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种语言以及东西方文化同存共处的新加坡,华族戏曲是新加坡华族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表达形态与传承载体。

有关新加坡的华族戏曲,西文与华文等历史文献多年来均有所记载。最早关于新加坡华人的演戏记录,当见于1845年出版的美国考察团司令查理斯·怀克斯(1798-1877)对农历新年华人街戏情景描述。1之后,曾任中国驻新加坡领事的李钟珏(1853-1927)在《新加坡风土记》中更有关于其在1887年所目睹的戏院演戏的具体记载:“有地名牛车水者,在大坡中,酒楼戏院妓寮毕集……戏院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惟彼乡人观之……”2

戏院、茶楼、游艺场

据载,在1893年之前,新加坡就已有八间戏院:坐落在牛车水史密斯街36号的梨春园、位于大坡哇央街21号的普长春戏院(后改名为庆维新)和24号的庆升平戏院、马真路41号的怡园、同在马真路上的景春园、阳春园、丹桂园和升春园,和纽马吉路(俗称“奉教街”)61号的哲园。3在这些早期戏院中,梨春园、庆维新和庆升平专演粤剧(庆升平后来也演闽剧与京剧)。而哲园、怡园则以演潮剧为主。4

20世纪初,牛车水又新建了两座戏院:1921年建于新桥路和水车路口交界处的东方戏院(后改名中华戏院,今东方广场)、1928年建在其斜对面的天演大舞台(1938年租给邵氏机构,改名皇后戏院,专演粤语电影,1945年改由大华影片公司承租,改名大华戏院)。

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曾是梨春园的所在地。摄于1999年。(取自《海峡时报》,新报业媒体授权转载)
从前的天演大舞台,旧大华戏院,2010年。(取自《联合早报》,新报业媒体授权转载)

早期牛车水一带的茶楼也常有华族戏曲演唱,如大东酒楼、南唐酒楼、南天大酒楼等。南天大酒楼(今裕华大厦)由喜爱粤剧的富商余东璇(1877-1941)兴建,其六楼的天台为茶楼,早先演唱粤剧,后也演唱京剧。

建于1923年位于实龙岗路与吉真那路的新世界是新加坡首座大型娱乐休闲场所(1923-1987),提供免费的戏曲、话剧和歌唱演出。1929年,在牛车水附近的金声地区,一名本地富商出资买下一块地皮,建起了大世界游艺场(1931-1981),也提供免费的各类戏曲与话剧表演。1935年,又有人在蒙巴登路和芽笼路之间建起了一个大型游乐场快乐世界(1937-1964),后改名繁华世界(1964-2000),里面有两个专演戏曲大戏的舞台,广东戏、潮州戏和福建戏均在那里轮流上演。

福建戏

新加坡的华族戏曲主要是随着中国南方福建、广东包括海南等地早期移民的到来而传入。作为一个戏曲大省,福建有着诸多历史悠久的华族戏曲种类,如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等,然却没有专称为福建戏的剧种。福建戏是狮城华族戏曲“在地化”过程特有的历史结晶。

闽剧,也称作福州戏、福清戏,是用福州话进行演唱和念白的福建地方戏曲剧种。闽剧的曲牌体音乐大部分自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而来。在新加坡,闽剧在广义上被称作“福建戏”,早期其实专指“高甲戏”。5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南部广大闽南方言地区、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其始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迎神赛会,从简单武打表演发展为故事情节演绎,至清末,从昆曲、徽戏、弋阳腔、京剧等剧种得以养料,逐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因其表演须搭高台,穿甲持戈,故被称为“高甲戏”。

高甲戏也是新加坡历史上最早出现来自于中国福建的地方戏曲剧种。61843年以前,就有来自福建南安的高甲戏班到新加坡演出,随后又有福金兴班(1844-1850),福裕兴班(1851-1857),福全兴班(1855-1860)和溪东班(1862-1866)等的到来。7由此,新加坡的高甲戏演出逐渐兴盛,至20世纪初达到其鼎盛时期。8

20世纪初,福州人大批南来新加坡,也带来了兴旺一时的福州戏(闽剧)。1920年至1940年期间,南来的福州戏包括新赛乐(1928)、群芳女(1927)等戏班。9随后,新加坡也出现了最早的福州戏团体“四维俱乐部”(1930),作为当时新加坡福州会馆属下的社团,其专演来自中国的闽剧。10

歌仔戏也是闽南语系的方言剧种。明末清初(17世纪),闽南地区的移民将源自民歌小调的锦歌传入台湾,逐将诗词配上台湾方言,经过“歌仔调”和“歌仔阵”等几个阶段,亦被发展为“歌仔戏”,并流传于全台湾。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又将其带回闽南龙溪和厦门等地演出并得到广泛传播,期间尤以漳州芗江流域为甚,有多达250多处歌仔戏学馆 111954年,此类表演形式被中国官方正式定名为“芗剧”。12

1930年,歌仔戏凤凰班首先抵达新加坡,演出于新舞台(庆升平),随即便有其他的歌仔戏班如凤舞社、赛凤凰、新凤凰、同意社、德盛社、丹凤社等先后前来,演出于戏园、游艺场,或是甘榜乡村等处。13

