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华人移民新加坡的动力
开埠初期的新加坡华族人口,主要来自中国沿海各地和马六甲,都属外来移民。从马六甲来的漳泉商人,以海峡侨生为主。这批侨生在马六甲由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1开设的华英书院读过书,对英文有相当修养,也有机会在洋商的事务所办事,与掌控国内重要事务的洋人相处。他们来到新加坡这个新兴的都市,构成了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上层阶级。而中国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省与广东省,以方言群体而言主要是闽南人、潮州人、客家人、广府人与海南人。他们当中虽然也有从商的,但大多是散落在新加坡各处的劳工、平民、文士,构成了早期新华社会的中下层阶级。
移民潮的产生
华人在19世纪远渡重洋,离乡背井,南下来到新加坡找寻生计和定居,主要是两股力量的驱使,一是推力,一是拉力。推力源于中国国内局势的不稳定,苛政之下,内乱不息,社会动荡。后来,经历鸦片战争(1839-1842)的中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并开放五口通商。在海禁政策的松动之下,不少中国人民纷纷出国求存。此外,中国天灾频频发生,苦旱、水患不断,仅在长达267年的清代中,就发生了92年的苦旱和190次的水灾,更时有严峻的台风、地震、瘟疫和饥荒等灾害发生,使得各地民不聊生,更加剧了移民热潮的发生。
另一方面,1870年以后,西方列强在东南亚加速对殖民地的经济开发。不仅在城市港口建设和土地开发上需要大量人力,在种植业、矿业方面也致使他们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将新加坡开发为繁荣的商港,英国殖民政府便寻来了大量劳工,华人更是他们的劳工主力。殖民地政府积极鼓励移民迁入,并采取自由贸易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移民到来,此为拉力。
南来的劳工,表面上是合法制度中的契约华工,实则大部分是被拐卖来南洋当猪仔的凄惨社会现象。新加坡的发展,不能忽略早期南来的华工的贡献。
1 | 马礼逊是外国来华的第一个基督新教传教士,曾任职于英国东印度公司。1807年抵达广州,他在广州做了大量文化工作,包括第一个把《圣经》全文翻译成中文并予以出版,以及独自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1818年他和另一位传教士米怜(1785-1822)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和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
2 | Robert Morrison was the first Protestant missionary to arrive in China from abroad, and he served under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He arrived in Guangzhou in 1807, and undertook extensive cultural work in the region. His accomplishments included being the first person to translate the entire Bible into Chinese and publish it. Additionally, he single-handedly compiled the first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in China. In 1818, Morrison, along with fellow missionary William Milne (1785–1822), established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in Malacca and began publishing the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
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 |
林远辉、张应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 |
柯木林,〈华人社团:新华社会的中流砥柱〉。《怡和世纪》,第46期(2022),页68-72。 | |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从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教育出版私营有限公司,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