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社是活跃于1960、70年代的少儿文艺团体。该剧社从广播剧出身,之后成为舞台演艺的佼佼者,也从事出版业务,可谓全方位展现社员的才华。

创立于1965年6月12日的儿童剧社,最初附属于新加坡广播电台华文部。1964年底,电台因缺乏华语儿童演员,决定开办训练班。电台导播符和琳(1940-1990)负责招生,同是广播员的程茂德(1936-2007)后来接手担任导师。1程茂德是本地广播剧和青少年戏剧的推手之一,对华语戏剧、舞台演艺等领域有着深远影响。2

训练班的初衷是培养广播剧演员,但程茂德希望学员能朝多面发展与学习,因此也为他们制定走上舞台的目标。首届训练班开课当天便是“儿童剧社”成立之日。

儿童剧社的遴选标准严格,应征者必须有优良的学业成绩,以及歌唱舞蹈的潜能。首两届训练班共吸引多达2000人报名,最终仅选出约60人。剧社学员都是在校的中、小学生,通常在周末活动,进行排戏、录音、华语语音训练,以及哑剧表演等。剧社除了在电台上课外,程茂德岳父在加东阿德路的一排旧矮屋,也是剧社活动大本营。

发展与活动

程茂德将不少世界名著、寓言和民间故事改编成广播剧,由学员演出。儿童剧社在1965年8月8日播出的第一个广播剧,是前苏联时期的作品《没子弹的猎枪》。除了儿童广播剧,剧社也在同年12月4日播出第一个访谈广播节目《艺苑新声》,让听众认识这些小演员。每周播出的两档节目都受到欢迎,让剧社逐渐收获一批忠实听众,包括对岸的马来西亚。儿童剧社的成功,鼓励其他以儿童为对象的团体成立,如丽的呼声儿童话剧组(1967年成立,后改称少年儿童话剧组)。

儿童剧社成立一年半后,于1966年12月首次登台演出,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演“儿童话剧之夜”,五晚的门票全数售罄。由于观众反应热烈,演出里的三个独幕剧《借雨伞》《宿舍风波》《儿童节前后》后来被录制成电视节目,让错过现场演出的观众有机会观赏。剧社最经典的演出要属多幕剧《表》,于1968年4月在维多利亚剧院演出七场。这个舞台剧也曾被录制成电视节目。儿童剧社之后曾与电视台合作,拍了《恩情深深》以及两个单元剧《失落的琴声》与《轨》。

1969年初,剧社成立多个小组,包括文艺组、口琴组、男声小组、女声小组、童声小组、舞蹈组、钢琴组、手风琴组、摄影组、美术组。过后条件成熟了,又成立铜乐队和民乐队。3

儿童剧社也投入出版工作,1969年1月出版第一期《骆驼》文艺周刊。“骆驼”之名源于《民报》在1968年开辟的副刊版面,当时程茂德受邀担任主编。骆驼文艺出版社后于1970年3月正式成立,最多曾有近40名全职社员,但只维持几年便在1976年2月解散了。

同样在1970年,电台停播儿童广播剧及《艺苑新声》,程茂德离职电台,几乎全体社员也跟着他一起离开。儿童剧社自此成为独立的团体,开始往专业之路迈进。脱离电台后,随着社员年龄的增长,青年剧社于1971年3月3日正式成立。

全盛时期,儿童剧社与青年剧社拥有500名社员,演出经常满座,场次纪录最多达31场;一轮演出下来,观众人数最多曾累计超过3万人次。儿童剧社从成立到解散的15年间,前后制作了13部舞台表演,并且培养了一代优秀的华语演艺人才。

骆驼文艺出版社出品,儿童剧社演出《儿童文艺之夜》黑胶唱片,1973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骆驼文艺出版社出品,儿童剧社与青年剧社演出《春常在》黑胶唱片,1975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提供)
儿童剧社最后一场演出“小小世界儿童文艺晚会”中短剧《拔萝卜》剧照,1980年。(取自《南洋商报》,新报业媒体授权转载)

剧社活动的中止

儿童剧社在如日中天之时,程茂德却于1976年宣布终止剧社活动。这一年,有不少戏剧工作者因涉及政治活动而被逮捕。程茂德在2005年受访时坦言,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局势,他不愿意看到剧社活动失控而导致类似事件发生,因此认为剧社应暂停活动,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4

以儿童剧社名义举行的最后一次演出,是在1980年的“小小世界儿童文艺晚会”。儿童剧社之后就正式走入历史,但它的影响力已经深入本地华文文教界,好些前社员至今仍秉持剧社的精神,积极培养未来一代的剧艺接班人。例如,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自1987年起开课的少儿演艺训练班,是由方百成、黄树平、黄秀玲、施曼华等前社员一起创立的。

在新加坡建国初年,百业待兴,文化建设有待开展,儿童剧社应运而生,所栽培的数百名文化幼苗,如华亮(1953-1995)、吴雪妮、蔡曙鹏、方百成、王连三、邬伟强、何子石、翟志玉、黄秀玲、林仁余、杨帆、陈兆锦等,后来都成为剧场、广播、电视、文化及教育界的活跃成员;在华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儿童剧社和丽的呼声儿童话剧组等团体,发挥了奠基和播种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