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以歌舞演故事”的华族戏曲,华语戏剧(话剧)是一种主要通过对话(对白,独白)等手段来表现舞台叙事、戏剧冲突、人物塑造的剧场演艺形式。新加坡华语话剧的出现始于20世纪初,远晚于在19世纪末就扎根于新加坡的华族戏曲。

华语话剧的诞生,从社会历史发展而言,源于20世纪初的华人知识分子及其新晋观众日益不满足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形态及内容,因而催生了更“现代化”的演绎形式。1

泊来落地(1913-1917)

新加坡华语话剧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自1913年,香港振天声改良白话班的“白话戏”演出,地点在牛车水升平园。2同年,牛车水的粤剧表演场所梨春园也上演了由本地团体耆英善社组织的白话戏,被认为是“开创了新加坡现代戏剧的首例”。3

当时,这类有别于传统戏曲的舞台演艺样式在中国被称为“新剧”、“文明戏”、“爱美剧”或“白话剧”。1928年,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学习西方戏剧的导演洪深(1894-1955)始将其进一步定义为“话剧”。在新加坡,这类演出当时也被称为“新剧”,4后也被称为“白话戏”。“白话”即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以区别于华族戏曲中文言文的念白和唱词。本地学者柯思仁的考察表明,当时在新加坡出现的此类“白话戏”所采用的语言,大多数很可能是本地不同籍贯的华语族群的各个方言。5

1914年,新加坡出现了由几个主要书报社共同发起组成的第一个正式白话戏团体:国风幻境慈善班。其于1915年首演了《黑海慈航》《害人终害己》及《国怀兴学》等剧目。6同年,本地也成立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戏班女界慈社,并在升平园慈善演出。7

柯思仁指出,其时中国剧团南来演出的白话戏,以及本地于20年代出现的活跃白话戏演剧现象,标志着新加坡的现代戏剧已基本奠基。8

萌发跃动(1918-1927)

成立于1918年的仁声白话剧社于同年为赈灾筹款,首次演出了三个剧目:《洞房剑影》《循环镜》和《风流毒》。其于1920年的再次演出后,又在1922年至1926年之间,每年均举行三至四次的例常演出,由此便也带来了1920年代更多本地白话戏社团的萌动及发展。这个时期成立的白话戏剧社多为业余演剧团体,除了仁声,比较活跃的包括青年励志学社(1919)、通俗白话剧团(1924)、白话慈善剧社(1920)、海天俱乐部(1920)、青年进德会(1921)、同德书报社(1922)、行余励志学社(1923)、同文书报社(1923)和昙花镜影剧社(1926)。

学生(包括校友会)演剧也是新加坡早期白话戏萌发跃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早在1915年,养正学校学生便组织了白话新剧社,演出了《毒妇现形》《好男儿》《同恶有报》及《假狗案》,开本地学生演剧风气之先。据柯思仁统计,从1919年开始至1920年代,本地有多达40多所中小学校均举行了各类学生演剧。9

这一本地华语白话戏萌动时期的演剧,多为公益事业,剧目均多还处于萌芽阶段,好些没有剧本,而只有一张幕表,有些的剧本尚显粗糙。10可见,此时演出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白话戏在内容构成和艺术形式方面尚缺乏明确的自觉定位。

发育蜕变(1927-1937)

     1927年起,新马报章出现了“把南洋色彩放进文艺里去”的讨论。随着《光华日报》刊文《南洋新兴戏剧运动的展开》,11《叻报》也于1929年刊载了署名黄僧的一篇文章,提出艺术“要植根于南洋本土,创作出南洋特色的文艺作品”。12据统计,1922年至1932年之间,本地创作的华语剧本达22个。13而从1933年起,当时的马华话剧活动中心已从槟城转移到了新加坡。

除了当时原有的、主要演出华族戏曲的新舞台、庆维新、庆升平、同乐园以外,1921年建成的欢乐园、1923年的新世界、1930年的大世界和1936年的快乐世界(1966年改名为繁华世界),均设有多个舞台,提供了戏曲和白话短剧的演出。同时,这一时期从中国来到新加坡献艺的职业歌舞剧团——包括中国流行音乐之父梨锦晖率领的上海明月歌舞团(1928)及同样来自上海的梅花歌舞剧团(1933/1935)——也演出滑稽戏和新型话剧。

另外,于1919年成立的青年励志学社(1929年改名为青年励志社),成为1930年代初本地白话戏演剧的主力。该社曾在1920年代两次进入维多利亚纪念堂(今维多利亚音乐厅)14,分别上演《游艺会专场》(1923)和《可怜闺里月》(1924),开华语演艺进入专供西人演艺场地的风气之先。该社后来于1933年在那里演出的四个本地原创短剧《芳娘》《绿林中》《一伺女》《兄妹之爱》,被认为是激活了当时新加坡华语剧坛的盛举。15同年,本地还出现了另外三个均由当时活跃社团举行的重要演出:《南归》(爱华音乐戏剧社),《社会钟》/《除夕》(爱同校友会)及《生活的意志》(南芦学友会)。

