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论坛剧场:戏剧盒
创立于1990年的戏剧盒是个关注社会议题、提倡社会参与的双语剧团。戏剧盒说到创立的宗旨时,表示希望通过创作,创造让社群对复杂议题进行反思的空间,也通过创造性的叙事方式,让人们对新加坡的文化、历史、身份认同有更深层的了解。1戏剧盒的作品,着重艺术实践的多方面探索。学者认为,戏剧盒的创作,不论是本土原创作品、改编作品、商业主流的音乐剧、实验性制作、户外的社区剧场、广播论坛剧场、还是为公众与特定对象主办的戏剧工作坊,都有显著的表现。2戏剧盒的创办人是2022年新加坡文化奖得主郭庆亮,他同时也担任该团的艺术总监32年,直到2022年四月,由许慧铃和韩雪梅接手,担任联合艺术总监。
成立背景
戏剧盒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会戏剧组的一群毕业生和在籍学生于1990年成立。和当时其他华语剧团的运作方式一样,戏剧盒一开始也是以业余性质为主,平均每年举办两、三场演出。1998年,戏剧盒正式转为全职运作,演出量也大大增加。除了2004年短暂停止全职时期只呈献三个小剧场演出,其他时候,戏剧盒在正规剧场、社区、特定场域的演出,一般上每年至少呈献五至七个节目。
在初创时期,身处剧场多元发展的1990年代,戏剧盒从具有实验精神的小剧场空间起家,以独立艺术空间电力站为最初的基地。逐渐壮大后,剧团为扩大观众群,在1990年代末开始涉足主流剧场形式。进入21世纪,戏剧盒以社会与性别课题为主的剧作以及社区演出形式,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专业华语剧团之一。时至今日,社区参与性及对话形式的表演已经成为戏剧盒的独特风格以及其作品中标志性的元素。
社区与论坛剧场
社区剧场演出是戏剧盒从2001年开始拓展的新方向,主要由郭庆亮和李邪策划、编导。以嘲讽形式的短剧及让观众参与其中的论坛剧场,一开始的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拓展观众群。戏剧盒于2001年5月呈献了第一部社区演出《夭寿!我诶肉啊未煮好!》,探讨家庭暴力课题。同年11月,他们呈献了新加坡第一场户外论坛剧场演出《吃饱了吗?》,开启引导观众参与和互动的社区演出形式。
论坛剧场起源于巴西剧场大师奥古斯都·波瓦(1931-2009)所创造的“被压迫者剧场”。其最大的特点是让观众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见替代演员化解剧中的危机,使观众从被动的观赏者转变为主动的观演者。戏剧盒是推动新加坡论坛剧场的先驱,多年来和无数的机构合作,创作了许多论坛剧场演出,探讨过的议题包括家暴、离校青少年、嗜赌、种族歧视和恐怖主义等。
郭庆亮曾经在1991年一篇《联合早报》的访谈中表明戏剧盒鲜明的社会参与意识。他尝言,戏剧盒希望能够以戏剧刺激观众思考、探索,并从中传递戏剧盒对社会现象的看法。3在确立了社会参与的方向后,戏剧盒便以全岛各地巡演的方式,主力拓展社区剧场,将具有社会接触与参与性质的剧场带入社区的核心。离开传统剧场空间,戏剧盒采用论坛剧场与特定场域演出为主要方法,与观众建立互动,通过创作在社区开启对话空间,引导观众探讨和反思切身的社会议题,让艺术和戏剧更加贴近生活。郭庆亮认为,论坛剧场是戏剧盒的一个重要元素,深度的演员与观众之互动使艺术不仅是个成品,更是实践。4
这些有别于传统在正规剧场呈献的论坛有社区剧场的演出,数量更多,涵盖面更广,使戏剧盒的作品,不仅反映和议论现实课题,也介入社会,成为行动主义的重要参与者。5通过社区剧场的开拓,戏剧盒将戏剧带给草根民众,同时进入普罗大众生活的社区空间,让他们有了发声的机会,奠定了剧团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参与意识的剧团”的理念。6
多媒介与多语创作
近年来,为了触及越来越多元的观众,戏剧盒也不断开发多媒介和多语言的创作。例如,参与性多语言社区剧场《不知岛》系列,通过深入地方的采访和研究,勾勒出一个社区的边缘化,从而吸引观众参与其中,来思考历史保护和政治能动性等问题。72014年在河水山组屋区演出的项目《不知岛的时光》更是首个以地域为界的社会剧场。后来,剧团在2015年首次演出的参与式剧场《一堂课》也尝试让观众更深入地参与创作的过程,鼓励观众在土地空间这个课题上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主导剧情的发展。2016年,在教育部品格与公民教育处的支持下,这部作品进行改编后走入了校园,让年轻观众也有机会参与。2024年,受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委约,戏剧盒改编丹尼尔·海因斯的播客故事《不中用的狗》,为儿童观众呈献《我的“汪汪”在哪儿?》,以充满趣味和互动的方式,讲述一段发掘天赋的自我探索旅程,显示戏剧盒持续开拓更广的观众群。
戏剧盒的代表作品
戏剧盒的代表作包括:
- 因涉及同性恋课题成为新加坡首个限制级华语剧的《异族》(1992)
- 与新加坡剧作家亚非言合作的多语剧《逃亡》(2002)
- 李邪创作、编剧兼演出的《阴道独白》(2000、2003)
- 李邪导演与编剧、以新闻剧场为蓝本的社区剧场《大歹纪》系列(2005)
- 郭庆亮与爱玲莫思比联合编导、探讨种族关系及恐怖主义的论坛剧场《是恶作剧还是犯罪?!》(2007)
- 郭庆亮编导、挖掘社群记忆为主旨的社区参与性剧场《不知岛的名字》(2007)
- 为户外演出量身订造的移动型剧场《弹珠移动聚场》(2015)
- 探讨临终课题的跨领域艺术体验《两面之间》(2013至2023)
回顾新加坡华语剧场的发展史,剧场与社会、政治、文化等体系不断进行互动、对话、抗衡与协商。新加坡现代剧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超越“为艺术而艺术”,以剧场作为有效媒介,实践对于社群、社会、政治参与性的关注。8而戏剧盒就是其中的代表剧团之一。从传统剧场发展到黑箱剧场、论坛剧场和社区剧场,戏剧盒不断通过作品将尖锐的问题抛向观众思考,鼓励实践中的反思。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戏剧盒也通过研讨会和培训计划等,积极创建一个有可持续性的本地艺术生态系统。例如,戏剧盒经营长达15年的“白色空间”培训项目、“艺树人”青年支部等计划都在全方位地培养具有社会意识、不断提问、试探甚至挑战思想观念的青年以及新一代的剧场工作者。
黄浩威,《戏剧盒与新加坡的社会剧场:文化干预与艺术自主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八方文化创作室,2011。 | |
柯思仁编,《戏剧盒30关键词》。新加坡:戏剧盒,2022。 | |
柯思仁编著,《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新加坡:戏剧盒、新加坡国家博物馆,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