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传统节日
新加坡华人的传统节日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包括华人最重视的“时年八节”。
时年八节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于1989年出版的《华人礼俗节日手册》,就特别提出“时年八节”包括春节、清明、端午、七巧、中元、中秋、重阳和冬至等八个节日。《手册》指出,只选择这八大节日,“原因是这八大节日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新加坡各籍贯华人所重视和热烈庆祝或隆重纪念的节日”。1
传统华人的节日是和农业社会的农耕周期,以及家庭礼仪有关。海外华人则尤其注重有关生和死的节日,以及在定居和确立公民身份的过程中,对生活庇佑的期待和对死有所依的关怀。时年八节一方面强调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也是对祖先履行孝道的节日;另一方面,是社区或群体祈求神明、祖先和先人的庇佑,以确保群体和社区繁荣平安。社群广泛重视的节日如作为新的时间周期的开始、象征去旧更生的春节(华人农历新年),以及救赎幽魂、祈求安泰、去厄迎祥的中元节,这类节日都有大型的社区庆祝活动。
神明诞辰
第二类与传统中国习俗有关的节日是庆祝神明诞辰的节日。单是《通胜》就记录了147个神诞。2诞是庆祝神明生日或得道的日子,因此是“阳”的、喜庆的日子。个人和家庭在神诞时酬谢神明的恩典和庇荫,把神明的威力通过食物、香火或神明的行身带回家中。也就是说,通过奉献和回报,与神明订立一个契约关系,期待神明庇佑新的时间周期。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庆祝哪一个神的诞辰是有选择性的:一方面是与神明的灵验有关,另一方面与所属的群体和生活的社区有关。
寺庙、社团则会通过仪式专家为社区洁净、为神明贺寿。有大型社区性贺诞活动的节日,是与社区内的方言群、行业有密切关系。例如在新加坡,福建、潮州、广府、海南等群体都分别庆祝妈祖诞(又称天后诞)、南安群体庆祝广泽尊王诞、三行工匠庆祝鲁班先师诞、戏班庆祝华光诞等。因此,从灵验出发的庆祝是跨籍贯的,而从责任出发的庆祝是强固社群身份认同的。
游神
曾经在1850年代当过新加坡警察总长的华汉(1825-1891)在1879年出版了一部关于英国海峡殖民地华人的风俗习惯的书籍。3华汉以警察总长的身份,通过关于人群管制的工作、人脉关系以及日常的观察,介绍他所认识的新加坡华人节日。他在书中罗列了三类新加坡华人庆祝的节日。第一类为上述所说的华人普遍庆祝的节日。第二类是并非所有华人都会庆祝的、与特定的社群、庙宇有关的神诞。在书中,华汉提出第三类的节日庆典:即是潮州人每年一次从农历十月廿六到十一月,以及福建人三年一次的游神活动。4
迎神赛会原来在传统的中国地方社会都有举行,新加坡的游神活动在20世纪初因为反迷信思潮的影响而不再举办。虽然如此,在新加坡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社区节日以传统华人文化的名义,举办富有新加坡在地特色的节日庆典活动。这些节日包括九皇诞和龟屿岛进香、万山福德祠的舞火龙等连结不同华人方言群的游神活动5,以及潮州善堂执行的仪式和法会、兴化人举办的九鲤洞逢甲普度和广惠肇碧山亭的万缘胜会等以特定方言群为中心的大型庆典6。
华人节日是周期性的社会活动。由于节日的重复性,它的作用在于强化社区成员的连系、定义社区界线和成员身份。从常规的节日中,我们可以预测其进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组织和参与的个人与群体的特质。我们也可以从节日中,理解到社区群体共享的意识形态和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的世界观。7节日的庆祝与否,在个人和家庭的层次上,与“灵验”和“回报”有关。在社区则是和身份认同、区域界限有关。前者是有选择性的,而后者是社会责任,所以是规范的、非随机性的。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传统华人节日可以说是有三个层次:(1)华人共同庆祝的(2)特定群体,尤其是方言群体的,以及(3)在地创新的。它们一方面传承华人的大传统、原乡区域社群的小传统以及在在地化过程中,以华人文化传统名义的在地创新。
1 | 华人礼俗委员会编,《华人礼俗节日手册》,页14。 |
2 | Martin Palmer, T’ung Shu: the Ancient Chinese Almanac, 9, 13. 《通胜》的名字大多以编纂的命理馆或命理师为名。其内容包括命理、术数、家居礼仪、岁时月令,以及行事作息时的吉凶宜忌,因此成为不少传统华人家庭日用的参考书籍。《通胜》或《通书》的版本很多,如广州出版的《聚宝楼(通胜)》、香港出版的《永经堂(通胜)》等。 |
3 | Jonas Daniel Vaughan,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
4 | 关于游神,参考蔡志祥,〈传统的延续与变迁:潮州澄海县隆都前美乡的游神〉,收入汉学研究中心编,《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台湾:行政院文建会,1995), 页671-690;蔡志祥,〈节日、商人与山西地方社会〉。 |
5 | 参见:郭根维等编著,《新加坡九皇文化:社群,信仰与传统》。 |
6 | 蔡志祥,〈二十世纪“文化中国”的再展演: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的社区节日〉,《华人研究国际学报》第14卷,第1期(2022),页1-18。 |
7 | Donald Getz,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
华人礼俗委员会编,《华人礼俗节日手册》。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9。 | |
郭根维、林佳淳、许家玮、林音如、苏泉铭,《新加坡九皇文化:社群,信仰与传统》,2卷。新加坡:九皇文化计划、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2023。 | |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 | |
蔡志祥,〈节日、民间宗教和香港地方社会〉。收入李光雄编,《历史与文化:香港史研究公开讲座文集》,页67-95。香港:香港中央图书馆,2005。 | |
蔡志祥,〈节日、商人与山西地方社会〉。收入张正明、孙立萍等编,《中国晋商研究》,页290-31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
Bodde, Derk. 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5. [中译本:Derk Bodde,《古代中国的节日》。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 |
Eberhard, Wolfram. Chinese Festivals.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72. | |
Getz, Donald.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shold, 1991. | |
Law, Joan and Ward, Barbara. Chinese Festival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MCCM Creations, 2005. | |
Burkhardt, V.R. Chinese Creeds and Customs. London: Kegan Paul (reprint of 1953–59, SCMP), 2006. | |
Palmer, Martin ed. T’ung Shu: the Ancient Chinese Almanac. Kuala Lumpur: Vin Press, 1986. | |
Vaughan, Jonas Daniel.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Reprint. Kuala Lumpur &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