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报业史:《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
《南洋商报》(简称《南洋》)和《星洲日报》(简称《星洲》)是新加坡华文报业史的重要一墨。两报于1983年合并后,成为本地的主要华文报章《联合早报》。
《南洋》《星洲》皆创刊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加坡。两报的创立人都是商界闻人,但除了宣传自家的商业活动之外,也秉持传统华人办报的思想: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发挥教化作用和弘扬华族文化。
有如一般战前的东南亚华文报章,《南洋》《星洲》关注所在地的政治和经济动态之外,也很关心中国的政治发展。在创立初期,两报支持国民政府,并支援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11931年中国“九一八”事变后至1941年,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时期。《南洋》与《星洲》两报都大量刊登许多南来报人和作家的文章,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引领新加坡、马来亚的华社开展筹赈救国活动。
二战之后,《南洋》与《星洲》支持反殖运动,为本地的华人向殖民地政府争取政治利益。新加坡独立后,随着国家意识逐渐成形,报刊、报人政治意识也开始出现转变,报刊立场亦做出相应调整。本地华文媒体不再以中国为本位,在多元种族的社会里,为种族和谐贡献一己之力。报刊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聚焦本地新闻,反映民生民情。两报在这种情况下,逐步转型为国民报纸。两报也在1972年开始采用简体字。
与英文报刊略有不同的是,华文报刊如《南洋》《星洲》自创刊开始,一贯秉持社会使命,在传递时代的声音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华族文化、教育、艺术的推广,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是团结华社的重要桥梁。
《南洋商报》
《南洋》创于1923年9月6日,是由当时侨领陈嘉庚(1874-1961)在新加坡设立的。陈嘉庚以企业家的身份办报,目标是促进实业和激励教育。顾名思义,《南洋商报》的“商”字已经表示该报是以报道商业动态为中心内容。创刊号那天,陈嘉庚也发表题为“实业与教育之关系”一文。
《南洋》初创时的首任经理为林青山(生年不详-1976),编辑主任为方怀南(生年不详-1942)。创刊的第一天出版四大张16版,印3000份,每份一角钱。后来增加到六大张24版,其中广告占了一半,每天约销2200份。
然而,好景不长,1923年10月28日,《南洋》甫出版了50天,就被英国殖民政府指其刊载文章“涉及党派政治问题”触犯法令为由而令停刊。林青山和方怀南因此离开了报社。到了隔年的2月1日,《南洋》才允许继续出版。编辑主任是杨治襄(1895-1931),后又有林独步(约1903-1980年代)。而经理是叶清沙(生卒年不详)、后有侯西反(1883-1944)。
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影响了《南洋》的报刊风格,它的副刊《新生活》稿件全部采用白话文。1929年初首刊的《文艺周刊》则改用横排标题,这在当时是新颖的做法。到了1930年,《南洋》进一步打破惯例,推出《星期刊》,深受读者欢迎。
1928年,《南洋》在创刊五年时,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捲筒印报机器,时速5000份,可说是当时东南亚华文报的创举。
随着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一批批的中国文化人南来宣传抗日,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名作家或报人,南来后受聘于报社主持笔阵,如邱国材(1907-1988)、李铁民(1898-1956)、陈炼青(1907-1943)、胡愈之(1896-1986)、傅无闷(1892-1965)、郁达夫(1896-1945)等。其中不少加入《南洋》,进一步壮大《南洋》团队。
1920年代末,世界经济大萧条,让陈嘉庚受到影响,无法独撐《南洋》。1932年8月,《南洋》由李光前(1893-1967)与李玉荣(1894-1965)兄弟接收并改组。1937年,李光前出任董事长,李玉荣任社长兼总经理,且聘资深报人傅无闷出任编辑主任。到了1938年底时,每日销量突破3万份。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掀开了太平洋战争,新加坡沦陷,被日军佔领,沦为“昭南岛”,所有华文媒体全部停刊。《南洋》原址被日本人占领,改出版《昭南日报》。
1945年日军投降后,《南洋》遂于9月8日复刊,这时《南洋》的销量及区域影响大增,除马来半岛外,报份也销售到印尼、泰国等地。《南洋》也自购小型飞机负责跨域送报。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南洋》稳健发展,日销6万份。
1965年,新马分家后,《南洋》一分为二,分别两地独立运作。新加坡的《南洋》开始独立后的转型,更多报道本地时事,为多元民族社会的和谐及国家认同做出贡献。
报社的言论也更多转向内政,一些言论却抵触了内部安全法令。1971年5月2日,报社总经理李茂成、总编辑仝道章(1923-1995)、主笔李星可(1913-1996)、公关经理郭隆生四人被政府援引内安法逮捕,史称“五月风暴”。1973年1月28日,社长李有成也被逮捕。
1974年8月28日,报章与印刷馆法案三读通过,法令隔年生效。《南洋》结束家族企业的形式,于1975年2月15日成立“南洋报社新加坡有限公司”并上市。到了1978年,每日报份突破9万。1980年9月1日《南洋》出版晚间报纸《快报》。
编辑部历来主要负责人 | |
1923年:方怀南(生年不详-1942) | 1945年:王仲广(1903-1972)、曾心影(约1902-1988)(主笔) |
