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桂(1954-2013)出生于新加坡,早年就读于南洋小学和圣尼格拉女校,并随黄昭光(1932-2022)1学习钢琴。周淑桂在13岁时参加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今实践剧场)的舞蹈和戏剧课程,后来成为该学院的音乐(手风琴)指导老师。除了钢琴、手风琴等西洋乐器,她也学过华族乐器如二胡、三弦、古筝等。2

1978年,周淑桂赴英国伦敦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进修音乐,之后前往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并获得钢琴演奏博士学位,在欧美一共待了六年。尔后,周淑桂出任创新科技公司音乐总监,直到2012年退休。

周淑桂是康元饼干厂创办人周子敬(1916-2001)的女儿。

“周淑桂钢琴独奏会”演出节目单,1984年5月24日,维多利亚剧院与音乐厅。(潘耀田提供)
周淑桂与中国近代音乐家聂耳的塑像合照,2011年。(周淑春提供)

音乐中的南洋风格

周淑桂的音乐作品有其特殊风味——既有华族,也有马来族的乐风成分,而两者自然融汇,浑然天成。这是一种只有土生土长、根植本地的艺术创作,才有可能显现出来的地域性乡土风味,或许正是大家所言的“南洋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或许也与周淑桂在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的经历有关。当时,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创作者,不时到邻国马来西亚采风,与渔民、农民一起生活劳作,亲身体验劳动者的生活,也丰富他们的创作。

担任创新科技公司音乐总监期间,周淑桂也延续对多元文化音乐的敏锐度,参与与声霸卡结合的“华乐音色库”的开发工作,让人可以借由电脑创作华乐或在音乐里加入华乐元素。3

周淑桂创作的高峰期是1970年代初期,而当时的她还不满20岁。她的创作之丰富且广受传唱,也让她成为1970年代本土音乐创作的代表。这时期她所创作或主导执笔、整合的歌曲作品,包括了《红棉花开》《拉长嗓子叫卖面》《万丈豪情向前进》《渔村组歌》(内含《渔夫曲》《一梭一萝记心头》《定叫生活变个样》《风雨里稳把舵》《曙光里》)《林明组歌》(内含《林明——我们的家乡》《林明的河水细又长》《怀念家乡》《林明河畔歌声杨》)以及《黄梨园组歌》(内含《唱梨乡》《盼丰收》(刘明慧作曲)、《丰收的时候》《梨乡苦》《为梨乡的明天而歌唱》)。

除了歌曲作品,周淑桂也创作了舞剧音乐《九条船》(郭宝崑词,1973)、《小女孩莎丽娜》(1997)以及钢琴独奏曲《迎春曲》《珊瑚颂》《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三个乐章的双钢琴曲《封港的时候》等作品。

周淑桂创作的《林明组歌》之《林明——我们的家乡》
《林明——我们的家乡》

周淑桂创作的《黄梨园组歌》
《黄梨园组歌》

周淑桂创作的舞剧音乐《九条船》
《九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