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属于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聚居地区。潮剧因活动中心在潮州并以潮州方言演唱而得名。潮剧跟随着潮州人“过番”的足迹,漂洋过海,在海外落地生根,也在当地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程式。新加坡潮剧的出现,至今最明确的记载,是李钟钰(1853-1927)在1887年《新嘉坡风土记》中的记录,“戏园有男班女班,大坡共有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而据推断,早在19世纪初,新加坡就应有潮剧活跃于酬神仪式的场合中。由此看来,潮剧在新加坡的发展历史也有近两百年了。

最早戏班

根据《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1982-1983)》中叙述:“战前及战后初期,职业性的潮剧团体有:老赛宝丰、老赛桃源、中一枝香、老三正顺、老怡梨春、老中正顺、老宝顺兴、老赛永丰、老玉楼春、新荣和兴、三正顺香、中赛桃源、中一天香、老一枝香、老玉春香、老正天香等,稍后又有织云潮剧团、新一天彩潮剧团、潮艺剧团、鮀江潮剧团、新桃源春等,最后,又出现一班老富贵春和一班金鹰潮剧团。”

老三正顺班潮剧戏班为九皇大帝圣诞上演的酬神戏,1930年代。(苏章恺提供)

19世纪新加坡潮剧表演的场所多在庙宇前或街边,因而称之为街戏。演出多在潮州人的庙宇如粤海清庙前及潮州人聚居的地方,如顺丰街(十八溪墘)、万顺街(山仔顶)、长兴街(十八间后)、和顺街(老巴刹口)、新巴刹边、陈圣王后、皇家山脚及怒吻基等。后来潮剧演出的场合也有相对固定的戏园、游艺场和剧院等。当时的四大潮剧戏园分别是:怡园、哲园、同乐园和永乐园。

新加坡20世纪初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这使得戏剧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许多潮剧戏班于1920年到1940年间相继来到新加坡演出,并在南洋各地巡演,使得南洋的潮剧舞台焕发生机。1930年代潮剧舞台热闹非凡,一个戏班平均60人,经营者大多财力充足,而戏班间常有激烈的竞争,各戏班各出奇招以吸引观众。

潮剧演出虽说是潮籍人士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早期华人社会普遍轻戏子,也认为欣赏“白话戏”不够文雅且有失身份,进而推崇较为文雅的汉剧。本地一些富商贵人便自行组织了以唱汉剧为主的业余剧社,以怡情自乐。因此,余娱儒乐社、六一儒乐社、陶融儒乐社、星华儒乐社等业余剧团应运而生。这些业余剧团除了在闲暇之余“操丝竹以遣兴”,也登台献演、时常为不幸之灾难义演筹款。

新加坡四大儒乐社响应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筹赈华南水灾的号召,在快乐世界联合义演汉剧,1947年。(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馆藏,苏章恺提供)

潮剧电影

1950代末至1960年代初,本地潮剧进入了一段兴盛时期。1959年9月,第一部中国潮剧电影《火烧临江楼》在新加坡上演后,造成轰动。之后五年内,《苏六娘》《告亲夫》《陈三五娘》《乳燕迎春》《韩江花似锦》《刘明珠》等先后输入新加坡,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本地的传统潮剧戏班开始仿效潮剧电影,纷纷将银幕搬上戏台。本地多家业余儒乐社不但改演潮剧,像南华儒剧社(今南华潮剧社)这样的业余剧社也在此大环境下在1963年时应运而生。

开启本地潮剧电影热潮之作《火烧临江楼》的电影宣传单,1959年。(苏章恺提供)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潮剧面对现代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传统潮剧团体和演员继续努力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以保持其在新加坡文化中的地位。

目前依然活跃的职业潮剧不多,其中包括成立于1864年的老赛桃源潮剧团。老赛桃源在20世纪是本地潮剧界的“金漆招牌”,也是当时戏班规模数最大的。名导演林如烈(1906-1981)、头弦林木昭、小生蔡宝珠和花旦李秀兰都是戏班里的灵魂人物。2017年前电视艺人沈炜竣接手老赛桃源潮剧团,为传统酬神戏找到新观众,带着戏班转型继续唱下去。

老赛桃源是新加坡潮剧界的金漆招牌。图为剧团1951年出版的新年特刊,封面是花旦李秀兰。(苏章恺提供)

而目前相对活跃的业余潮剧团体中,以在2018年底易名的南华潮剧社较为突出。南华潮剧社于2023年获颁新加坡华族文化贡献奖(团体奖)。在社长卓林茂的带领下,南华进行了具规划性的转型,积极栽培新血,培养年轻戏曲人才。其中青年演员陈纬恬还荣获新加坡戏曲学院颁发“2016年戏曲胡姬花奖”中的新苗奖,目前在南华担任艺术指导。

南华潮剧社近年积极培养戏曲幼苗,为本地潮剧的传承尽一分力,2018年。(南华潮剧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