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融合:新加坡华人餐饮文化
新加坡华人餐饮文化,在早期的时候获得华人移民、区域文化、欧美影响三大管道的滋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本土的活力与创意,也让食物与菜肴产生了独特的在地风味。因此,新加坡当今的饮食版图,不但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色彩、香气、味道,也展示了融合与杂糅的性质。
第一个滋养管道是华人移民脉络,从二战前数百年来自广东、福建的华商与华工,到来自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的移民,到1990年代开始来自中国大陆背景多元的新移民,使得各地华人饮食习惯纷纷传播到新加坡。第二个管道是区域的族群互动,让马来人与印度人及其他种族的饮食料理,跟华人的烹调方式进行了交融,创造了杂糅的食品。第三个管道是早期欧洲的殖民主义,以及现代欧美的全球化影响,也让新加坡华人餐饮内容,吸纳了西方的烹饪方法。
华人餐饮从早期族群传统延异至目前本地特色,在地理空间上也从个人与家庭厨房扩散到新加坡各个角落。无论是早期的沿街兜卖的小吃,还是小商铺(杂货店)、住宅区的小贩中心、购物中心的食阁、学校与工作单位的食堂,都可以看到华人的零食与菜肴,眷顾了华人与其他族群的胃口,也解决了日常吃喝、特定仪式、重大节庆等各种需要。可以说,在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景观里,华人餐饮是其中一大组成。
饮食文化的交汇
早期华人的菜肴,主要分为福建(闽南)、潮州(潮汕)、广东(粤)、客家、海南(琼)菜系,反映了这五个方言群在新加坡社会的组成。后来,川菜、东北菜、湖南菜、上海菜、杭州菜、江苏菜、莆田菜,也随着新移民来到新加坡的饮食版图上。可以说,现今的新加坡华人餐饮,古早味与新滋味并存。有些餐馆的菜单,甚至包含了多种菜系的食品与饮料。
除了源自中国大陆的菜系,来自其他华人社会的菜肴,也构成了新加坡华人餐饮的多元性。最近数十年,来自香港茶餐厅的鸳鸯奶茶、菠萝包、猪扒,台湾的士林小吃、粥品、珍珠奶茶,来自马来西亚各地(怡保、笨珍、砂拉越)等菜品,纷纷出现在新加坡,反映了华人各种饮食文化在这里交汇,整合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举云吞面为例,新加坡常见的,就有新加坡本土、马来西亚笨珍、香港三种特色的做法。以粽子为例,市面上看到的,就有本土的娘惹粽、广东福建的咸肉粽、枧水粽、裹蒸粽、双拼粽、江南豆沙粽等各种类型。月饼亦然,除了流行已久的广式月饼和潮式月饼,上海月饼也逐渐广为接受。这些华人料理的丰富多样性,让新加坡人可以任意选择享用。
海南人在新加坡餐饮的参与,体现了欧洲元素的吸纳。由于在殖民地时代担任洋人的帮佣,海南人学会了做西餐和泡咖啡,后来推广到咖啡店与食摊,成为新加坡广大人民喜欢的㗝呸(kopi,即咖啡)、烤面包(涂牛油、咖椰酱)、生熟蛋等。当然,现在这些食品的厨手再也不仅限于海南籍贯的人。
最能体现本地杂糅性的,也许当属娘惹菜。土生华人是早期华人移民与土著通婚之后的后裔,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结合了华人传统习俗和土著文化习惯,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土生华人菜肴通称为娘惹菜,融合了华人与土著菜系,大量采用了当地与区域的香料与植物(红葱、蒜、姜、南姜、香茅、罗望子、棕榈糖、莳萝、辣椒、叻沙叶、薄荷叶、班兰叶、泰国青柠、亚参、峇拉煎、虾膏、参巴辣椒酱等)。
餐饮创意 多元共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源自中国的食物,在新加坡的做法与吃法有所改变,或者增添新意。例如,客家酿豆腐在新加坡的种类,跟中国客家地区已不尽相同。而且,酿豆腐在新加坡除了清汤,还配以本地风味的甜酱、辣酱、叻沙,或者东炎汤。在本地化与普及化的过程当中,酿豆腐再也不局限于“客家”的方言群标记,而受到不同族群的欢迎。此外,新加坡的(猪)肠粉,在厚度与酱料方面,也显得跟广州、香港、马来西亚的不一样。
海南鸡饭,可能是本土化最有代表性的菜品之一。虽然做法源自海南岛的“文昌鸡”,但新加坡“海南鸡饭”的料理有了新方法,口感有了新变化。这道在本地小贩中心与餐馆常见的菜肴,最大的特色是香气四溢的米饭(以鸡高汤、姜和香兰叶烹煮),嫩滑的鸡肉,配上辣椒酱、姜醤,多了南洋的风味。
另一具有本土创意与风味的菜品,是肉骨茶。本地华人结合了中药(党参、当归、玉竹、川芎、枸杞),以及香料(八角、茴香、桂皮、丁香、大蒜、甘草、花椒、甘蔗、罗汉果、胡椒),熬煮肉骨汤,成为一道中国本来没有的菜肴。在本地,肉骨茶主要分为潮汕派(胡椒味较浓)、闽南派(较多香料、黑酱油)。肉骨茶不但是本地人常吃的食物,而且吸引了许多游客享用。肉骨茶汤料与汤包,甚至远销流传至中国及各地。
被称誉为新加坡“国菜”的辣椒螃蟹,更彰显了本地华人的餐饮创意。有关谁是它的创始人,有不同的版本与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源自1950年代至1960年代新加坡的餐饮业,现在已是各大海鲜餐馆、小贩中心常见的菜品。此外,黑胡椒螃蟹,白胡椒螃蟹,也是采用了本地的料理方法,成为餐桌与宴席上的热爱选项。
处在多元种族的环境当中,新加坡华人的日常餐饮,也吸纳了其他族群的饮食文化。菜品包括了罗惹、椰浆饭、沙爹、印度煎饼、马来卤面、暹罗米粉。甜品和饮料包括了煎蕊、班东牛奶/玫瑰露。华人常到友族的餐馆与摊位享用,甚至华人自己也有经营售卖这些食品。
叶孝忠,《食遇》。新加坡:𨑨迌出版,2022。 | |
Chang, Yang. 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 1920s to 1930s. Translated by Lai Chee Kien. Singapore: Focus Publishing, 2020. | |
Kong, Lily. Singapore Hawker Centres: People, Places, Food. Singapore: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2007. | |
Kong, Lily and Sinha, Vineeta, eds. Food, Foodways and Foodscapes: Culture, Community and Consumption in Post-colonial Singapore.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16. | |
“Peranakan Cuisine in Singapore”. National Heritage Board’s Roots. | |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Singapore’s Hawker Centre”. National Heritage Board’s Roots. | |
Tarulevicz, Nichole. Eating Her Curries and Kway: A Cultural History of Food in Singapore. Urbana, Chicago, and Springfiel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3. |