这种种活跃现象可被视为新加坡华语剧场在其成型过程中重要的发展蜕变。

成熟成型(1937-1945)

1937年,中国发生“七七事变”,话剧活动成了本地华人支持抗战救亡的主要文艺形式。由此,新加坡华语话剧在频繁的演出中不断走向成熟,这时期被认为是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16

首先,新加坡的学生演剧活动此时已相当成熟。1937年,本地舞台出现了一批本地学校演出的海外华语话剧经典,如崇福女校演出曹禺(1910-1996)的《雷雨》、南华女校演出田汉(1898-1968)的《回春之曲》。

同年,新加坡业余话剧社成立,社中集中了戏剧界、教育界、音乐界、美术界的各方名流。1938年至1939年间,业余话剧社在各种场合多次演出与抗战相关的各类剧目,如《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日出》及《雨夜》。

1945年的话剧演出,剧目不详。(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此外,这一时期从中国南来的专业演艺剧团,如武汉合唱团(1938)、新中国剧团(1940)等,或客席巡演驻演,或与本地团体合作演出,其带来的除了成熟的经典大戏外,更多的是关于抗战的原创剧目,由此,也激发了更多本地华语话剧原创剧目的出现。

据统计,1937年至1941年之间,新加坡发表的华语话剧作品达77部。这些作品虽多为关于抗战救亡的主题,其题材内容也反映新马一带的现实生活。如此,演剧内容的“在地化”,因此也成为本地剧作家的创作追求。17其中,独幕剧、方言剧则多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形式。

1939年,英国宣布对德宣战,新加坡颁布了战时法令,正规戏剧活动日趋困难。业余话剧社被迫暂时解散。1942年初,新加坡沦陷,街头演剧活动完全停止,华语话剧于是进入了低潮期。

蓬勃重起(1945-1959)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成立,新加坡经历了从“反殖”,到“自治”,再至“独立”的建国历程。本地华语戏剧也开始复苏,呈现出蓬勃活跃的新貌。

这长达15年的反殖时期,柯思仁将其称为“具有强烈社会关怀意识的新加坡现代戏剧最蓬勃活跃的时期之一”。18

在“反殖”的第一个阶段,1945年至1949年间,新加坡出现的华语剧团多达17个,包括星洲实验剧团、海鸥剧团、儿童剧团、中华剧艺社、民声歌剧团、琼崖二南剧团、新龙凤闽语剧团等。19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一批专业编剧和导演的出现,如星洲实验剧团的朱绪(1909-2007)、刘仁心(1924-2000)、林晨(1919-2004),以及儿童剧团与海鸥剧团的杜边(1914-1997)等。

此外,这一阶段本地还有多达28个业余社团的演剧活动。较为活跃的包括民主青年团、爱华音乐戏剧社、钟声音乐戏剧股、养正校友会、华人基督教青年会和福建会馆教育促进会等。20这时期也出现了七个职业工会所属的演剧团体。21

学校演剧团体,当时也有22个。这一阶段,新加坡学校演剧的重要成果便是中正中学于1954年在维多利亚剧院推出的华语戏剧经典《家》。就演出的专业性而言,这次演出被视作当时马华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2

与此同时,两个海外剧团的演出也促生了不少成熟的华语剧作,如香港明星剧团的粤语版《雷雨》(1945),以及中国歌舞剧艺社原创的《风雨牛车水》《风雨三条石》(1947-1948)等。这一阶段,战前曾经出现的方言剧也重新登场。23

这一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批新型演剧团体出现了,如由中学教师组成的中教剧团(1953)、康乐音乐研究会(1954)、丽的呼声华语话剧研究组(1954)、中正中学戏剧研究会校友发起的新加坡艺术剧场(1955)、由歌台职业艺人组成的艺人剧团(1956)、原中教剧团主要成员为骨干的艺联剧团(1957)、南大戏剧会(南洋大学戏剧研究会)(1957)、国泰演员训练班(1958)、星洲剧艺社(1959)等。

1955年的话剧演出,剧目不详。(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虽然这些演剧团体被称为“业余剧团”,然无论就其选择剧目的经典性和挑战性而言,还是从报刊文章对其演出状况的评论来看,这些当时的非职业演剧团体均都显示出其相当的专业演出追求及水平。其中,尤以艺术剧场与艺联剧团的演出更为频繁,上演剧目皆多为海外华语话剧经典。这两个剧团也活跃至今,成为本地两个现存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华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