1936年,已经在新加坡落地扎根的高甲戏班福永兴也开始改唱歌仔戏并将其戏班更名为“新赛风魏记闽剧团”。由此,高甲戏班在本地便日渐式微。1942年,随着同复兴戏班的解散,曾经在新加坡兴盛达百年的福建高甲戏便走进了历史,取而代之的便是被称为芗剧的歌仔戏。从此,歌仔戏便开辟了新加坡福建戏独特的里程碑。这个从高甲戏至闽剧进而到芗剧(歌仔戏)的嬗变过程,便是新加坡福建戏在此过程中对诸多地方戏曲剧种进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演变与成熟。

潮剧

潮剧,也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广东戏曲三大剧种之一(另两种分别为粤剧与广东汉剧),也是华族戏曲中的十大剧种之一。作为华族戏曲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潮剧是元(朝)明(代)南戏的一个分支,是南戏在潮州方言区逐渐衍变的地方化戏曲,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其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亦可被溯源至史上唐(朝)百戏、歌舞、大曲等中原文化及至彼时岭南大郡的传播输入。潮剧音乐还有着各种华族地方戏曲剧种中并不多见的帮声传统。潮剧也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至清光绪(1875-1908)末年,潮剧的繁荣达到了顶峰时期,并传播至沿海各地,如上海、雷州半岛、海南、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而新加坡则是潮剧在东南亚地区传播与发展的重镇。除了1853年就已扎根新加坡的老赛桃源班外,老玉楼春也是最早(1900年)到新加坡的潮剧戏班之一。此外,还有晚其10余年到来的老赛永丰、老荣和兴、老万梨春等戏班。

粤剧

粤剧,也称为广府戏、广东大戏,是一种可被溯源自元代南戏的广东主流剧种,源于佛山,出现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的广东广西地区,以粤方言演唱。

清咸丰四年(1854年)间,广东鹤山粤剧武生名伶李文茂(生年不详-1858)响应太平天国(1851-1864)起义,于佛山率领其梨园弟子组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攻城池,杀知府,自立国号,后又被清军所灭。清政府为消灭其三军势力,残杀艺人,并禁演粤剧达15年之久。在此期间,当地粤剧艺人便流落外乡或移居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海外各地。1857年,新加坡的粤剧艺人在牛车水豆腐街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梨园堂(1890年改名为八和会馆),以此帮助流落到此的广东粤剧艺人。由此,新加坡也被称为粤剧的“第二故乡”。

京剧

作为华族戏曲艺术最主要的代表性剧种,京剧形成于清道光(1782-1850)与光绪年间(1875-1908)。14京剧是从其前身徽剧(通称皮黄戏)发展而来。几乎与新加坡的开埠(1819)及其发展同步,京剧在其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1790年至1880年的孕育期,1880年至1917年的成熟期,和1917年至1938年的鼎盛期。15

根据史料考证,最早在新加坡演出京剧的是福祥生京班,其由来自福州的徽(戏)籍戏班“祥生班”班底再加上选自京、津、沪三地的演员达90余人组成。演出时间为1893年12月27日至1894年1月6日,演出地点为牛车水的庆升平戏院。16

当时京剧已经发展为流传于中国各地的皇家戏曲剧种,便也有新加坡的福州戏班仿照福祥生京班,从中国各地请来京剧演员加入福州戏班演出。如1910年,驻演于庆升平的新祥和班便也从厦门请了80多名京剧演员南来,渗入该戏班进行同台献艺。由此,福州戏与京剧演员同台演出也已成为当时新加坡京剧舞台的一个重要特点。17

琼剧

琼剧又称“海南戏”,与梨园戏、潮剧等都有渊源关系。琼剧的前身为“土戏”,初从闽南和潮汕一带传入海南,所唱声腔源自弋阳腔,高亢激越,一唱众和,后又吸收海南民歌小调和“歌舞八音”等乐曲,发展成为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18

清咸丰(1831-1861)年间,海南万宁龙滚村艺人庆寿兰(1805-1895)建立于1852年的琼顺班在海南岛内各地演出。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民间反清情绪高涨,进步艺人大量编演反清戏,屡遭清兵追捕。庆寿兰便于1859年率其戏班出走南洋。琼顺班抵达新加坡,成为琼戏南播最早的文武大班。庆寿兰所创立的星洲剧社便成为琼戏在新加坡的开拓者。

1920年代,广东军阀混战,大批琼剧艺人飘洋过海来到了新加坡,其时有琼汉年剧团、秀明(三升半)(1927)、吴发风(1927)等戏班,由此开始了新加坡琼剧的兴旺时期。

五大剧种以外

在本地华族戏曲独特的生成与嬗变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非常重要的(广东)汉剧(也被称为“外江汉戏”)的流入与传播(1910-1940)。其通过先后成立的多个业余儒乐社,如余娱儒乐社(1912)、六一儒乐社(1929)、陶融儒乐社(1931)、星华儒乐社(1935)等,在当时继承了(广东)汉剧实践,发展了新加坡的儒乐艺术,影响并形塑了当时及至今日的新加坡潮剧艺术的发展及其演绎特色。

近30年来,(上海)越剧也先后被介绍并引进本地,新加坡华族剧坛由此也出现了不少新成立的本地越剧演出团体,且其正不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