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年货市场
随着农历十二月(腊月)接近尾声,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为迎接农历新年逐渐热闹起来。从腊月廿四到除夕,全岛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街头巷尾和购物区一片欢腾喜庆,市场熙熙攘攘,商店和摊位张灯结彩,四处可见寓意吉祥的春联。许多本地人对昔日的年味记忆犹新:五脚基上摆卖各式腊味,还有提供写春联服务的摊位,贴满了用金色或黑色墨水在红纸上题写的吉祥祝语。此外,贺年卡、年糕、年柑、瓜子、应节糖果、服饰和鲜花等年货应有尽有,吸引男女老少逛年货市场,办年货,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牛车水年货市场
举办年货市场的地点,通常位于本地华人购买日用品的邻里商圈和巴刹,以满足家家户户在腊月廿四送灶神后开始办年货的需求。1牛车水的年货市场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分布在宝塔街、登婆街、史密斯街、硕莪街和丁加奴街一带,是本地最受欢迎的年货市场之一。
早期的牛车水年货市场由本地华社自发组织,商家和街头小贩也希望借助节日旺季促进买气、带动生意。民间发起的年货市场通常在农历新年前一个月开始,在这期间,摊贩们会延长营业时间直至深夜,并备足各种供售卖的年货。年货市场内摊位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连走道中央也被货物占满。街道上则是人潮涌动,水泄不通。持照和无照经营的摊贩聚集在一起,热闹且喧嚣的氛围充斥其中,常见的景象还包括无照摊贩推着手推车四处躲避卫生稽查员。2年货市场旁设有花市,位于芳林公园和马里安曼兴都庙附近,专门售卖寓意吉祥的应节植物。1983年,为了改善公共卫生水平,政府推行全国措施,将街头小贩迁入专门建造的设施内营业。所有牛车水一带的街头小贩遂结束营业,迁入新建的牛车水大厦。随着露天街边市场的落幕,牛车水年货市场转移到牛车水大厦和附近的百货商场内进行。亦有民众投稿报社,表达他们的失望之情。3
街边市场关闭后,该区的公民咨询委员会在1985年至1987年间举办年市展会。这些年市展会在硕莪街、桥南路、万达街和狄更生山路附近的空地举行,主题如下:
1985年:又见牛车水——金玉满堂迎春年市
1986年:又见牛车水——中国恐龙展暨迎春年市
1987年:缤纷牛车水博览会
访客购票入场,除了采购年货,还能欣赏展览和文娱表演。例如,1986年的年市展会设有约100个摊位,售卖各类年货,同时举办恐龙展览和恐龙和恐龙主题的激光表演,并有传统华族舞蹈和戏曲演出。
此外,受乌节路圣诞亮灯活动的启发,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新加坡旅游局的前身)也于1985年首次举办牛车水亮灯迎春活动,该亮灯仪式自此成为牛车水的常年活动。活动期间,街道以各式彩灯装饰,还有大型新春主题装置增添节日气氛。
为重现传统年货市场的热闹场景及推动旅游业发展,牛车水摊贩自1988年起重新获准在街边摆摊,但仅限于农历新年前的两周至一个月。这项新安排由公民咨询委员会负责,获准的摊贩在此期间也需遵守特定的规则,如摊主必须申请临时执照及支付摊位租金,而且只能在指定的街道摆摊。这些街道在年货市场营业期间也被划定为步行街,禁止车辆通行。所有摊位由主办方事先统一搭建,摊主必须遵守卫生与安全条例。如今,这个经过有序管理的牛车水年货市场,已成为深受本地居民和游客欢迎的新春活动。
牛车水以外的年货市场
过去,除了牛车水这个办年货的主要地点,本地还有其他传统街边市场在同时期办年货市场。《星洲周刊》1978年的一篇报道就描绘了这些应时而生的年货市场:
“从牛车水的戏院街,广合源街到庙仔街,沿着亚峇街到白沙浮……这些个地区原就是小贩的大本营,趁年节再增加了应时的年货,说是摊贩的世界,会不为过的。”4
武吉士街(福建人称“白沙浮”,广东人则称“黑街”)在1980年代以前,是深受欢迎的新春购物地点。这一带的维多利亚街、桥北路、密驼路和梧槽路,平日已有百余个摊贩售卖食品和日用品。每逢农历新年将至,街边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年货市场,并扩展到邻近的奎因街和维多利亚街。51985年,随着维多利亚街展开地铁建设,武吉士街一带的年货市场也画上了句点。
武吉士街以外,本地尚有不少为满足特定方言群体需求而设的年货市场。例如,早在1845年,就有设在新加坡河畔爱伦坡街的新巴刹。这区当时是潮州人聚居区,其年货市场以售卖潮州人准备团圆饭所需的食材(如白肚鱼)和海味(如香菇、江鱼仔和魚鰾)而闻名。6中国街和巴米士街的市场则分别吸引福建人和海南人社群,因为附近曾有老字号糕饼铺如陈福成饼家和南同利,7提供与这两个方言群体在节庆习俗必不可少的的传统糕点。
多年以来,本地的年货市场经历了显著演变,从传统街边市场逐渐扩展到百货公司、购物中心、8组屋区9和线上平台。自1986年起举办的“春到河畔”也设有年货市场,每年吸引大量人潮。10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网购年货。尽管形式不断变化,年货市场作为人们齐聚感受节日氛围,准备过好年的共享空间,其核心精神始终不变。
本文原文为 Chinese New Year markets in Singapore,此为编辑和翻译后的版本。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1 | 少金,<漫谈过年>,《南洋商报》,1961年2月7日。 |
2 | 胡彩燕,口述历史录音访谈录音,2001年3月27日,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检索号:002402),卷1-26。 |
3 | 许永顺,<牛车水街边市场回想曲>,《联合早报》,1995年10月1日。 |
4 | 罗子葳,<热烘烘迎马年>,《星洲周刊》,1978年2月5日。 |
5 | 莫美颜,<怀念黑街年货市场>,《联合早报》,1992年2月2日。 |
6 | 郑女士口述访谈,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2023年7月18日。 |
7 | 陈女士口述访谈,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访,2023年7月19日。陈福成和南同利两铺皆已结业。 |
8 | 陈君雄,<春节掀起购物热潮,多家百货公司,生意比去年好>,《新明日报》,1993年1月14日。 |
9 | 吴新慧,<不再让牛车水专美,组屋区纷出现年货市场>,《联合早报》,1993年1月20日。 |
10 | <风和日暖·人如潮涌,河畔年货市场生意好>,《联合早报》,1990年1月22日。 |
<风和日暖,人如潮涌,河畔年货市场生意好>。《联合早报》,1990年1月22日。 | |
少金,<漫谈过年>。《南洋商报》,1961年2月7日。 | |
许永顺,<牛车水街边市场回想曲>。《联合早报》,1995年10月1日。 | |
吴新慧,<不再让牛车水专美,组屋区纷出现年货市场>。《联合早报》,1993年1月20日。 | |
陈君雄,<春节掀起购物热潮,多家百货公司,生意比去年好>。《新明日报》,1993年1月14日。 | |
罗子葳,<热烘烘迎马年>。《星洲周刊》,1978年2月5日。 | |
胡彩燕,口述历史录音访谈,2001年3月27日,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检索号:002402),卷1-26。 | |
莫美颜,<怀念黑街年货市场>。《联合早报》,1992年2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