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歌曲创作文化现象:新谣
“新谣”一词,出现于1982年9月4日,始于一场名为“我们唱着的歌”的座谈会。座谈会负责人,也是媒体人的白全成,提出以“新谣”命名“新加坡年轻人自创歌谣”。随着媒体的引用及宣传,“新谣”二字很快被大众接纳及采用,用以指称新加坡年轻人自创的华语歌曲。
2018年,“新谣”获选列入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在这之前,1999年本地出版的《时代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及2001年世界性和权威性的《格鲁弗斯音乐词典》都收录了“新谣”这个词目。
新谣的发展
新谣的产生,可说是一件始料不及的事。没有当初的时代背景,也就没有新谣。1970年代中期,台湾校园民歌崛起并逐步盛行,影响了当时本地许多年轻学子。与占据主流的港台流行歌曲相比,台湾校园民歌脱俗的词意与旋律,较贴近本地年轻人的生活与心境。丰富的词藻与文学性的语言,很能触动人心。渐渐,本地学子亦受到启发,逐渐萌生想创作、想唱出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并将之付诸行动。加上纸媒、电台和电视台的大力推动,本地多所学府纷纷创立新谣小组,华语歌曲创作蔚然成风。
新加坡广播电台第三广播网(今新传媒CAPITAL 958城市频道)播音员林子惠策划及主持的《歌韵新声》(1982-1989),成了新谣运动的重要推手。这场空中节目成了素人创作者发表作品的有利空间。多个新谣小组如水草三重唱(许寰梁/许环良、许南盛、黄元成)、地下铁(巫启贤、刘瑞政、陈佳明等人)、和风(颜黎明[1963-2018]等人)、青青草(黎沸挥等人)、雅韵(李顺源、王邦吉等人)、浪淘沙(木子/李弗民、蓝兆庞)及以个人“出道”的梁文福,都是新谣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创作与歌声就是通过《歌韵新声》首次介绍给公众。其中巫启贤与黄譓赪创作并合唱的《邂逅》,更创造了歌曲还没录制成唱片专辑就登上歌曲排行榜“龙虎榜”的先例。后来,丽的呼声也在1990年推出一档类似的本地创作发表节目《第一个音符》。
新谣专辑
因为是学生的创作歌曲,新谣配乐大多简单,主要以吉他及钢琴伴奏,一些则可能加入小提琴、口琴等乐器。无论是在校内现场演唱发表,还是到电台录制发表,早期新谣作品的风格皆以清新素雅见称。歌曲出版成专辑时,编曲才显得更为丰富。
第一张新谣合辑《明天21》出版于1984年5月,销量立创佳绩,卖出超过1万个卡带。其中收录的《沙漠·足迹》《邂逅》《东东的故事》等歌曲更打入新加坡“龙虎榜”畅销歌曲行列。一时,新谣大受欢迎,成为1980年代本地华语乐坛的一大重要文化现象,也得到本地华语、英语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此时,新谣可说是处在全盛时代。例如,新谣节从1985年开始举办,到1990年落幕,一共办了六届。第三届开始附设“新乐奖”,奖励杰出的表演者与词曲创作。除了广播,不乏新谣小组成员参加《斗歌竞艺》电视歌唱比赛,也参与本地华语电视剧的歌曲制作。
随着新谣创作水平日益成熟,有不少作品被海外歌手选唱,例如香港歌手徐小凤重新演绎跳动律小组(蔡忆仁、周选礼等人)的创作《一幅画》,台湾歌手林慧萍演唱潘盈的成名曲《说时依旧》。另外,也有人尝试通过英语和粤语歌词传唱新谣,但普及度不高。可以说,到了1990年左右,新谣的界定原则更广,只要是新加坡人写的歌,就可称为新谣。1
进入1990年代,新谣却渐渐沉寂,仅留有余响。除了越来越少新生代音乐人标榜自己的创作为“新谣”,这时期出道的本地歌手,如叶良俊、陈洁仪、许美静、蔡淳佳等,也没被冠以“新谣歌手”称号。不过,为他们写歌、制作的幕后团队中,总能见到一些新谣元老的名字,如陈佳明、吴庆康、许环良等,说明“后新谣”时期的新谣依然以不同面貌行使其影响力。
这时的新谣活动也趋于小型。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有促进新谣发展的“心情工作室”于1991年、1992年和1994年办的“全国新谣营”,栽培了不少至今活跃乐坛的音乐人。2该年代盛行的民歌餐厅,与时下年轻人消费经济的新趋势,同样让新谣精神得以延续其生命力。
21世纪的新谣
步入21世纪,新谣以不同的面貌面向旧雨新知。
弹唱人工作室自2012年开始主办“明天”系列新谣演唱会。从1984年的专辑《明天21》,到2023年的演唱会《明天41》,寓意着新谣与听众不断成长,“新谣一代”得以温故缅怀,时代的磬音依然传唱。
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主办、弹唱人工作室制作、《联合早报》和裕廊先驱初级学院(即裕廊初院和先驱初院合并而成)联办的“新空下”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则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进一步让年轻世代有机会接触及演唱新谣。两个新谣活动可谓为本地音乐搭起了传承的桥梁。
新谣是新加坡重要的文化现象。学者认为,新谣歌词诠释着本地年轻人对自我身份的自觉,新谣的发展也建构了年轻一代的社群认同和身份认同。3另一方面,随着新谣成员参与唱片制作、创立唱片公司、开始进入流行音乐主流,也意味着新谣多元发展的面向。从原来业余性质的校园音乐创作,到走入专业化的道路,参与唱片经济,新谣无疑是新加坡本土创作华语音乐史上重要的章节。
1 | 梁文福主编,《新谣:我们的歌在这里》,页70。 |
2 | 梁文福主编,《新谣:我们的歌在这里》,页125。 |
3 | Lily Kong, “Making ‘music at the margin’? A social and cultural analysis of Xinyao in Singapore”, 99–124. |
邓宝翠主编,《我们唱着的歌:新谣纪录片访谈集》。新加坡:新加坡福建会馆,2017。 | |
洪天丽、杨方仪等编,《彳亍》创刊号。新加坡:交叉点出版社,1995。 | |
梁文福主编,《新谣:我们的歌在这里》。新加坡: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