1924年:杨治襄(1895-1931)、林独步(约1903-1980年代) | 1956年:李微尘(约1903-1977) |
1927年:沈职民(生卒年不详)、张相时(生卒年不详) | 1960年:施祖贤(1910-1990) |
1928年:汪颂鲁(生卒年不详) | 1969年:连士升(1907-1973) |
1930年:曾圣提(1901-1982) | 1971年:仝道章(1923-1995)、冯列山(1907-1998)(代总编辑) |
1932年:蓝碧公(生卒年不详)、邱国材(1907-1988) | 1972年:陈振夏(1911-1987) |
1937年:傅无闷(1892-1965) | 1978年:锺文苓(生卒年不详) |
1940年:胡愈之(1896-1986) | 1980年:莫理光(1926-2020) |
* 创刊初期编辑部的最高负责人是编辑主任,1945年起称为总编辑。 |
《星洲日报》
《星洲》是由永安堂“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882-1954)于1929年1月15日创办的。《星洲》的创立与陈嘉庚办《南洋》有“异曲同工”之处——胡文虎的办报宗旨除了有促销他的虎标药品之外,主要也是为了提高侨胞的爱国意识。胡文虎曾说:与其花钱登广告不如自己办报。胡文虎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创办《星洲》。《星洲日报》报头这四个字,还是胡文虎请蒋中正(1887-1975)亲笔提的。
《星洲》创刊号除了“发刊词”之外,还有“创办本报宣言”。发刊词提到:“南洋华侨的地位、言论界的责任以及报社的使命,必须行其口诛笔伐的天职”。至于宣言提到社会的现状、团结的基础、建设的重要及所负的使命:“求民族、政治、经济的平等地位;力倡华侨投资祖国,藉定国基;提供各种教育,沟通中西文化,以增进华侨地位”。
《星洲》创刊时编采共只有11人,邓荔生(生卒年不详)任经理,朱宝筠(生卒年不详)任总主笔。1929年9月,资深报人傅无闷出任《星洲》编辑主任,他除了主持编务外也写社论。
《星洲》十分重视人才,在第二任编辑主任关楚璞(生年不详-1942)的领导下,其团队人才鼎盛。郁达夫、张礼千(1900-1955)、许云樵(1905-1981)、姚楠(姚梓良,1912-1996)、李长傅(1899-1966)等文化人都曾任职《星洲》。为纪念《星洲》出版10周年,关楚璞策划主编一本1300多页的《星洲十年》,至今仍是研究本地报业的代表作。当时,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海内外华人读者非常关心时事。楚璞写的社论,立场坚定,格局宏观,深受读者欢迎。
另一方面,1938年武汉失陷后,郁达夫南来出任《星洲》副刊主任,主编几个具代表性的副刊:《晨星》《繁星》《文艺》。郁达夫在积极推动文艺发展的同时,也撰写政治评论,并宣传抗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与马来亚被日军占领,报业发展停滞。1945年9月5日,日军投降,新马光复,战前的报纸纷纷谋求复刊。《星洲》也和《南洋》同在9月8日复刊。《星洲》当时与《总汇报》联合出版。同年12月10日,胡文虎返回新加坡,着手发展报业,并延揽人才充实内容。1945年先后出任《星洲》总编辑的有:胡伟夫(生卒年不详)、胡浪漫(1908-1991)、江锦帆(生卒年不详)。到了1950年,黄思(1911-1982)接任总编辑。
1954年9月4日,胡文虎因心脏病复发在夏威夷檀香山逝世。《星洲》母公司星系报业有限公司进行改组,胡文虎的侄子胡清才(1924-1972)出任星系报业及《星洲》董事长,胡文虎的儿子胡蛟(1914-1984)则出任社长。黄思继续担任总编辑。
1975年7月1日,遵照同年生效的报章与印刷馆法令,《星洲》改组为公共公司,名为“星洲日报(新加坡)有限公司”。
编辑部历来主要负责人 | |
1929年:朱宝筠(生卒年不详)(总主笔)、周逸农(生卒年不详)(总主笔)、傅无闷(编辑主任) | 1950年:江锦帆(生卒年不详)、黄思(1911-1982) |
1937年:关楚璞(生年不详-1942)(主笔) | 1977年:黄溢华(1929-2024)(代总编辑) |
1940年:俞颂华(1893-1947)(编辑主任)、郁达夫(主编副刊兼主笔) | 1978年:吴锡(1928-1979)(代总编辑) |
1941年:潘公弼(1895-1961)(总主编兼主笔) | 1979年:黄溢华 |
1945年:胡伟夫(生卒年不详) | 1981年:黎德源(1940-1995) |
1946年:胡浪漫(1908-1991) | |
* 创刊初期主持编务者为主笔或编辑主任,1945年起称总编辑。 |
《南洋》《星洲》合并
1982年4月20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文告,宣布对全国报业进行重大改组:《南洋》与《星洲》将合并为一家新的控股公司。随后,1982年5月,两家报社宣布合并的消息,并定名为“新加坡新闻与出版有限公司”。
根据上述决定和安排后,1983年3月15日,《南洋》和《星洲》两份大报各自独立出版最后一期。
1 | 崔贵强,〈衣冠南渡,各领风骚:战前新加坡华文日报〉,收入柯木林编《新加坡华人通史》(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5),页284。 |
“世纪早报”,数码互动长卷。 | |
庄钦永,〈新加坡华文报业缀述〉。《星洲日报》,1983年1月1日。 | |
关楚璞,《星洲十年:星洲日报社10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星洲日报,1940。 | |
林任君,《世事任君谈:报人一得之愚》。新加坡:焦点出版,2023。 | |
郑文辉,《新加坡华文报业史:1881-1972》。新加坡:新马出版印刷公司,1973。 | |
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1993。 | |
Lee, Meiyu. “Sin Chew Jit Poh”. Singapore Infopedia, National Library Board. | |
Seow, Peck Ngiam. “Nanyang Siang Pau”. Singapore Infopedia, National Library 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