唱片行邀来莺燕闽剧团的成员,包括林氏姐妹莺莺和燕燕、林中中、方静、陈毓泉及薛玛丽,分别录制流行福建歌曲唱片。26

莺燕闽剧团《英台送哥》黑胶唱片封面和录音,1951年。(源自帕洛风唱片公司,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20世纪末的福建音乐

1970年代末,湘灵音乐社的先驱丁马成(1915-1992)领头,试图恢复南音昔日荣景,让其成为本地福建社群的主流表演形式。然而,福建流行歌曲的盛行、加上来自其他如粤语和西方流行音乐等流派的竞争,使得此举困难重重。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尽管主流电视和广播电台禁止使用方言,福建流行音乐依然受到本地听众的关注。《干一杯》等歌曲红极一时,喜爱福建流行音乐的歌迷也会上KTV消费或购买在台湾和新加坡录制的卡带。据《海峡时报》报道,这股福建流行音乐风潮之所以会兴起,是因为“福建歌的歌词贴近人们的生活,对爱情、快乐和悲伤等问题皆有直白的表述”。27

来自台湾的福建娱乐产业,对新加坡的学生群体和成年人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成为福建流行歌曲“新浪潮”的受众。福建流行乐歌迷除了可以通过台湾刊物获得最新音乐资讯,唱片公司,如瑞华唱片,也曾在厂房中举办李茂山和罗时丰等台湾当红歌手的午餐音乐会。蓝领阶级被认为当时是福建音乐卡带的最主要买家。28

新加坡福建音乐的发展,在这百年以来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最初盛行的传统南音到冷战时期的厦语音乐,皆与区域间的政治和社会动态息息相关。文化传播方面,在新加坡流行的现代福建歌和歌仔戏,很多时候也受到台湾的影响,这种现象从20世纪后期延续至今。

 

编按:本文的写作,得到吴清波先生的协助,并慷慨分享有关南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