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称为冬极、冬节、贺冬、亚岁,是华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冬至的阳历日期,通常在圣诞节前几天,也就是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所谓冬至阳生春又来,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这个日子当作新年伊始,因此有冬大过年、肥冬瘦年等说法。1

观天象定节气

冬至始于2500多年前的周代,以夏历(农历的前身)十一月为正月。《汉书·天文志》描述,“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2古人通过日晷来确定太阳的高度与方位,从而确定冬至时太阳运行至极南端,导致日影变长。

以现代科学的说法,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太阳北移,白昼逐渐变长,天气回暖。随着阳气回升,春风吹遍大地,万物孕育着新的生机。

冬至的演变

汉朝把冬至改称冬节,在这一天举行官场贺节礼仪,亲朋戚友相互拜访,以美食相赠,称为贺冬。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在冬至当天也进行感怀祖先的礼节,从此冬至祭祖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就如宋代《东京梦华录》“冬至”条的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3

新加坡没有四季变化,也未有过严寒的冬天,冬至这一节日遂演变成另一种象征,象征团圆与思念祖先。100多年前,本地的英文报章已将此节日介绍给英文读者,可见其在新加坡华人传统中的重要地位。4本地华人节日中,同样以合家团圆为中心的,还包括农历新年和中秋节。

南方人饮食习俗

从前的本地华人多数来自中国南方的福建省和广东省,大家都有吃糯米汤圆的习惯。冬至吃的汤圆,以前称为团圆子,取意一家大小团圆过冬。5传统冬至汤圆是粉红色和白色的,馅料有黑芝麻、花生、红豆沙等。

新加坡冬至祭祖的汤圆,1980年。(Ronni Pinsler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老妇人准备汤圆,1979年。(Ronni Pinsler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一群妇女在德教会搓汤圆,庆祝冬至,1978年。(Ronni Pinsler收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冬至前几天,市面开始出售糯米面粉,一般是卖豆腐和豆芽的摊位零售的。冬至傍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搓汤圆,汤圆内可放一小粒冰糖或红糖调味,以龙眼、红枣、片糖和班兰叶做汤底煮熟。如今为了省时省力,多数人选择购买现成的包装汤圆来过节。老人家不忘祖先一年到头庇佑子孙健康平安,先盛几碗热腾腾的汤圆拜祭祖先,过后才让众人品尝。

关于冬至吃汤圆象征团圆的来历,相传一对父女来到福建某小镇,女儿留在当地做侍婢。父亲离去前煮了一个汤圆,父女各吃半个,互相约好团聚之日再吃下整个汤圆。隔年冬至,女儿做了两个大汤圆贴在大门上,结果父女两人真的团聚了。当地人为他们感到开心,美事传开来后,冬至这一天大家也把汤圆贴在门窗上,寓意团圆与幸福。6

北方人饮食习俗

近40年来,随着中国大江南北各地移民来到新加坡落户,北方的饮食文化也在本地流传。俗语说“白头翁,难过冬”,“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人冬至吃饺子的传统,据说源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约150-219)施药救人的善举。

张仲景在一次回乡途中,看到很多百姓耳朵冻伤,于是在冬至这天发明新药膳,将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后分给百姓,从此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来纪念张仲景的恩德。

冬至到来时,北方人也有吃羊肉、喝羊肉汤来御寒的习惯,一些本地餐馆也推出羊肉火锅,让食客大快朵颐之余,亦可消解乡愁。

乐善好施的含义

在新加坡,每年12月份,一些慈善福利团体会赠送礼物给孤苦老人和不幸小孩,也举办庆祝会,和他们一起过节,为这个节日赋予散播善心的意义。从前在中国,冬至到来的时候,一些富裕人家在家门口、祠堂或寺庙施粥饭,赠棉被给需要帮助的人士。7由此看来,冬至不仅是一个吃汤圆、饺子、进补和饮水思源的日子,也被赋予了乐善好施的社会意义。

尽管现代生活和以往不同,许多人仍然维系冬至的传统习俗。在冬至那天,一家团圆吃汤圆,也会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短讯分享照片、互道祝福。

卡其说: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