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为了“解除对广播部门在行政上和财政上的限制,以便这机构能发展成为一个有生气的广播电视台”1,政府将新加坡广播电视台改组为法定机构“新加坡广播局”(简称新广)。

本地电视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告知、教育和娱乐这三方面的使命。在“电视台”时期,虽然有制作戏剧节目但主要是透过戏剧手段来达到社会教育的功能,娱乐性相对低。新广成立之后,本地华语电视剧的钟摆开始荡向娱乐的这一边。

华文戏剧处的成立

为了提高收视率以争取广告,新广开始引入主要来自香港的电视人才2和本地团队合作,以达到增加节目数量和水平的目的。1982年,电视台正式成立华文戏剧处,聘请编剧和专职演员。同年,单元剧《实里达大劫案》为本地制作打开了局面。1983年新广推出多出电视剧3,包括获得武装部队协助的六集军旅题材电视剧《新兵小传》。

《新兵小传》特辑,1983年。(苏章恺提供)

1984年,由香港电视人赖水清担任监制、梁立人(1948-2020)和江龙为故事人的四个单元53集的《雾锁南洋》推出。这套时代横跨英殖、日据、战后、独立到经济起飞,讲述新加坡华人从下南洋到落地生根过程的史诗连续剧,让本地电视剧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一年,新广还推出第一套本地自制的武侠剧《怒海萍踪》。

《雾锁南洋》特辑,1984年。(苏章恺提供)
《怒海萍踪》录像带,1984年。(苏章恺提供)

从1985年开始,新广每年推出多套20集以上的电视剧,本地制作进入量产的阶段。1986年更推出510集,播映时间长达两年多的长寿环境剧《芝麻绿豆》。该剧主题曲《小人物的心声》至今还为国人所传唱。同样在这一年推出的《咖啡乌》则成为第一套破百万收视率的本地电视剧。4

配音组的成立

1979年为了因应讲华语运动,电视台成立了配音组。原先的工作是将香港电视剧配成华语。新广成立后,所招募的演员华语大都不标准,配音组因此就派上用场了。《实里达大劫案》是第一部配音的本地电视剧。随着制作产量日益增加,为本地节目配音成为该组的工作重心。本地电视剧要到1990年代末才改由演员以原音录制。5

华语电视剧在本地受到肯定,让新广决定将部分受欢迎的华语剧集配成英语以便进一步推广。第一套配成英语的华语电视剧是《红头巾》。接着,《新兵小传》《咖啡乌》《人在边缘》《启航》和《执法先锋》等都先后配成英语。这个举措不仅让不懂华语的华人,也让友族同胞看到本地制作的电视剧。6

新加坡电视剧在1990年代不仅在本地受欢迎,更出口到国外形成新加坡文化软实力。除了卖到香港、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澳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在中国更受到观众的追捧。8

综艺节目

除了戏剧节目外,综艺节目是华语制作的另一个重镇。1980年代的综艺节目以“缤纷”挂帅,先是1981年5月启播的《缤纷星期五》。8由于观众反应良好,又陆续加了《缤纷星期一》和《缤纷星期三》。1983年底干脆改为周一至五的晚上8时30分播出统称《缤纷83》。在1987年和傍晚时段的《三开时间》合并,改名为《欢乐缤纷》。9缤纷系列要到1991年由《开心五重奏》10接手才告结。

这时期的综艺节目,除了歌舞节目外,还包括游戏、益智问答和短剧等环节。1970年代以方言谐剧风靡新加坡的王沙(1925-1998)、野峰(1932-1995)在1980年代以华语继续为国人带来笑料。同时,新一代的谐剧明星华亮(1953-1995)、兆锦崛起,而梁志强(梁智强)和林益民等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演员透过短剧、谐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新广时期的华语电视节目制作,不仅是量的增加,也是质的提升。在影视频道有限的1980年代,于黄金时段播出的华语自制节目的收视率大都在排行榜10大之列,观看人次动辄从50、60万起跳,高的在百万以上。这些华语节目不仅仅只是新广收视率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它让大家在小荧幕上看到属于新加坡人的故事和所关注的课题。在这些故事和课题的背后,无可避免的会呈现出这个多元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国家和其国民的共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