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初期的新加坡华族人口,主要来自中国沿海各地和马六甲,都属外来移民。从马六甲来的漳泉商人,以海峡侨生为主。这批侨生在马六甲由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1开设的华英书院读过书,对英文有相当修养,也有机会在洋商的事务所办事,与掌控国内重要事务的洋人相处。他们来到新加坡这个新兴的都市,构成了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上层阶级。而中国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省与广东省,以方言群体而言主要是闽南人、潮州人、客家人、广府人与海南人。他们当中虽然也有从商的,但大多是散落在新加坡各处的劳工、平民、文士,构成了早期新华社会的中下层阶级。

在新加坡的华人苦力正在码头卸货的场景,此画绘于1873年。(伦敦新闻画报藏品,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00年代的华人苦力。(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移民潮的产生

华人在19世纪远渡重洋,离乡背井,南下来到新加坡找寻生计和定居,主要是两股力量的驱使,一是推力,一是拉力。推力源于中国国内局势的不稳定,苛政之下,内乱不息,社会动荡。后来,经历鸦片战争(1839-1842)的中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并开放五口通商。在海禁政策的松动之下,不少中国人民纷纷出国求存。此外,中国天灾频频发生,苦旱、水患不断,仅在长达267年的清代中,就发生了92年的苦旱和190次的水灾,更时有严峻的台风、地震、瘟疫和饥荒等灾害发生,使得各地民不聊生,更加剧了移民热潮的发生。

另一方面,1870年以后,西方列强在东南亚加速对殖民地的经济开发。不仅在城市港口建设和土地开发上需要大量人力,在种植业、矿业方面也致使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将新加坡开发为繁荣的商港,英国殖民政府便寻来了大量劳工,华人更是他们的劳工主力。殖民地政府积极鼓励移民迁入,并采取自由贸易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移民到来,此为拉力。

南来的劳工,表面上是合法制度中的契约华工,实则大部分是被拐卖来南洋当猪仔的凄惨社会现象。新加坡的发展,不能忽略早期南来的华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