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源于唐宋中原古乐,随着中原士族传入潮汕地区,发展过程中,虽与诸多剧种如“昆腔”、“外江戏”(汉剧)1、“正字戏”等地方民乐民调相互渗透融合,但至今仍保留着中原古乐古朴典雅的特质。晚清时期,潮州音乐跟随潮州人的足迹,传至东南亚,其中包含新加坡。2

潮州音乐记谱法

新加坡潮州音乐,除了潮剧和丧事活动的善堂颂经,也有纯音乐演奏和游行锣鼓乐。若以演出场合来分类,纯音乐的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室外乐和室内乐。室外乐包括:潮州花灯锣鼓、潮州大锣鼓、潮州八音锣鼓、潮州外江锣鼓和潮州小锣鼓。室内乐包括:潮州弦诗乐、潮州笛套古乐与潮州细乐。潮州音乐使用“二四谱”,为潮州音乐所独有古老的记谱法。潮州音乐特殊的韵味来自于其特有的律制,尤以“7”、“4”两音,以及特殊的调体如“重三六调”、“轻三六调”。潮州音乐骨干旋律透过添字、减字、加花、变奏等方法让音乐更加富有变化性。3

余娱儒乐社曾使用过的三弦,约20世纪中期。(新加坡旅游局捐赠,亚洲文明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潮剧《大登殿》,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少儿潮剧班演出。(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提供)

潮州弦诗主要以二弦、椰胡、琵琶、古筝、三弦、大椰胡、阮组合而成,若大型的组合,则会加上掌板乐手辅以其他小型打击乐器。在现存曲目方面,最著名的是《潮州弦诗十大套》的曲目,分别是《锦上添花》《平沙落雁》《凤求凰》《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红》《月儿高》《玉连环》《黄鹂词》与《大八板》。

潮剧与潮州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潮剧用曲牌为剧本谱曲,而潮剧传统曲牌在潮州音乐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重要曲牌有《山坡羊》《皂罗袍》《梦蝴蝶》与《石榴花》等。潮剧的伴奏乐队分为“文畔”和“武畔”。“文畔”主要以弦诗乐的旋律乐器组合而成,“武畔”则是指锣鼓加上唢呐、大笛等吹管乐器。4

业余潮州音乐社

新加坡建国前,较活跃的业余潮州音乐社有四个:余娱儒乐社、六一儒乐社、陶融儒乐社与星华儒乐社,分别创立于战前1912年、1929年、1932年与1935年。其中,由潮籍商人陈子栗(生年不详 -1943)创办的余娱儒乐社是新加坡第一个潮州音乐社。陈子栗在家乡即组织乐社,通晓多种乐器,尤其擅长古琴。他热衷风靡潮州文人的外江戏(汉剧),来新加坡后,便在其位于敬昭街(敬招街)的店铺集合同道,互相研究外江曲乐,进而成立余娱儒乐社,社员主要是想陶冶性情、增加生活艺术品味的商人。5余娱社员尊孔,在社内供奉孔子,并立外江戏与外江乐为“风雅正声”,使之与职业戏班和戏子迥然不同,有空间研究戏曲弦乐,因而奠定自己在本地潮州音乐社群的领导地位。6

余娱的活动分音乐和戏曲两个部分,而社内的音乐员比演员多,在职业乐师眼里,这些业余的社员对戏曲和音乐的研究比他们来得深入。1960年,它率先推出第一部改良汉剧《牛郎织女》。7建国后,外江戏逐渐没落,随着潮剧电影而崛起的电影音乐渐成主流,本地各儒乐社也纷纷舍汉剧(即外江戏)而演潮剧。8

新加坡重要潮籍音乐家有:林如烈(1906-1981)、杨柳江(1912-2004)和杨浩然(1928-2017)。这些老一辈的音乐家会在业余时间相约演奏,除了当作消遣活动,也是彼此联络感情的方式。新加坡潮乐在国际的交流上,主要靠着民间力量筹办。当本地潮剧艺术团体举办年度庆典时,会邀请海外专业潮州音乐老师前来新加坡演出,例如郑声立、李先烈、蔡建臣等老师,本地乐手在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聚在一起,以乐会友,切磋演奏技巧,借此提升自身演奏水平,从而促进本地潮州音乐的发展。以陶融儒乐社为例,演出时除了该社的几名乐手参加之外,也聘请海外的专业音乐员或本地善堂的乐手来伴奏。

目前新加坡有陶融儒乐社、揭阳会馆潮乐组和普宁会馆潮乐组,约有10名乐手在这三个团体流动演奏,为本地仅剩具有历史的业余潮州音乐团体。余娱儒乐社和南华潮剧社等潮剧团体,则普遍以戏曲表演为主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