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剧场是新加坡重要的双语戏剧团体。实践剧场的前身为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创办人是同为新加坡文化奖得主的剧作家郭宝崑(1939-2002)及舞蹈家吴丽娟。

1965年,郭宝崑和吴丽娟将他们在澳洲受训的经验与模式带回新加坡,成立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一开始就强调训练与实践并重:在训练方面,有系统的专业戏剧与人文课程;在实践方面,则是不断尝试新的剧作与剧场形式。表演艺术学院的第一个戏剧演出,是1966年的《考验》。评论者认为,《考验》的舞台设计与灯光运用,是剧场的一次大变革,一改传统上每幕更换道具,而改用灯光表现空间、突出人物塑造的做法,带来新颖的观剧体验。随后的演出,如《生命的决堤》《黑魂》《高加索的母亲》,亦是继续通过结合写实与写意的布景与灯光设计,探索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形式。

1967年,表演艺术学院开办第一期的戏剧训练课程,此戏剧班办了20多届,直到1984年停办,培养了众多戏剧人才。1968年,学院的集体创作剧《喂!醒醒》,将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1898-1956)剧场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本地社会课题与人物的处理上,充分表现学院不断进行剧场形式的实验。

1972年,戏剧班学员创立独立于学院之外的南方艺术团(1976年改名为南方艺术研究会),是1970年代上半期最活跃的剧团之一。

从1960年代下半期开始,不少民间剧团展现强烈的左倾路线,关注底层阶级的困境,以阶级抗争的方式表现对社会的理想。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也不例外,甚至成为这个时期遭遇最多禁演的团体。该学院1969年的集体创作《挣扎》、1971年《青春的火花》都未能获得演出准证,无法公演。为了避免多幕剧一旦被禁,就无法演出的情况,表演艺术学院自1969年开始,采用综合性的演出方式,推出包括短剧、诗歌、舞蹈、歌唱等节目的“文艺晚会”。除了公开演出,学院也举行各种内部的“学习观摩晚会”,维持其活动力。

郭宝崑的翻译戏剧

早期新加坡戏剧演出的剧本,除了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品,也有来自欧洲(尤其是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经典。后者的话,一般剧团普遍采用中国翻译的剧作。郭宝崑另辟蹊径,没有用现成的中文翻译,而是亲自从英文原著或译本再次翻译成中文。上述的三个作品《考验》《黑魂》《高加索的母亲》,都是郭宝崑翻译的剧本。这三个剧作,都是20世纪40、50年代的作品,充满强烈的现代意识与阶级抗争的精神。

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在1973年后更名为实践艺术学院,1984年再度更名为实践表演艺术学院。1986年,实践话剧团成立。1988年,“实践表演艺术中心”正式注册,以实践表演艺术学院和实践话剧团两个核心的实体并行运作,并迁入史丹福艺术中心。

半专业的双语剧团“实践话剧团”创团成员与郭宝崑(后排左一)在1986年的合影。创团成员包括吴悦娟(前排左起)、洪艺冰、朱秀凤、林书奋,以及王德亮(后排左二)。(实践剧场提供)

1980年代以后的华语剧场繁盛期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的社会与经济进入稳定发展状态,开始积极启动文化与艺术的规划。加上全球冷战局势渐缓,为跨国、跨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有利条件。这时期,郭宝崑除了扮演本地华语戏剧界重要中介及推手的角色,也在戏剧艺术,以及更大范围的文化界与知识界,扮演重要的角色,学者将这长达20年的重要时期誉之为“郭宝崑时代”。

1976年上半年,新加坡政府援引内部安全法令,逮捕50名被指控涉及马来亚共产党地下活动的人,其中包括郭宝崑。郭宝崑被拘留了四年又七个月。在这期间,由吴丽娟带领实践艺术学院。1982年,郭宝崑获释后参与编导的第一个原创作品,为在文化部主办的艺术节首演的华文戏剧作品《小白船》。《小白船》由14个华文剧团联合演出,标示着本地华语戏剧逐渐脱离1970年代后半期的蛰伏状态,开始进入官方视野。1984年,郭宝崑以剧作《棺材太大洞太小》开始以中英双语编导戏剧。1988年,他也带领多个语文背景的演员创作多语剧场《寻找小猫的妈妈》,剧中出现英语、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等新加坡人熟悉的语言,被视为跨界交流的代表人物。《寻找小猫的妈妈》虽然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出现多种语言同时展现在剧场中,不过,却是不同语文背景的戏剧工作者第一次合作,共同创作新加坡式戏剧。

于1988年演出的《寻找小猫的妈妈》,开拓本地多语种戏剧作品的发展道路。(实践剧场提供)

郭宝崑创立的艺术团体和机构,除了表演艺术学院和实践话剧团,还包括电力站艺术之家(1990)、剧场训练与研究课程(2000,与沙士达兰联合创办,今跨文化戏剧学院)等。他获得的奖项包括新加坡文化奖(1989)、亚细安文化奖(1993)、法国国家艺术及文学骑士级勋章(1996)和新加坡卓越奖(2002)。吴丽娟也在1995年获颁新加坡文化奖。

实践剧场的诞生

1996年,为了向年轻一代推广传统木偶戏,实践表演艺术中心成立“十指帮”。1999年,十指帮成为独立剧团。

1997年,实践话剧团改名为实践剧场。2002年,郭宝崑逝世,吴熙和郭践红出任联合艺术总监;2006年,郭践红成为艺术总监。延续着重要的“游戏”精神,以原创文本为根基,持续探索更具实验性质的艺术形式。

2005年,实践剧场呈现了改编自郭宝崑原创剧本的《老九》音乐剧,成为实践剧场华语音乐剧创作的重要里程碑。此外,实践剧场也持续透过“华文小剧场节”(2011-2017)、“戏戏节”(2018-2021),以及“实践实验室”(2013)、《艺术农庄》(2017-2020)、“实践艺术工作者计划”(2018至今)等不同计划,加深本地剧场与世界的连结,积极培育新加坡的艺术创作人才。

《老九》音乐剧于2005年演出,这是实践剧场首次推出华语音乐剧。(实践剧场提供)

2016年,实践剧场搬迁至滑铁卢街三栋联排的双层建筑,其会所附设一座多功能的黑箱剧场。隔年,实践剧场在会所一楼设立一间咖啡厅兼艺术空间“实堂”,强化与在地社区的连结,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创作焦点。结合用餐体验和故事交流的《休息实间》(2017至今),就是实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实堂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直接影响到实践剧场的制作模式。

为了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实践剧场也透过“实践教育工程”持续举办儿童课程,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剧场作品与《儿歌新唱计划》(2017至今),让艺术走进家庭、校园和社区,成为新加坡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实体演出全面受影响。实践剧场因而尝试运用网路,架设结合影片播映、演出直播、闯关互动的线上平台,开启别具一格的数位剧场体验。它也联合数位科技公司共同研发直播串流系统“XIMI戏拟”。

实践剧场至今仍是新加坡最有代表性的剧场之一。

 

编按:本文整理自新加坡学者柯思仁编著《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经编者及出版社同意修订并授权刊登。在此也感谢实践剧场协助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