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是一种将钱装入红色封套的礼金形式。派红包是华人的传统习俗,在节日如农历新年、特殊日子如添丁、庆生、婚礼等喜庆场合,以及乔迁、创业等人生重要时刻,人们通过派红包传递祝福和美好期许。

在新加坡,华人对红包有多种称呼。最常见的有福建话的“angbao”(有时也写成“angpow”)、广东话的“利是”,以及压岁钱。

牛车水售卖新春装饰和红包封的摊位,1983年。(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以鞭炮和红包为造型的花车在“妆艺大游行”中登场,1986年。(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祟”的传说

红包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汉朝(公元前202–220)。当时,铜钱有镇恶避邪的作用,人们将铜钱用红绳串起,或用红纸包裹,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好运。关于这一习俗的起源,最广为人知的传说是“祟”的故事,这也是“压岁钱”的由来。

相传“祟”是一种妖怪,每年除夕夜都会潜入村庄,摸熟睡孩子的头三下。被“祟”触碰的孩子会发烧,因此父母都会彻夜不眠守护孩子,免受“祟”的侵扰。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老来得子,十分担心“祟”会伤害他们的儿子。夫妻俩用红纸装了八枚铜钱给孩子当玩具。孩子拿着铜钱入睡,铜钱落在枕边。当“祟”到来并伸手摸向孩子时,枕边的铜钱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吓得“祟”落荒而逃。

这件事很快传遍村庄,人们纷纷效仿,用红纸包裹铜钱放在孩子枕头下。从此,“祟”不曾再出现。这些用红纸包裹的铜钱被称为“压祟钱”。

后来,“祟”被同音字“岁”取代,“压岁钱”也逐渐演变为父母在农历新年赠送给孩子的美好祝福。

习俗与禁忌

在农历新年、婚礼和生日等重要场合,派发和接收红包是意义深远的华人传统习俗。为了确保这一传统以吉利的方式传承下去,华人通常会遵循特定的习俗和禁忌。

与红包金额相关的习俗与禁忌

  • 红包金额通常为双数,因为华人相信“好事成双”。
  • 红包金额应避开“四”,因为“四”与“死”谐音,被认为不吉利。
  • “八”与“发”谐音,象征财富和繁荣,被视为吉利数字,因此带“八”的金额广受欢迎。
  • “九”虽是奇数,但寓意长长久久、福寿绵长,因此红包也常见带“九”的金额。

与派发和接收红包相关的习俗与禁忌

  • 个人可以开始在农历新年派红包的起始点,没有明确的规定。普遍上从领到第一份薪水或婚后的第二年开始,个人就被赋予了派红包的权力。新婚夫妻在婚后第一个农历新年可以不用派红包。
  • 一般上,只有已婚人士会在农历新年派红包给孩子和长辈。不过,一些收入稳定的成年人也会给父母和祖父母压岁钱,以表达孝心。
  • 在公司,有些老板会派红包给员工,以示友好和激励。
  • 包红包时,最好使用全新的钞票,显得整洁而有诚意。
  • 派发和接收红包时,双方通常会互道祝福。
  • 收到红包后,切忌当面打开,因为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 接收红包时,应双手接过,以示尊重。有些家庭要求孩子或孙子跪下接过红包,以表达敬意。

其他与红包相关的习俗与禁忌

  • 长辈常会问适婚年龄的成年人:“我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再给你红包?”或“我什么时候可以收你的红包?”实则是在间接询问对方何时结婚。
  • 有些人认为压岁钱应该保留起来,不该太快花掉,以保存他人对自己的祝福。
  • 红包也被认为具有驱散厄运的作用。例如,广东人会在住院期间派红包给探病的亲友。
  • 在新加坡,有将彩票(万字票)装入红包封的习惯。如果接收红包的人中奖,应象征性地回赠部分奖金,以分享吉利与好运。

红包封的演变

如今人们熟知的红包封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唐朝(618–807)。当时,显贵阶层将礼金装入手工编织的小袋子,而普通百姓则以折红纸的方式效仿。这种用红纸包裹钱币的做法逐渐演变为红包的标准形式。这些红包大多没有图案,但有些人会在正面以书法写上祝语。

手写祝语的红包封,用于一户土生华人家庭的“送日”仪式——男女双方在婚礼前选定吉日互赠礼品的传统习俗,1930年。(Roberta Pang为纪念父母冯俊仁和周德娘而捐赠,新加坡土生文化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缀有金粉的红包封,20世纪初,1930年代。(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进入20世纪,随着出版业的突破进展,新加坡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生产的红包封。这些早期的红包封设计简洁,通常印有花卉图案,并以黄色油墨印上缀有金粉的吉祥字句。

1930年代,红包封的设计迈入新阶段,变得更加精美。企业也开始印制专属红包封派送给客户,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这个时期的红包封通常以中国传统图案为主,例如年柑、牡丹,并印上“福”字等寓意祝福和好运的文字。

喜庆图案的红包封,20世纪初。(王积文提供)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印制和派送红包封成为许多大企业(尤其是银行和百货公司)的农历新年惯例。随着印刷技术进步,烫金、熏香等创意元素的融入,使红包封的设计更加精致且华丽。由于礼金从钱币转变为纸钞,红包封的尺寸也相应增大。

在1980年代,本地银行也在哈芝节和开斋节前后开始派发“青包”,因为青色是伊斯兰教的传统颜色。这些“青包”印有花卉、民族图案和《可兰经》经文。印度教徒在屠妖节期间也使用类似的封套赠送礼金,封套上通常印有印度教神像、孔雀、大象和油灯图案。

进入21世纪,本地红包市场蓬勃发展,单单银行每年印制与派送的红包封就达数千万个。红包封不仅成为企业在农历新年期间的重要生意来源,也成为收藏家的竞相获取的藏品。

与传统红纸封套相比,现代红包封在材质、颜色和主题上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科技发展,21世纪的红包也与时俱进,人们可通过数码支付平台或二维码发送数码红包。然而,与数码红包相比,大多数本地华人仍喜欢传统红包。

从简单的折红纸到如今丰富的样式,红包随着消费者喜好、社会趋势和科技发展而不断演变。但无论红包的形状或形式如何转变,派发和接收红包的意义始终如一,象征着祝福、感恩和善意,继续成为华人社群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编按 : 本文由晚晴园策展助理研究员何诗敏撰写,内容取自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策划的2020年春到河畔展览《红彤彤的祝福:华人的红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